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灾害来袭,这份危机应急指南帮你提前囤好应急必需品

七月末至八月初,华北遭受暴雨,河北省已有94个县区遭受洪涝灾害。强降雨让大量地区陷入内涝,涿州部分楼房出现坍塌,大量受灾者被困。
随着降雨中心向北转移,东北饱受洪灾影响,我们与极端天气的对抗远未结束。面对极端强降雨,我们要做好哪些自救准备?遇到淹水、坍塌、触电、骨折等情况我们第一时间如何自救?
本期嘉宾:
图片
【问题一】暴雨后常有触电事故发生,我们如何避免此类事故?
龙千羽:首先,如果通过天气预报得知暴雨消息,要及时预防减少外出。
如果在室外,遇到降雨时需要找到安全处(地面少积水、远离高压电线、电气设备、大树等危险)躲避
其次,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涉水过路,远离室外的深水区。因为水中可能会存在潜藏电力设施,存在着的触电危险。尤其是发现电器已经有火花的时候,更需要远离。
图片
室外电表箱,雨天尽量远离。图源:视觉中国
最后,如果是在自己家中,一般情况不用担心外面下雨造成家用电器漏电引发触电。
但是如果家里已经进水,就必须要及时断电,因为大多数家用电器是不防水的,接触到水后容易引发触电事故。
【问题二】如果身边有人发生触电事故,怎么在第一时间正确施救?
龙千羽:在安全教育中,有一个急救原则是首先保证自身的安全,所以在施救时必须要先必须先考虑施救现场是否安全。
一般触电事故分为雷击和电器触电两种状况。
针对第一种情况,雷电天气导致使的电击往往是一瞬间的,这种情况就是需要对伤者及时送医。
而另一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家用电器和室外电力设备导致的触电。
如果是室内环境,我们需要保证自身不触电的情况下,迅速切断电源和关掉总闸,再去查看触电人员的状况;
图片
家中电闸,如遇到室内进水,请及时关闭。图源:视觉中国
如果是在室外环境,就需要考虑到涉水等情况,水面下有很多未知风险,沾水的棍棒树枝也极有可能导致施救人员自身触电。所以我们作为普通人尽量不要贸然营救,而是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拨打120和119。
【问题三】暴雨台风天气我们在危险环境中应该采取什么姿势躲避危险?应该重点保护哪些部位呢?
龙千羽:首先需要保护是我们的头部,许多交通事故中遇难者死亡都是因为颅脑损伤。
其次,需要保护我们的四肢,因为如果出现较大的伤口,会引发出血,导致短期休克甚至危及性命。
所以在台风天中,我们在室内也容易出现玻璃破碎、重物被大风吹倒等情况,在台风来临前,最好把户外阳台,如花盆等物品收回室内,并且对门窗做加固处理。
【问题四】暴雨时,部分楼房可能出现坍塌,如果所在的楼房进水被淹比较严重,应该留在室内,还是立即撤离到室外?
龙千羽:这要分情况讨论。
很多楼房坍塌发生于农村的自建房,建筑质量相对较差,遇到洪水地震时抗灾能力较弱。如果你在农村自建房,听到组织安排的撤离通知后,请不要留恋财物,并且及时撤离保证自身的安全
但城市商品房有更高的建筑质量标准,一般是较为安全的,对洪水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例如,本次7月末至8月初华北遭受暴雨,河北涿州的“水尚仁佳”小区虽然因地下车库被淹,但楼房整体的安全性没有太大问题。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大家首先保持镇静,整理身边物资,坚持到救援人员到来。
图片
河北涿州使用救生艇组织居民撤离。图源:视觉中国
【问题五】遭遇暴雨,撤离过程中如果发生骨折等外伤,我们该如何正确应急?
