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乌克兰踢到铁板,回头缅怀俄格战争,俄高层的立场开始动摇

日前,适逢俄格战争爆发15周年,梅德韦杰夫表示,如今的俄罗斯将像2008年的俄格战争那样,按照自己的方式实现和平。
他说:“美国试图将俄罗斯从地球上抹去,但正如15年前一样,我们的敌人将被粉碎,而俄罗斯将按照自己的方式实现和平。”
图片
【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
不仅是梅德韦杰夫,俄罗斯的三号政治人物,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也在15周年当天放出狠话。他说:“当初挑起战争的格鲁吉亚前总统萨卡什维利,如今已经锒铛入狱,而等待泽连斯基的,也将是同样的命运。”
大家都知道,2008年8月爆发的俄格战争,最终是以俄罗斯的胜利而告终。而如今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俄罗斯高层借俄格战争15周年这个当口,抛出一系列的强硬表态,就是希望能够唤醒民众的胜利记忆,增强国内舆论对俄乌冲突的信心——当年我们赢了,现在也能赢,总之就是“赢赢赢”。
图片
【2008年8月爆发的俄格战争,最终是以俄罗斯的胜利而告终】
但在“赢赢赢”的背后,我们也要看到,15年前俄罗斯对于俄格战争“赢”的定义,和现在他们对俄乌冲突“赢”的定义,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后者要难得多。
2008年俄格战争,格鲁吉亚没有收复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这两个具有分离主义的地方,而俄罗斯也没有把到手的胜利果实一口吞下,直接占领争议领土。直到现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地名义上仍属于格鲁吉亚,但事实上却处于高度的自治状态,甚至是独立状态,基本已经是俄罗斯的附属。俄罗斯在两地长期驻军。
图片
【2008年,俄罗斯没有吞并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
这个只承认独立,但不吞并的“格鲁吉亚模式”,与现在的“东乌模式”是不同的。对于东乌四地,俄罗斯是直接占领,并在法律上吞并了这些地方。
具体来讲,“东乌模式”是先承认独立,然后通过所谓“公投”并入俄罗斯。有人可能记得,在去年2月24日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前三天,也就是2月21日,俄罗斯先是宣布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独立,然后才对乌克兰发起了进攻。而去年9月30日东乌四地并入俄罗斯前一天,普京签署了相关法令,承认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为“独立的领土”。
图片
【去年9月29日,普京签署法令,承认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为“独立的领土”】
一个是只承认“独立”,一个是直接吞并,这两种结果虽然都是“赢”,但差别可太大了。当年俄格战争为什么能相对顺利地收场,没有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像现在这样决裂,一是俄罗斯确实实现了速战速决,仅用5天就取得了胜利,因此这场战争也被称为“五日战争”。
二就是因为俄罗斯没有选择吞并,而只是单方面承认独立,让亲俄的两地高度自治。这种处理方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国际社会的刺激,或者说降低了西方国家的警惕,为以后的乌克兰危机埋下了伏笔。俄格战争结束后,虽然西方对俄罗斯采取了一定的制裁措施,但力度很小。几年后便浮于表面。直到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西方才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强了对俄罗斯的制裁。
可以说,正是西方对俄罗斯长期的“绥靖”政策,才使得俄罗斯的胆量越来越大,让他们敢在乌克兰问题上抛弃“格鲁吉亚模式”,并采取更为激进的“东乌模式”。
图片
【俄格战争结束后,虽然西方对俄罗斯采取了一定的制裁措施,但力度很小】
而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模式上的转变,也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负担。对于俄罗斯而言,现在的东乌四地是“不容丢失的本国领土”,军事上的失败是不可接受的。在“东乌模式”下,莫斯科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回旋余地非常小,因为他们必须在这个问题上对国内情绪高昂的民众有所交代,否则就有可能发生政治危机。
实际上,如果结合最近的消息来看,俄罗斯高层重提俄格战争,重提格鲁吉亚,或许也意味着俄罗斯立场的后退。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不久前就表示,由于“最近的安全威胁”,俄罗斯很有可能推迟东乌四地原定于9月将要举行的地方选举。
现在东乌四地的领导班子,基本上都是莫斯科在一年前指派的,属于临时搭的“草台班子”,而即将举行的地方选举,是俄罗斯对东乌四地主权“合法化”的关键一步。除非有重大变故,一般来说不可能会推迟。
而现在莫斯科放出“地方选举可能要推迟”的消息,一方面,反映出了乌克兰的反攻的确让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威胁。而另一方面,一旦战场形势进一步恶化,那么不排除克里姆林宫会修改对“赢”的定义,不再以吞并乌克兰领土为目标,而是以“高度自治”为目标,让这些地方名义上属于乌克兰,但实质上仍被俄罗斯控制——也就是“格鲁吉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