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4个步兵团,却搞了100多门炮!李天霞的整编师还挺肥

说起国军部队中的“整编师”,大家应该都能讲出几个来,比如第18军改称的整编第11师、第74军改称的整编第74师等。在当时讲究军系山头的国军内部,同一个系统内可能会有几个整编师。比如跟整编第74师堪称“兄弟师”的便有整编第83师,该师的前身为第100军。
在孟良崮战役中,整编第74师全军覆没,而身为整编第83师师长的李天霞则留下了“千里驰援李天霞”的段子。
时至今日,提到李天霞的话,不少网友还是以为此人不过是工于心计的草包。其所率的整编第83师,也不过是杂牌部队等等。实际上关于这一节内容,由于文学影视作品的误传,多与真实情况有所出入。
图片
以李天霞的资历来说,他本人即是王耀武系统的核心人物,早在1933年保定编练处时期,黄埔三期的李天霞即为其中第6团中校团附。待补充第1旅成立后,同为黄埔三期的王耀武任旅长,李不久即任第3团团长。待该部改称为师后,王为师长、李为副师长。
到第74军时期,李天霞先后任第51师师长、74军副军长,后又调第100军任军长。在抗战后期,即具备单独指挥军级部队作战的能力。其所率的第100军,经过施中诚、李天霞两任之后,融合了大量原74军骨干,已成为王耀武系统的基干部队之一。
探察李天霞本人及第51师、第100军抗战时期的战绩,其指挥能力还是不错的,所率部队的战斗力也较强。
1947年初,王耀武致电老蒋称“查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勇敢善战,卓著勋劳”,建议以整编军长擢用。
俞济时则明确提到:窃以整83D最好与整74D整编为军,即以李天霞为军长,整83D内多整74D之老干部,如能合编,必更能协同适切,发扬威力。当否,乞核。老蒋批复:待鲁中战役告一段落即可编军也。
图片
所以李天霞跟整编第74师的关系,以及整编第83师的战斗力情况,其实还大有文章。
在1946年7月的苏中战役前,我军评估国军第1绥靖区所属部队,即有如下评价:
敌人除嫡系83师外,多为中央化杂牌部队,多数为日械装备,少数为美械装备,有相当战斗力,但缺乏主力骨干,兵力比较分散。
很显然,这个整编第83师在当时我军眼里,是另当别论的,甚至一度还认为该部是美械师。
比如粟裕将军在回忆录中即写道:
整编第83师原番号是第100军,是蒋介石嫡系部队,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的基本部队之一,美械装备,美国教官训练……战斗力较强。
图片
其实关于整编第83师的美械状况,该师的确有一部分美式武器,不过主要装备还是国械和日械。可能是因为当时国军部队往往自称美械配置的信息,造成了一定的信息误传。
不过整编第83师虽然不是全美械装备,但作为王耀武系统的嫡系部队,其基础配置还是相当强的。尤其是火炮的配备可以说相当充实,山炮、中口径迫击炮、步兵炮的总数达到了100多门。
那么整编第83师的火炮装备情况如何?又是装备哪些型号?下面就来一一了解下。
首先,整编第83师当时是二旅制整编师,原属于该师的预备第6师转隶他部后撤消了,所以就以原军部改为整编师师部,原第19师改为整编第19旅,原第63师改为整编第63旅,因为是整编调整的缘故,因此步兵团也少了2个,全整编师只有4个团。
而上述的这一个整编师、2个整编旅、4个步兵团,则总计装备有:
图片
41式75毫米山炮12门、94式75毫米山炮24门、92式70毫米步兵炮11门、82毫米迫击炮60门,上述各类炮合计达107门。
这里面的日式火炮显然是日本投降后,国军拣选其中状态较好的一部分列编。
整编第83师的这36门75毫米山炮,显然是分编为3个炮兵营,每个营12门炮,在军直属部队中配置1个炮营,另外2个整编旅中各配置一个炮营。
虽然说整编第83师的火炮配置比不上美式105榴加美式75山炮,但能配齐师旅炮兵营也算可以了,而且炮弹数量还不小,计有超过6000发,平均每门炮有170余发炮弹。
而日式92式步兵炮,显然装备在步兵团一级,编组为步兵炮连。11门步兵炮配给4个步兵团,基本每个团属炮连配3门炮,可能是因为一些变故少1门炮。
当时整编第83师分得的92式步兵炮弹也不少,计有超过4000发,弹药比上面的山炮还要多。
图片
而82毫米口径迫击炮的装备量则更有意思,数量高达60门。此类武器是装备到步兵团营级的,整编第83师只有4个步兵团,何以装备这么多呢?其实这里面的水还挺深。
整编第83师的前身为第100军,该军在1945年时被定为“三十四年乙种军”编制。按照此编制,其步兵团级编迫击炮连,有4门炮;下辖的3个步兵营,各有1个两门制迫击炮排;这样的话每个步兵团会有10门82毫米口径迫击炮。
整编之前,第100军有2个师6个团,那么总计就有60门迫击炮了。整编之后,这些迫击炮显然没有按照新编制裁减掉,而是加强到了所属步兵团里,故而该师的82毫米口径迫击炮属于超额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李天霞一方面将这些迫击炮超额保留,另一方面又上报老蒋请求步兵团按三十四年编制保持。
图片
之所以保持这一编制,是因为其所编兵力要更多,实际就让整编第83师的步兵团兵多、炮多,实力不至于在减少步兵团建制的基础上削减过多。
而在这一编制中,每个步兵连应配2门60炮,没有60炮可以掷弹筒代替。整编第83师实际还有一部分掷弹筒,以配置在连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炮类统计中往往还有火箭筒,整编第83师还有44具美式火箭筒,这些装备也值得注意。
因此,李天霞的这个整编第83师虽然不是正牌美械师,但它的国械+日械+美械的炮火并不弱。
在1946年的苏中战役中,我军首战便是打这个整编第83师,分别以主力第1师、第6师对付其一个团,不过最初投入的兵力并不多。
陶勇将军在回忆文章中,谈到了当时第8团攻击宣家堡时的情况:
图片
我飞马赶到第8团团部时,正赶上他们第二次攻击,这天晚上月明如昼,能见度很好。敌人像是故意显示他们美式装备的力量似的,什么火器都用上了:从土木工事的密密层层的枪眼里发射的机枪火力,又密又急,像泼水一样。炮弹和机枪火力一道,在前沿腾起了一道火墙,拦住了我们的攻击部队。
在经过加强兵力,调整战术后,我军取得宣泰之战的胜利,是为苏中七战七捷第一仗,整编第83师那些山炮、迫击炮也被缴获一部。
此役之前李天霞自诩本部战力强悍,曾号称一个团就如何如何,结果刚开局就丢了两个团大部和一个山炮营。所以李天霞在随后作战中就比较谨慎滑头了,在孟良崮战役前李天霞与张灵甫的矛盾也由此激化,并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这也算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