龙千羽:对于骨折外伤,我们现场的处理取决于伤员的伤情,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两种情况。
前者是骨头没有刺破他的皮肤,而后者是皮肤已经被骨头断裂刺穿了。无论哪一种,我们都要遵循原位固定的大原则。
图片
闭合性和开放性骨折。图源:视觉中国
当有人发生闭合性骨折了,一般是没有明显的畸形表现的,我们可以根据骨折部位,采取原位固定的办法。
如果发生了开放性骨折,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自己骨头甚至是身体内部组织,这对于大部分人的心理冲击较大的。所以首先需要冷静下来,千万不要试图将骨头复原,以防造成二次伤害。可以用支撑物固定,尽量不让骨折部位活动。
一般发生四肢骨折时,我们可以在现场选取一些材料进行固定措施,例如衣服、毛巾还有长度适合的支撑材料等。
图片
卷式夹板,可用于在紧急情况原位固定骨折部位。
【问题六】身上有创口,怎样避免暴雨洪水造成伤口感染?
龙千羽:如果在暴雨、淹水的环境中受伤:
● 首先需要脱离污染环境,避免在污水中长时间浸泡。
● 其次,冲洗伤口,将明显的异物冲洗掉,用碘伏进行消毒,并且用干净的布进行包扎。
因此,基本上我们家中很有必要准备“两包一箱”。
【问题七】极端天气高发时期,家中需要准备哪些应急物资、药品来应对紧急灾害?
龙千羽:一般来说,每个家庭至少要有一个急救包、一个灾害应急包和一个药品箱。我们称之为“两包一箱”。
急救包中需要准备:
● 个人防护,例如一次性丁腈手套,医用外科口罩等;
● 伤情处理:碘伏消毒液,止血敷料,弹力绷带,卷式夹板,创口贴,应急毯等;
● 工具类:镊子,安全剪刀,电子体温计,医用胶带等;
● 其他:口服补液盐或电解质粉;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应急灾害包中的物品主要取决于个人所处城市的频发自然灾害类型。如果暴雨天气频发地区,需要准备:
● 应急电源、手电筒、应急口哨、胶鞋、救生衣、头盔和救生绳;
● 至少能够维持三天的纯净水和应急食品(建议准备压缩食物,不怕被污水污染);
图片
洪涝灾害中,使用救生衣可以极大提高安全性。
药品箱可以准备:
● 治疗常见病的非处方药物,例如:
单一安全的退烧药,如泰诺林、必理通,或布洛芬,选择一种储备;
治疗蚊虫叮咬的外用药,如无极膏、风油精等;
百多邦创面消毒喷雾剂、邦迪含药创可贴等;
● 谨遵遗嘱,准备针对家人慢性病的储备药;
● 药品箱需要上锁,防止儿童误食;
● 药品需要定期查看和清理;
一般当地的应急救援管理部门,会定期给出灾害预防的相关建议,大家可以根据政府的官方清单进行采购。
【问题八】紧急状态下自救的核心要点有哪些?
龙千羽:有一个叫“急救生存链”的概念介绍给大家。
第一个环节:预防与准备。只有我们充分了解了身边潜在的意外情况,并做好规避措施和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渡过后续危险。
第二个环节:及时识别并求助。只有越早发现意外情况并且及时寻求外界帮助,成功和生存的概率才越高。
第三个环节:现场处理。保证自身所处环境的安全,排除触电、涉水和塌方等危险因素。如果无法确保能排除身处环境的危险因素,需要撤离,去相对安全的场所。
最后:等待更高级救援人员到达处理。
救援时,确保自身及周围人安全,识别哪些人危及生命的状况是自救互救的核心要点。
我们需要根据受困人员的情况,优先考虑伤者和出现严重医疗急症的受困者,如果在所有人都没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救助弱势群体。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问题九】灾害中,我们如何帮助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龙千羽:第一,我们需要了解身边人是否存在实际的困难,如果有,尽量解决他的实际难题;
第二,要积极获取外部信息,尤其是救援信息,不断跟一起被困等待救援的亲友同步,增强他们的信心。
第三,要允许孩子和周边人谈论自己的感受,及时给予鼓励和救助,一个互助的环境会让我们更好地渡过难关。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新闻《鹅滴医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但欢迎转发至个人朋友圈。
撰稿:伍栋阳
编辑:李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