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涉台法案违宪?台湾关注后续进展,专家:折射美“府会之争”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美国国会日前通过“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议实施法案”,并获总统拜登签署通过。不过美国白宫同时表示,该倡议部分条文有违宪之虞。
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 资料图
据台湾“中央社”8日报道,经过一年的协商谈判,美台6月1日通过美国在台协会(AIT)与台北驻美代表处,在华盛顿签署“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议,涵盖关务行政及贸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业、服务业规章、反贪腐、中小企业五项议题。根据法案规定,协议生效前,美国总统须先向国会报告。法案同时要求美国行政部门,未来与台湾达成的任何进一步协议须符合公开透明原则,并征询国会意见。
6月21日,美国众议院以口头表决方式通过法案,参议院7月18日通过。法案经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签署后,于7月27日正式送交白宫。美国当地时间8月7日,拜登签署通过。
不过,拜登稍后又发表声明,对法案第七条中若干针对美台后续协商部分规定表达关切。拜登强调,若法案侵犯美国政府(白宫)与境外伙伴谈判的宪法权力,“美国行政当局将视其为不具约束性”。
至于拜登为什么强调“违宪”,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信强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拜登的声明折射的是美国历史上常常发生的“府会之争”。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拜登不会顾及甚至无视国会在法案中的相应条款。
信强分析说,美国宪法有国会管理外贸权限的规定,美国政府对外的贸易协定则以行政协定的名义签订,从而绕开国会的批准。因此,对于美国政府的做法,美国国会常常表示不满,并在法案中设计一些条款,以对行政部门进行掣肘和监督。
信强表示,拜登照例发布声明,对法案保留意见,提出异议,但是仍然会签署法案,并在实际过程当中“不接受,也不照办”。实际上,只要总统不是太弱,一般都是我行我素,并不顾及国会的相关规定。
有外媒分析称,拜登此次声明谨慎地强调了“违宪”,是为了保证自己作为对外事务主要协商人的权力。“美国之音”日前引用专家意见称,该立法在两党共识下通过,美国行政部门就必须遵守,听取国会意见,这会增加未来双边谈判的复杂程度。不过信强分析说,在美台贸易实际操作过程当中,白宫和国会无疑将会沆瀣一气。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曾声称,“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是台美双方自1979年以来结构最完整的贸易协定。不过,岛内对贸易倡议有诸多疑虑。“立委”洪申翰质疑称,台湾与新西兰签署“台新经济合作协议”,将于2025年生效,台湾现在鲜乳自给率已经掉到八成以下,如果协议生效,自给率只会更低。洪申翰提到,美国是台湾份额最大的进口地,如果台新之间的鲜乳已经让台湾酪农业捉襟见肘,担心“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带来的冲击恐会更大。
民众党“立委”张其禄质询时称,“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第一阶段是行政协议,审议程序只是送“立法院”备查,但第二阶段谈判涉及农业、劳工和环境等“深水区”,不可能不涉及修法,冲击产业更多。不少岛内工商界人士直言,贸易倡议不涉及关税,对台湾经济实质帮助有限,直批“不谈关税,我们为什么要吃莱猪、跟美国买军购?”
台湾《旺报》的社评认为,台美贸易倡议并非自由贸易协定,不能带来关税减让与市场准入好处,也无法保证台湾可以借此与其他地区签署自贸协定或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经贸组织。更严肃的问题是:单一押注美国会让台湾暴露在更大风险之中。
有台媒痛批,民进党当局只是想交出一张看似亮丽的“成绩单”,营造台美经贸关系“重大突破”的假象,为民进党明年选举加分。台湾中时电子报刊登的一篇评论分析称,2022年拜登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除了想弥补特朗普退出TPP导致的损失外,也想争夺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然而当时美国创立IPEF却排除邀请台湾,如今“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谈判议题被视为与IPEF高度重叠,意味着美方将更为积极重掌亚太地区的经济主导权。至于台湾签署该倡议,主要目的是增加所谓的国际能见度。文章认为,位处地缘政治前线的台湾,加入国际各大经贸整合组织的关键仍在于改善两岸关系。
相关报道:
拜登签“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议实施法案”,华盛顿“内讧”?岛内网民:演技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