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从“全球第三”到濒临崩溃

原创 刘晓博 
这个国家,已经走到了“改天换命”的临界点,一场空前的大颠覆即将发生。
它就是人均GDP在上世纪初一度名列全球第三的阿根廷。
最近阿根廷发生了两件震撼世界的大事:
第一,阿央行宣布一次加息2100个基点,把基准利率从97%上调至118%;这是今年以来,阿根廷第5次加息。
即便如此,也没有挡住其官方货币——阿根廷比索的大贬值:
图片
5年前的时候,1美元可以换大约20比索;而到了现在,可以换350比索。阿根廷货币的贬值力度,可见一斑。
第二,在刚刚结束的阿根廷大选初选中,杀出了一匹黑马——极右翼自由前进党候选人、自由经济学家哈维尔·米莱以30.04%的得票率位居第一,未来可能接管阿根廷政权。
这位1970年10月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政治新星,人生经历十分丰富。他青少年时期,跟母亲一起饱受父亲的家暴,变得性格孤僻、敏感,有点歇斯底里;后来,他当过足球运动员、节目主持人,并专心研究经济,拿下了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在汇丰银行工作过。
他的个性、语言风格、容貌装束等,颇有点类似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下图是哈维尔·米莱发表演讲时的样子,来自电视截屏。
图片
他的政治主张,更是堪称特朗普的升级版,下面是他陆续提出的主张要点:
1、把部长的数量从20个减少到8个,节省开支,减少“有形的手”对市场的干预。同时大幅削减公共工程。
2、允许私人合法持有武器,允许自由携带。
3、在监狱管理上推进公私合营。
4、降低未成年人的追责年龄以及“对犯罪零容忍”制度。
5、外国籍居民支付居留费,禁止有任何前科的外国人入境。
6、主张单边自由贸易,对来自外国的商品完全开放市场。
7、取消阿根廷央行,用美元取代陷入困境的阿根提比索,让阿根廷经济彻底美元化。
8、主张冻结与中国的关系,倒向美国和西方。
9、拟出台禁止堕胎的法令,放开人体器官交易。
10、全球气候问题就是一个“谎言”,反对减碳。
此外,他还主张在教育、婚姻、劳资关系上减少管制,实现更大自由。
或许有人会问:他的观点如此激进,为什么还获得了那么多人的支持?
根本原因是:阿根廷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各种极端思潮泛滥,“改天换命”的欲望强烈。这时候,如果候选人没有激进的主张,肯定无法当选。
至于哈维尔·米莱当选后,能把上述主张落实多少,其实也很难讲。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阿根廷这个国家的发展简史。我今年5月的时候,曾写过一次阿根廷,下面部分内容来自那篇文章:
阿根廷地处南美,国土面积278.4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15.5个广东;常住人口4732万人,大约相当于广东人口的37.3%。
图片
阿根廷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耕地面积超过4亿亩,牧场面积超过21亿亩,其农业、畜牧业发达,工业底子也不薄。
阿根廷在16世纪之前是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纪中叶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6年7月独立,1853年建立联邦共和国。
独立之初,阿根廷就迎来了一次国运大爆发:意大利爆发了统一战争,战乱造成意大利人大量移民新大陆。其中一部分人移民去了美国,另外一部分人去了阿根廷。
当时阿根廷只有大约100万人口,急需要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因此非常欢迎意大利移民。意大利移民从早期的“躲避战争移民”,逐步变成“经济移民”,因为阿根廷地广人稀、机会更多。
意大利人移民阿根廷,持续了将近50年时间,彻底改变了这个西班牙殖民地的人口结构,目前阿根廷国民中大约60%有意大利血统。
从常住人口血统上看,阿根廷堪称“第二意大利”。
意大利移民,西班牙移民、德国移民、印第安原住民进一步融合,让阿根廷经济迅速起飞。从1870-1910年40年间,阿根廷人口增加了5倍。
