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族群分析 客家人坚强 外省人包容 原住民朴实

台湾现在有2,300万人口,我们经常讲“两岸一家亲”、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这些人他们原来的籍贯在哪里?是什么时候到台湾的?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下,台湾的族群情况。
图片
台湾的人口结构,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族群。其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就是闽南人,他们的母语是闽南话,占台湾总人口的74%;第二个族群就是客家人,他们讲客家话,占台湾总人口大概12%左右;第三个群体是大陆籍,在台湾称为叫外省人。这一部分人语言比较复杂,大陆各地的方言都有,大概占台湾总人口的12%(这个具体数字,现在可能会有些变化);第四个族群,就是台湾的原住民,也就是台湾的少数民族。他们人口不多,占台湾总人口大概2%。
我先讲讲台湾的闽南人的来历。历史上闽南人,是中国唐代有一个英雄叫陈元光,他从中原地区南下开发漳州,后来被誉为叫“开漳圣王”。当年他率领官兵平定闽南以后,就地居住下来。据历史资料记载,台湾有名的“台独”分子陈水扁,实际上是陈元光的第49代嫡孙,不过他可以说是不肖子孙了。
图片
台湾的闽南人,最早从宋元代开始从福建南部的泉州、厦门、漳州,包括福建西部的龙岩、三明,以及粤北一带,先后从大陆迁移到台湾。大规模的迁移,是在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因为当时福建闽南发生严重的干旱,郑芝龙招募数千人到台湾去垦荒,后来觉得条件不错,去台湾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据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台湾的时候,还专门到闽南来招募劳工。
闽南人早期都是因为福建地域狭小,山多地少,人口资源、生态环境都不理想,迫于压力,不得不到外地去谋生。台湾因为靠福建最近,所以成为他们的首选去向。闽南人的性格特点是勤奋能吃苦,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闽南人还有一个特点,比较抱团,注重乡情。曾经有一首歌是代表性的,就是《爱拼才会赢》,比较充分地反映了闽南人的这种拼搏精神。
在中国历史上,客家人原本是住在北方的居民。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开始慢慢地从中原向岭南拓展。当时浙江南部、福建广东,被称为蛮夷之地。后来历经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年间,南征的官兵一批又一批,包括南迁的老百姓,逐渐定居下来。尽管他们在南方客居他乡,但是他们都一直保留了北方人的生活习俗,包括语言,包括住房的建筑风格,大多是砖木结构的四合院。他们形成了与本地人完全不同的族群。中国历史上,从东晋南北朝开始,到唐宋,就已经建立了户籍制度,凡是北方来的外来户,登记户籍的时候就编入客籍,所以后来叫客家人。
客家人从大陆迁居台湾,主要是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绝大部分来自广东的潮汕地区,也有少量是从闽南、江西迁到台湾。由于客家人迁移台湾比闽南人要晚一点,台湾西部平原比较好的地方,闽南人已经占了。所以客家人到台湾以后,开垦的地区大部分集中在台湾南部的六堆地区,中台湾的东势地区,以及北台湾的桃园新竹苗栗。他们把台南作为一个中心,先向南后向北发展。目前在台湾的客家人大约有400多万。客家人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他和闽南人也有共同的地方。但是过去在台湾,一般大家认为客家人是比较憨厚的,他保留了中国北方人这种性格。
下面我再讲一下外省人。台湾的所谓外省人,实际上就是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到台湾去的时候,从大陆去台湾的人员。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200万左右,其中军队的官兵就有66万。其他的130多万,包括国民党政府的官员(光是大陆选出来的“国大代表”、“立法委员”就有5,000多人),还有各种知识分子,做生意的商界的人物,还有一些文化界的艺术界的名人……
当然这个200万里面,还有不少是属于当时在国统区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因为看了国民党的宣传,他们又不了解,看着国民党政府官员全都往台湾撤,他们很紧张,稀里糊涂也跟过去了。当时想看看以后再说,去了以后结果回不来了。现在已经过去70多年了,这一部分人现在还健在的,已经为数不多了。因为可以算得出来,即使当时去台湾了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现在也90多岁了。如果去的时候三四十岁的中年,那现在应该100多岁,剩下就很个别的了。
大陆籍到台湾的第二代,与台湾本省人通婚的就多起来了,到第三代,你是大陆(籍)外省人还是本省人,这个界限就比较模糊了。户籍的填法也不一样了。但是,由于以两蒋国民党为代表的,1949年去台湾的外省人,他们长期在台湾党政军机关握有大权,另外有一批是政治文化的精英,所以一直到现在,外省人作为一股政治势力,他的影响力还是存在。
最后我讲一讲台湾的原住民,就是少数民族。台湾一共有大大小小16个少数民族(例如阿美族,大家熟悉的排湾族、泰雅族、布农族、雅美族等等)。有一些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在日本侵占台湾的时候,一开始属于武力镇压,台湾同胞奋起反抗。少数民族势单力薄,为了躲避战乱,所以纷纷地就进了深山老林了,住在山上。所以过去,大家把台湾的少数民族通称为叫“高山族”,这个不准确,而且带有一点歧视性。他们本来是住在平原的,后来因为环境变化,慢慢地他住到山上,后来改称“原住民”,这个比较合理。
在台湾的行政部门里面,也专门有一个类似大陆的民委这样的机构,它叫“原住民委员会”。专门负责处理少数民族的事务。实际上少数民族里面,有很多也是社会精英。像大家比较熟悉的高金素梅,她当“立法委”委员时间很久,也经常来大陆访问。
图片
台湾这个四个族群,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加上原住民,从对统独的立场去分析,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台湾的原住民少数民族,几乎没有人搞“台独”的。外省人一般个别的有,但是也很少。因为他们本身就从大陆去台湾,他们有大陆情结。尽管有的人他强烈地“反共”,但是他们一般不搞“台独”。客家人里面搞“台独”的也很少。“台独”分子比较多的,恰恰是闽南人这个群体。比方说陈水扁、蔡英文,他们祖籍都是闽南人。
当然我想这可能和闽南人的人口基数大有关系,因为他占了台湾总人口3/4嘛。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多了,出个把坏人,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