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疫情洗牌后,文旅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行业大咖齐聚上海“把脉”

图片
过去三年间,文旅企业经历了各个维度上的严峻考验。经过上半年的复苏与沉淀,迎来行业重振的文旅企业在新形势下将如何生存发展,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8月15日至17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文旅产业年会上,多名文旅行业大咖齐聚上海共同探讨,2023中国文旅企业500强榜单同步发布。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文旅产业转折发展之年。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5%,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63.9%,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95.9%。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依然保有韧性,文旅消费愈发旺盛,行业发展未来可期。
但另一方面,文旅行业的底层逻辑、内在规律和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供给端方面,“资源为王”转变为“运营为王”,粗放、传统的政府招商模式和企业投资运营模式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回报,存量资产升级取代增量资产打造,成为行业主旋律。市场端方面,大消费更加依赖流量入口,文旅由传统观光业态变为休闲、度假、大消费的复合业态,人才、资金、政策等要素的保障作用愈发凸显。文旅企业需要如何适应这样的新形势?
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表示,疫情之后1.5亿人转为国内消费,以旅游为代表的消费服务经济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要素。大休闲、小观光、微度假成为旅游业主要形态,旅行社重新崛起,Z世代、单身族、银发族等新兴消费群体为旅游消费创造出新的服务空间、价值空间、效益空间,催生适应新消费的旅游业态和产品。
吴文学认为,旅游业大投资、大产品、大建设时代已结束,全面高质量发展时代已经到来。文旅企业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压舱石与生力军,要把增强企业家自身能力、提升企业实力、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摆在首位,穿透表象,把握本质,“张扬而又昂扬”地做好文旅产品和服务。
新旅界创始人、总裁李阳说,在过往7年里,新旅界帮助和服务了超1万家文旅相关企业和政府主体,持续跟踪研究700多家文旅企业、70多个城市,由此形成了近百份不同细分领域的行业研究报告、年度报告。目前,文旅行业发生了许多不可逆的变化,如风投机构基本退出,深耕产品与服务的文旅企业成为发展主力;资源为王转变为运营为王,流量成为行业焦点;存量资产升级成为核心课题。“现阶段文旅赛道的竞争格局整体较为分散,缺少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
浙江祥源文旅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东洋在分享祥源的文旅实践时表示,疫情后文旅产业面临重构,消费者、旅游形式、旅游内容都发生了改变。旅游形式从景点观光到休闲度假、深度体验转变,旅游内容从拍照留念到内容解读,从导游讲解到与游客共情,从服务设施更加强调场景体验。“文旅行业未来的核心是休闲度假,未来我们争夺的是游客对生活休闲时间的分配权。”
本次大会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文旅产业投融资报告》披露,2022年-2023年上半年,文旅领域可追踪投资事件总计462起,重资产成为核心投资方向;接受调研的50家企业中,年投资额在2亿元以下的占比37%,企业投资规模相对缩小,投资态度更为谨慎。大会公布的中国文旅企业500强榜单中,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位列第一名和第二名;祥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同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元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文旅企业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