那时的阿根廷一度跻身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仅次于美、英、德、法、俄、奥匈这几个国家,人均收入跟德国接近,超过法国、意大利、日本,位居全球第三。
随后两次世界大战,阿根廷都从容躲过,未受战火波及。二战结束时,德意日三国的人均年收入还略低于阿根廷。
阿根廷的命运,在胡安·贝隆第一次、第二次当选总统(1946-1955)期间,发生了逆转。
胡安·贝隆是意大利移民后裔,军人出身,靠军队中民族意识强烈的“统一军官团”的支持,最终荣登总统大位。他上台之后,宣布了“政治主权、经济独立和社会正义”的贝隆主义,其实质是民粹主义。
在这种理念下,贝隆政府通过赎买、没收、征用等方式,全面建立了国有化经济体系,赶走了西方资本和民族资本,并大力推进工业化。
贝隆的政治主张获得了中低收入阶层的热烈支持,进展迅猛。但这些措施慢慢地遏制了阿根廷经济的活力,耗尽了近百年来积累的财富,通胀恶魔从此缠上了阿根廷。
1953年前后,贝隆意识到了自己经济政策的错误,为了挽救经济,他重新开始吸引外资,跟美孚石油签订合同,让该公司开采阿根廷南部油田。同年八月,又颁布了外国投资法,让外国公司获得了一系列的权利。
但为时已晚,严重的通胀让老百姓普遍不满。贝隆试图重返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成为反对派攻击的目标,民粹主义大潮势不可挡,连始作俑者贝隆都无法遏制,最终把贝隆席卷下台——政变发生了。
此后的阿根廷政府多次更迭,但核心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比如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下、腐败、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外债负担沉重等。
严重通胀一直困扰着阿根廷。比如1982年的马岛战争打败后,阿根廷的通胀率一度达到了20000%。
为了重树国民对本币的信心,阿根廷在1969年至1991年间,经过数轮货币改革,阿根廷货币的面值中已经删去了13个“0”。在过去几十年里,阿根廷多次宣布国家破产。
截至2022年,阿根廷外债总额高达2700亿美元,占比GDP超过50%,而外汇储备仅有350亿美元(目前为320亿美元)。
阿根廷的通胀率,则达到了113%。
图片
回顾阿根廷独立以来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1946年贝隆执政之前,和1946年贝隆执政之后。
1946年之前,阿根廷靠着欧洲移民(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带来的技术、资金和理念,沿着市场化路径迅速崛起,成为富裕程度堪比德国、超过意大利、日本的世界经济大国。
1946年之后,随着民粹主义崛起,驱赶外资、遏制民营资本,迅速实现了经济的国有化和经济的贫困化。当贝隆发现错误,试图回头的时候,他煽动起来的民粹主义吞噬了他、赶走了他,阿根廷继续滑向深渊,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有人计算过,在马岛战争的时候(1982年),阿根廷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14倍。到了2022年,两国基本持平。
哈维尔·米莱的激进主张,堪称阿根廷各项政策的一次“180度转向”,如果真的废除央行、把官方货币确定为美元,并实行单边自由贸易,阿根廷的经济将出现剧烈波动,最终能不能刮骨疗毒、走向新生,尚未可知。
一个国家,把其他国家的货币宣布为官方货币,也不是没有先例。比如津巴布韦就曾在2015年宣布,把人民币列为合法货币之一;此外,津巴布韦还曾把美元也列入合法货币。中美洲小国萨尔瓦多,则把比特币列为法定货币。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的确有一些“治理失败”的国家,已经没有能力发行一种受到信任的货币,把自己绑在大国的“货币战车上”,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此前阿根廷当政者的思路是:跟巴西联合发行一种新货币,并加大使用人民币的力度。
图片
哈维尔·米莱如果当选阿根廷总统,可能会导致阿根廷倒向美国,实现经济上的美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