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单鸿/彭欣/庞鹏飞AFM:发明“新型液体血管内栓塞剂”

图片
介入治疗是近40年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能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栓塞剂引入目标血管,对动脉出血、动静脉畸形和肿瘤等疾病进行局部治疗。其中栓塞剂的性能直接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然而,传统的栓塞剂仍面临挑战,如血管内扩散性差、不可生物降解、机械性能不稳定、血管再通、X光可透性。另外,我国的栓塞剂多数依赖进口,既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不利于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
最近,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单鸿教授,彭欣副研究员,庞鹏飞教授课题组设计出一款新型基于溶剂交换的PLTTG水凝胶液体血管内栓塞剂。在DMSO中利用一步法合成了聚(硫辛酸-单宁酸)/氨丁三醇/镓铟锡合金纳米颗粒(PLTTG)高分子复合物,得到均匀的PLTTG DMSO溶液。随后,当PLTTG DMSO溶液与水接触后,DMSO和水迅速发生溶剂交换,高分子、小分子和镓铟锡合金纳米颗粒能通过分子间和分子内物理作用(氢键和静电作用)形成致密的三维网络,从而在原位形成水凝胶(图1)。
图片
图1. PLTTG水凝胶制备示意图。
通过改变PLTTG DMSO溶液中聚合物的浓度,可以调控PLTTG DMSO溶液成胶时间、注射力以及衍生水凝胶的机械性能以及栓塞压力等(图2)。
图2. PLTTG DMSO及衍生水凝胶可调控的性能。
另外,将PLTTG水凝胶移植到大鼠皮下后,其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图3)。
图3. PLTTG水凝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随后,在多种动物模型中验证了新型液体栓塞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图4,PLTTG水凝胶可以有效地栓塞新西兰兔的肾动脉及远端小分支血管;还具有出色的不透X射线特性。术后第7、14及28天,被栓塞的肾表现出明显的萎缩、无血供、肾动脉无再通。PLTTG水凝胶在血管内稳定铸型、无分离及移位(图4)。
图片
图4. PLTTG水凝胶栓塞新西兰兔肾动脉。
PLTTG水凝胶还能有效地栓塞新西兰兔破裂的股动脉,对动脉出血进行快速且有效地止血;且止血性能与临床使用的Onyx栓塞剂相当(图5)。
图片
图5. PLTTG水凝胶对新西兰兔破裂的股动脉进行有效止血。
此外,PLTTG水凝胶还能有效地栓塞新西兰兔的股静脉。术后随访发现血管无再通,无肺栓塞(图6)。
图片
图6. PLTTG水凝胶栓塞新西兰兔的股静脉。
该PLTTG DMSO溶液衍生水凝胶具有如下优点:可调节的凝胶化时间、可调节的机械性能、可调节的粘度、可调节的注射力和栓塞压力,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不透X射线性、优异的栓塞性能和血管内扩散性、使用方便、成本低,使其具有较大的临床转化潜力。
本工作近期以“Solvent Exchange Induced in situ Formed Hydrogel as Liquid Embolic Agents”为题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3, DOI: 10.1002/adfm.202305153)上。第一作者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博士生刘孟辉同学,通讯作者是单鸿教授彭欣副研究员庞鹏飞教授
--纤维素推荐--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