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单?解读ANA、RF、ANCA和CRP | 临床必备

图片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自身抗体测定在免疫介导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常用的检查指标包括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C反应蛋白(CRP)、抗磷脂抗体(APS)、血沉等等。本期将集中介绍ANA、RF、ANCA和CRP的临床意义及价值。下期将重点介绍APS、抗dsDNA抗体、血沉和抗瓜氨酸化肽/蛋白抗体(ACPA)。
一、抗核抗体
ANA作为自身免疫病(AID)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础的一组自身抗体。ANA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等系统性AID,也可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器官特异性AID,还可见于慢性感染性疾病等非AID。
临床中,对于疑似AID患者,特别是多器官受累的系统性AID患者均应检测ANA及针对靶抗原的特异性自身抗体。除了诊断价值外,检测ANA对AID的鉴别诊断、分型及疾病活动性监测等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般将超过95%正常人群ANA水平的数值定义为ANA阳性,ANA滴度≥1∶320(欧盟系统)则提示AID。然而,机体自身正常的免疫应答反应也会产生生理性的自身抗体,健康人群中ANA阳性率高达11.27%。因此,ANA滴度(量值)与疾病相关性无明确定论,但ANA滴度(量值)越高与AID的相关性越大。ANA滴度(量值)与病情也没有必然联系,因此不推荐使用其变化来反映AID的疾病活动和治疗应答。
此外,有研究显示多达30%的SLE患者的ANA检测为阴性。对此有人推测,自身免疫病中,ANA检测存在尚未被认识到的局限性,或者一些患者存在确诊后ANA转阴的现象。
二、类风湿因子
RF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最重要的自身抗体之一,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达到70%~90%,与疾病诊断和预后息息相关。然而,鉴于RF阴性RA的存在,并且RF也可见于RA之外的其他疾病及健康人群中,因此需要正确理解该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
一般来说,RF定量结果越高,临床意义越大,诊断的特异性越高。推荐采用正常值上限(ULN)来确定低滴度阳性和高滴度阳性。RF的标准ULN值为25 IU/ml:
低于ULN为阴性;
>1倍ULN,但≤3倍ULN为低滴度阳性;
>3倍ULN为高滴度阳性。
RF诊断RA的特异性不高,但其滴度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且滴度值越高,患者的病情越严重,预后也越差。同时,RF会在RA的早期异常升高,因此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除了RA,RF阳性也可见于其他多种疾病,包括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班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结核、麻风等慢性感染性疾病,放射性治疗或细胞毒药物治疗后的新生肿瘤,其他高球蛋白血症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并且RF阳性还可见于少数健康人。
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是小血管炎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存在于ANCA相关血管炎(AAV)中。临床上通常对有可疑AAV临床表现的人群检测ANCA,例如肾小球肾炎、肺出血、有系统特征的皮肤型血管炎、多发性单神经炎或其他周围神经病变和上呼吸道慢性破坏性疾病等。除了ANCA相关性血管炎之外,ANCA还可存在于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以及淋巴瘤、药物诱导性血管炎及感染性疾病中。
ANCA主要分为胞浆型ANCA(cANCA)和核周型ANCA(pANCA)。其靶抗原包括常见的蛋白酶3(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及不太常见的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乳铁蛋白(LF)和溶酶体(LYS)等。不同的ANCA类型和靶抗原往往与不同疾病相关。抗PR3抗体是韦格纳肉芽肿(WG)的标志性抗体,其荧光模型以cANCA为主,特异度为90%;抗MPO抗体的荧光模型以pANCA为主,其主要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和原发性坏死性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相关。
与HLE、LF等靶抗原相关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炎症性肠病、肺间质纤维化等多种非血管炎性结缔组织病,以及慢性肾炎、慢性胃炎、病毒性肝炎等非结缔组织病。此外据报道,ANCA水平高与活动性疾病和不良临床结局相关;ANCA水平很高与多器官和系统受累有关。
四、C反应蛋白
1930年,人们首次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一种能在Ca2+存在时与肺炎球菌细胞壁中荚膜多糖(C多糖)形成复合物的物质,命名为C反应素;后来,有学者测知它是一种蛋白质,并最终命名为C反应蛋白(CRP)。CRP可作为细菌感染、创伤、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炎症状态下的敏感性生物标志物,并且可粗略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在风湿疾病领域,CRP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有关。
新型的免疫发光法有效提升了检测过程中的灵敏度,可达0.005mg/L,这样灵敏度超高的检测就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与普通C反应蛋白属同一种蛋白,只是两者的灵敏度、范围、方式在检测中存在差异。一般而言,CRP水平与炎症组织的大小、活动性挂钩。发生急性炎症和感染时,CRP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轻度炎症:CRP为10~50mg/L;
中度炎症:CRP≤100mg/L;
重度炎症:CRP>100mg/L。
CRP水平通常与炎症状态下的疾病活动相一致。但是SLE是一个例外,CRP水平很少能准确反映其疾病活动。不过,在具有某些特殊表现(例如浆膜炎和多关节炎)情况下,可观察到大量CRP。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中,涵盖CRP和/或ESR水平异常这一项。CRP>10mg/L常见于未经治疗的新发RA患者。在巨细胞动脉炎中,不明原因的CRP和ESR高水平,并且伴有特异性症状,如体重减轻和头痛,可辅助诊断。
CRP在部分风湿疾病的临床管理中是一种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但是必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谨慎解释其意义。同时还要注意,CRP水平会受到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药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自身抗体检测专业委员会. 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41(4):275-280.
2.黎毅,潘邦贫,李晓岚. 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9,25(1):34-39.
3.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自身抗体检测专业委员会.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 2021,60(6) : 516-521.
4.王烈,黄金保,胡义忠.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J]. 河北医药,2021,43(3):373-375,379.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21.03.012.
5.郭明阳,周厚永,张明友. 类风湿因子阳性意义评价[J]. 西南军医,2004,6(4):49-50. DOI:10.3969/j.issn.1672-7193.2004.04.025.
6.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自身抗体检测专业委员会.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41(9):644-650. DOI:10.3760/cma.j.issn.1009-9158.2018.09.005.
7.许国华,陆敏丹.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的相关病因分析和临床意义[J]. 中国基层医药,2017,24(2):279-282. DOI: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7.02.031.
8.Suwanchote S, Rachayon M, Rodsaward P,et al.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J]. Clin Rheumatol. 2018 Apr;37(4):875-884. doi: 10.1007/s10067-018-4062-x. Epub 2018 Mar 10. PMID: 29525845.
9.姜帆,胡琼,姜船. C反应蛋白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54-255. DOI:10.3969/j.issn.1672-9455.2011.02.085.
10.Enocsson H, Karlsson J, Li HY,et al. The Complex Role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J Clin Med. 2021 Dec 13;10(24):5837. doi: 10.3390/jcm10245837.
11.张志红. 探讨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21):98-99.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20.2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