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立秋的时间固定,为何还有早晚之分

每年的8月的7、8号,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过了这一天,按理说应该是“暑去秋来”,天气会逐渐转凉。
不过事实上“立秋”的日子,仍然处于一年当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之内,所以在这一天以后,暑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才会真正地转凉。
图片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古人特别关注秋天气候、温度的变化。假如立秋之后气温还在一直持续升高,就很可能会给晚秋农作物的丰收带来隐患。
为了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古代的中国人从商周时期起,就已经开始利用龟甲对农事进行预测、占卜了。
后来巫术活动不那么盛行的时候,农民们又根据农业生产的经验,以谚语的方式来预测立秋以后气温的变化。于是“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之类的农业谚语,就这么诞生了。
一、“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含义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假如你想知道某一年立秋之后,天气是凉爽还是炎热,只要看“交节”的时间是在立秋当日的白天,还是在晚上就知道了。
原来,我们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某一个节气的到来,并不是从哪一天的凌晨0点起算的。那么,它究竟是怎么个算法呢?
确定二十四节气“交节”时间的方式,其实是先把地球绕太阳转一周,分为四等份,代表一年四季。
图片
再按黄道坐标每15°为一格,将二十四节气标注在360°的圆上面。当太阳运行到某一个节气时,就算是那一个节气到来了。
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2564天,所以实际上当太阳到达某一个节气时,总是比前一年到达它的时间,要晚上五天多。
为了保证这个时间的精准,每一个节气到来的时间(即“交节”的时间),都是有具体的时辰的。于是“交节”的时间,自然就有早有晚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农谚中提到的“早立”、“晚立”中的“早”、“晚”和我们平时说的早、中、晚不是同一个概念。
“晚立”是指“交节”时间在晚上19点至24点左右,其余的时候立秋,都算“早立”,所以“早立”就指的是“白天立秋”。
古人认为,如果某一年立秋“交节”的时间是白天,那么立秋后的天气就会很快凉爽起来,如果“交节”时间在晚上19点至24点,那么入秋后天气就会很炎热。
图片
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这个立秋“交节”时间的问题,发现如果按这个办法来区分秋季的凉热的话,大概每过四年,就会有一个年份在“立秋”以后比较炎热。
但是真实的情况并不绝对,因为根据一些学者的调查研究,最后发现这则农谚,只是中原少数地区有大约六成的准确率。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提法,大致是秦、汉时期形成的。在那个时代,中国人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在中原一带。
可想而知,二十四节气的提法,主要是基于黄河流域农民们的生产、生活经验提出来的,它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原以外的地区。
按照现在相对科学的说法是——立秋之后,我国北方的黑龙江一带在八月中旬就进入真正的秋天了,而江淮一带要九月才入秋,南方地区却要到十月国庆、中秋以后才会转凉。
二、立秋相关的习俗
立秋是中国一个传统的节日,宋代刘翰曾写过一首关于这个节气的诗: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诗人在立秋的夜晚,正在睡觉,忽然被一阵小乌鸦的啼声唤醒。鸦声远去之后,只看到一扇玉屏风,寂寞地立在那儿。
图片
一阵秋风吹拂,枕头上凉飕飕的,好像是有人拿着扇子在扇一样。耳畔听到屋外秋虫鸣叫的声音,走到园子里却什么也寻不见。彼时夜空中高悬着一轮明月,台阶上落满了梧桐树叶。
秋天是一个落叶的季节,这里的落叶,主要就是指梧桐树落叶。古人一看到梧桐树落叶,就知道秋天要来了,此即所谓的“一叶知秋”。
立秋在中国古代被称为“七月节”,这是一个关于丰收和祭祀的节日,所以古代的帝王们十分重视它。
在周朝的时候,天子会在立秋的当天,带着诸侯和士大夫到京城的西郊去举行盛大的仪式“迎秋”,顺便祭祀少皞、蓐收二神。
少皞即少昊,古称“白帝”,他是黄帝的长子,凤鸟部落的首领。蓐收据说是少昊的儿子,或者是辅佐他的大臣。
二人在神话时代都属于“司农之神”,主管秋收、秋藏,所以古代的皇帝每一年秋天都举行盛大仪式祭祀他们。
图片
《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这个祭祀的习惯,后来一直延续到唐朝才被别的节日取代了。
立秋除了是一个主管农事的节气外,也是一个养生的节日,中国古代有“贴秋膘”的习惯。小时候经常听大人开玩笑提醒孩子们,不要胡吃海塞,小心“长秋膘”。
因为现代人认为肥胖不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事实上中国古代却有秋天“贴秋膘”的习俗。“膘”是指肥肉,“养膘”就是故意让自己身上多长肥肉。
这一点,如今生活在城里的年轻人可能不太理解。在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粮食匮乏的情况下,让身体“长膘”并不被认为是一件坏事情。
为什么古代人讲究“贴秋膘”呢?这是由于夏天的天气十分炎热,古代没有空调、风扇,也没有冰块这种降暑的东西。
劳动人民每天顶着大太阳下地干活,最后带着一身大汗回到家里,根本吃不下什么东西,所以夏天那几个月里,人往往都会掉上几斤肉。
图片
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了。人们就会故意炖点肉汤,或者吃点能增肥的东西,把身体也养回来。这样到了冬天,可能就没那么怕冷。
古人“贴秋膘”很好玩儿,据说有些地方真的会弄一杆大称,把人放上去称一下,看看和立夏那天比,瘦了多少。当然,现在这个习俗因为不太“健康”,差不多已经消失了。
立秋另一个习俗叫“啃秋”,大概就是让人啃啃西瓜什么的。据说这一天啃了西瓜,等到接下来的冬天和来年的夏天就不会拉肚子了。
江淮地区还有吃秋桃的习俗,吃完了桃子还要把桃核留着,等到过除夕的时候拿出来烧成灰来消除瘟疫。这些事听起来有一点“玄幻”,但是做起来也不算麻烦,信不信就由大家了。
结语
每一年立秋的时间是固定的,差不多就是在当年八月七号或者八号。立秋的早晚,不是说在这两天中的前一天,还是后一天。而是看立秋“交节”的时间是在当天的白天,还是在夜晚。
图片
这是因为,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交节”的时间,已经精准到了某一天的某点某分。所以“立秋”这一天的来临,可以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的任何一个点上。
中国人习惯把立秋“交节”时间在夜晚19点至24点,叫做“晚立”,其余的时间“交节”,就算“早立”。
古代农谚认为,“交节”时间早,立秋后天气转凉就很快,反之天气就会很炎热,但是这个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
因为二十四节气的成形是在秦汉时期,立秋更是早在战国时期就有的节日,所以它参考的只是古代中国黄河流域的气候。
经过二千多年的气候变迁,这些农谚对农业生产的主导作用已经很小了。如今我们再次提起它,更多的还是出于对一种传统文化的纪念与回顾。
图片
比起立秋,不从事农业生产的现代人,更加感兴趣的可能是在这个节日之前,或者之后相伴的,七月初七的中国情人节——“乞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