今日立秋丨“贴秋膘”的时间到了,怎么“贴”更健康?

图片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俗话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夏季的余热虽未散尽,但微风渐至,天气渐凉,秋天已然拉开序幕,在悄无声息间来到了我们身边。
在立秋的习俗里,少不了“贴秋膘”。古时人们在秋天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进行对比,如果体重减轻就提醒自己补回来,这便是“贴秋膘”的由来。但对现代人来说,夏天一边吹空调,一边吃冷饮,脾胃功能早已疲惫不堪,如果入秋后大鱼大肉地吃,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
时至今日,“贴秋膘”有没有必要?怎么“贴秋膘”更健康呢?
立秋时节
2023& AUTUMN
“贴秋膘”的观念该更新了
膘,指的是皮肤和肌肉之间的那层皮下脂肪,“贴膘”就是长肉的意思。
古时人们难得吃肉,体内缺少“油水”,再加上夏季新陈代谢旺盛,没有空调电扇,食欲不振,皮下脂肪又削去一层。等到秋天食物丰富,食欲恢复,就提醒自己多吃,让身体增加营养、储备脂肪,以抵御冬季严寒。
但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发展,人们不再依靠这种方式“过冬”,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营养过剩,面临“肥胖”困扰。
所以,现代人要谨慎“贴秋膘”!防止肥胖、保持健康体重,才是我们应该推崇的生活方式。
二十四节气
立秋
图片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肥胖除了影响美观,还会增加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
1.老年痴呆风险增加3倍
肥胖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中年肥胖会大大增加患病风险。2014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30多岁发胖的人发生痴呆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倍,而40岁发胖的人风险降到了70%,50岁则下降至50%。专家认为肥胖症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或许与血管硬化和高血压有关系。
2.心血管发病率升高
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最新发表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体重保持正常相比,在25岁到中年时期(平均47岁)从非肥胖变为肥胖的人群,总死亡风险增加22%,心脏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增加49%。研究团队提醒,25岁后保持正常体重,尤其是防止中年时期的体重增长,对于预防晚年过早死亡非常重要。
3.糖尿病发病率高2倍
超重和肥胖患者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2~5倍。尤其是腰围增大比体重增加更加危险,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最大凶手之一。
“”
健康“贴秋膘”
宜按需求补充营养
与其吃大鱼大肉,不如按需求补足营养,这里推荐几种“贴秋膘”的好食物。
01
橙黄色蔬菜和绿叶菜
夏季蔬果以瓜类为主(如黄瓜、西瓜、甜瓜),总体而言其类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B族维生素含量低。
秋季来临,体内维生素A储备少,如果不及时补充,冬春季节容易出现暗视力下降、眼睛干涩、呼吸道感染等问题,也容易造成叶酸和维生素B2不足。多吃绿叶菜和橙黄色蔬菜,如芥蓝、菠菜、胡萝卜、南瓜等,就可解决这个问题。
图片
图片
02
发酵食品
夏天人们食欲不振,又常吃冷食、甜饮料,胃肠的消化功能较弱。因此体重较轻、消化不良的人,秋天应适当多吃营养丰富又助消化的食品,比如各种发酵面食品、醪糟、豆豉、豆酱、豆汁、酸奶等。
发酵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食物产生大量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各种活性物质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
03
薯类
薯类食品富含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膳食纤维丰富,有助提高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而且现代研究认为,以它们作为主食能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秋季正是薯类出产的旺季,可替代部分精米面作为健康主食食用。
图片
图片
04
蛋类
尽管蛋类含有胆固醇,但它的营养优势不能忽略。蛋类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脂肪酸、12种维生素、丰富的卵磷脂,都是秋天应适当补充的营养物质。而且蛋类消化吸收率高,清淡烹调对胃肠消化负担较小。有研究表明,健康人群每天吃一个带黄的鸡蛋不会引起胆固醇升高,糖尿病人每周限制在4个以内也不用担心。
图片
图片
05
坚果
每天1勺果仁不仅有利于心脏健康,还能提供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但入秋后气候干燥,建议原味生食,或用五香煮、轻烤。
图片
图片
对大多数人来说,没必要在入秋后刻意增加肉类摄入。但对于那些身体瘦弱、贫血、低血压、怕冷的人,可以适当增加牛羊肉摄入,必要时少量补点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再配上足够的主食,有助于改善健康、提高抗寒能力。
来源:科普中国、健康时报、我是大医生官微、生命时报
责编:芦佳丽
值班编辑:芦佳丽
排版:芦佳丽
图片设计:李少普
审核:兰天航
终审:范永伟
声明: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