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船陆续回港 送回满仓鱼虾蟹

图片
■大量海捕鲜货进入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
图片
■开渔后虾蟹大量上市。
  “来来来,麻烦让一让,车要靠边停……”开渔后,渔船扬帆出海带回大量海捕鲜货,并源源不断送入我市最大的海鲜集散地——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市场内商户忙着卸货、分拣、称重,其间询价声此起彼伏,呈现出一派抢抓商机的火热景象。记者采访发现,昨日已有部分大船回港,各色品种的鱼虾蟹满仓,市民商贩争相采购,市场交易量大幅增长。
本港海鲜及外来海货竞相登场,都是餐桌常见“名角”
  昨日17时许,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的活鲜交易区人声鼎沸,满载海捕鲜货的大小货车依次进场送货,早已在等待的工作人员待车停稳就争相上前卸货。水添水产批发行的负责人林水添表示,冬蟹、红花蟹、蓝花蟹等蟹类,斑节虾、沙虾等虾类开渔后大量上市,都是市民餐桌常见的“名角”。并且,当下虾蟹性价比较高,以冬蟹为例,价格相较休渔期下降了大致三分之一。
  “正在卸货的这车大致有500多公斤的海捕鲜货,从莆田过来,下午刚到的,之前卸完的那车载货更多,大致有1000多公斤,以各色虾蟹为主。”林水添介绍道,现在每天都会有货车进场,不仅带来本港海鲜,还有广东、浙江等地的外来海货。
  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的冰鲜交易区同样人流如织。经营冰鲜水产的吴克发水产交易公司刚到了大批带鱼。其负责人吴先生介绍,这些带鱼15点左右进场,最小规格的(一条150克至250克)售价10元/公斤,最大规格的(大致0.5公斤到1公斤)售价40元/公斤,除了批发给本地农贸市场的商贩,还将供应泉州、三明、龙岩等周边城市。此外,开渔后,除了带鱼,冰鲜的金线鱼、巴浪鱼、肉鲳、马鲛鱼、白鲳等每天也都陆续到货。
  多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业内提及的本港海鲜,基本是指来自台湾海峡的渔获,比如从漳州、莆田等地到货的海鲜都可以称为本港海鲜。
市民“追鲜”商贩提前订货,市场交易量持续提升
  记者走访发现,批发市场内不仅有工作人员来回穿梭作业,其间,还不断有市民及商贩“追鲜”。多家批发大户表示,大商贩都习惯提前打听,到货前就有部分渔获被预订,供不应求,压根不愁销路。
  活鲜区的瑞福水产外,工作人员熟练地减去缠绕着冬蟹的网丝,活力十足的冬蟹吸引不少市民询价。家住金鸡亭附近的刘阿姨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自己和朋友特意开车到批发市场“追鲜”,“每年开渔后,我都会来这边逛逛,批发端更便宜也更新鲜”。
  冰鲜交易区的厦门市舟和兴水产产销专业合作社,18日有两条渔船驶进高崎渔港,共带回超百吨的渔获,随后分车送入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进行分拣。记者注意到,这批渔获品种丰富,鱿鱼、墨鱼、杂鱼等更是占多数。当日18时许,合作社十多名工作人员一边分拣从车上卸下的渔获,一边接待采购商和市民。据合作社负责人李玉玲透露,截至18日22时,当日进场的渔获就全部售出,“接下来,我们合作社还会有渔船陆续靠港,持续运送回来大船捕捞的海货”。
  “开渔后渔船陆续回港,带鱼、赤鯮鱼、白鲳鱼、鱿鱼、墨鱼等应季海鲜大量进场,助推交易量持续提升。”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管理员李剑峰说,粗略统计,近两日,交易中心的日均交易量差不多能达到730吨,不仅比休渔期增多,同比去年也增长不少。
  他提醒,下周开始会有更多大船归来,销售量预计可以再攀新高,而海鲜价格一般要看供应量及市场需求,预计届时会有更多性价比高的鲜货可供选择。
(文/厦门晚报记者 吴佳 图/厦门晚报记者 陈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