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就诊等待时间过长,加拿大医院建议试试安乐死?这是真的吗?

图片
每日邮报:有自杀想法的抑郁症患者就诊,被告知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加拿大一家医院提供安乐死
看到有人援引英国《每日邮报》的一则新闻说,加拿大一位37岁女子因抑郁症产生自杀的念头就医。就诊的温哥华总医院说,看精神病专家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建议该患者“考虑一下安乐死?”
图片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作者不仅附上了《每日邮报》的报道截图,还给出了报道链接。
请注意,《每日邮报》这篇报道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关键点:一个是就诊等待时间过长;一个文章标题直接使用了医院提供(offered))“安乐死”的说法。
最后,作者还给出了一句话的评论: 一直以为这个是段子, 原来是真的。
那么,这真的是真的吗?
环球邮报: ​​​ 她带着自杀的念头去医院就医,一名临床医生提到了“安乐死”
对于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我们不可能确知是否是真的,只能基于原始报道提供的“事实”和逻辑给出自己的判断和相信或不相信的选择。
图片
有关这一事件最原始的报道来自加拿大最大、也是唯一一家全国性媒体《环球邮报》,报道的标题是“她带着自杀的念头去医院就医,一名临床医生提到了安乐死”。
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当事人的女性抑郁症患者对媒体的爆料和吐槽:
一位名叫凯瑟琳·门特勒(Kathrin Mentler)的37岁温哥华妇女患有慢性抑郁症,并有自杀倾向,在一次“创伤事件”后她经历了几个月的痛苦,于6月2日去到温哥华总医院的就诊和评估中心就医。
她抱怨说,那天,她觉得自己无法“安全地呆在家里”,也不能获得“必要的支持”,特别需要医生的帮助。
门特勒说,在她接受评估过程中,接诊的临床医生很友好,主动打电话给了精神病专家,并确认她被允许“住一晚上(stay overnight)。
然而,她被工作人员告知,由于医院系统“完全不堪重负”,没有足够的床位供她住院使用。
期间,她“莫名其妙”地听到——不知道医生从哪儿冒出来(out of nowhere)一个问题:“你考虑过‘女佣’吗?”
没错,门特勒的第一反应就是“女佣”。
她解释说,“我以为医生说的是打扫房间的女佣”( “I thought, like a maid that cleans a room?”)
医生首先纠正了她的“错误”,说的是“医疗援助死亡”(medical assistance in dying)的首字母简称“MAID”,即俗称的“安乐死”。
随后,这位临床医生向门特勒详细地解说了有关MAID的工作原理,包括所服用的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和最终的致命型注射针。
显而易见,这位医生在病情评估过程中的确提到了“安乐死”,由于其首字母简称MAID与女佣(maid)的拼写相同,门特勒理解成了使用女佣。
由此,这位医生判断门特勒对“安乐死”一无所知,因而给她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和解释。
这里,需要提醒注意两点:
第一,原始报道中并没有说看精神病专家需要过长的时间,仅仅需要“过一夜的第二天”;
第二,医生不过是在进行评估过程中提到(原始报道标题使用的字眼是“raised”)了“安乐死”,而不是“医院提供或建议尝试安乐死”。
也就是说,“看病需要长时间等待”,和“医院提供安乐死”都是英国《每日邮报》转载中“脑补”出来的。
尽管如此,医生对一个有自杀念头的抑郁症患者提到“安乐死”,仍然让门特勒“大吃一惊”“非常不安”,并向媒体吐槽说:“我认为这是一次重要的谈话,医生不仅提到并大谈安乐死的细节,我觉得非常不对劲。”
为什么对有自杀念头的抑郁症病人提到“安乐死”呢?
拥有并经营温哥华总医院的温哥华海岸健康中心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给出了“澄清”和解释:
该公司表示他们严格遵守关于MAID的联邦规定,所有员工都必须对存在自杀念头的患者完成全面的风险性临床评估。
声明进一步解释说,安乐死并不是作为一种医疗建议提出来的,而是作为一种风险评估工具的内容之一。
“在这种性质的患者评估中,临床医生经常问一些困难的问题,以确定适当的医疗和对患者存在的风险”,“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进行的临床评估可能包括他们是否考虑过安乐死的问题。”
也就是说,让门特勒莫名其妙和感觉非常不安的安乐死,其实是针对有自杀念头患者进行临床评估过程中提问的问题之一。
加拿大的安乐死和精神病人适用安乐死的讨论
要更全面地认识医生为什么会在针对有自杀念头的抑郁症病人的临床评估中涉及安乐死的问题,需要对加拿大的安乐死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安乐死在加拿大于2016年被合法化,主要适用于那些“可合理预见”死亡的人。
到了2021年,安乐死在加拿大的适用范围被扩展到那些患有“严重且不可治愈的疾病”,导致“无法忍受的身体或心理痛苦”的人。
图片
期间,也曾涉及将安乐死扩展适用于特定状况的精神障碍性疾病的大讨论,当时国内的媒体也有很多有关这话题的报道。
但是,截止2024年3月17日相关法规再次修改之前,仅出于精神健康原因使用安乐死在加拿大仍然是非法的。
然而,由于有将安乐死的适用扩展到精神障碍性疾病的动议和大讨论,在对这类患者进行的临床评估中列入“是否考虑过安乐死”,就如同提问“是否有过自杀的想法”一样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我们知道,现代医学对精神病的诊断仍缺乏客观的指标,仍主要依赖于临床评估。而这类评估往往使用一个包含系列繁杂问题的庞大的访谈量表,其中涉及一些让患者感到奇怪,甚至不适或不安的问题,并不奇怪。
其他媒体:温哥华总医院与自杀意念患者“讨论”“安乐死”
图片
《每日邮报》称医院向有自杀念头的抑郁症患者“提供”“安乐死”一个可能的来源是,在“福克斯”和“华尔街PR网”等媒体的报道中,尽管文中使用了温哥华总医院向有自杀念头的患者提供(offered)医疗的字眼,标题使用的仍然是“讨论”(discusses)。
而国内有人基于《每日邮报》的报道,进一步演绎出“因为就诊需要等待精神病专家的时间过长”,所以医生建议患者“试试安乐死”的奇葩逻辑关系,并宣称“一直以为是段子, 原来是真的”,进一步增强了其误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