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称俄罗斯已是输家,梅德韦杰夫发出警告:还没到要停手的时候

与日本、韩国领导人在戴维营举行完三边会晤之后,美国总统拜登又抛出了惊人之语,他说:俄罗斯事实上已经输掉了俄乌战争,因为在战争之初,俄罗斯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并没有达成。
俄乌冲突持续至今已经有一年多了,虽然说战争僵持不下,但俄罗斯在战场上依旧占据着主动权,那么拜登总统所谓的俄罗斯已经成为输家的论调,有没有道理呢?它又向外传递着什么样的信号?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看。
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
首先,从俄乌冲突本身的角度来看,不管西方媒体和政客再怎么掩饰,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俄罗斯依然在战场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乌克兰此前筹划已久的反攻,事实上已经失败了,而俄罗斯占据乌东四州的事实也是不容否认的。
国际外交活动中,有句很经典的格言,那就是“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场上肯定也不会得到”,尽管说现在俄乌冲突还没有结束,但是在俄罗斯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情况下,就算俄乌要实现和谈,肯定也是以俄罗斯占优势的方式实现。
这种背景下,美国总统拜登却说,俄罗斯已经成为了输家,当然是一厢情愿的说法。
图片
俄罗斯总统普京
某种程度上,现在美国以及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俄乌冲突上,陷入了一种难以为继的状态。他们没有办法从己方的角度说,乌克兰获得了胜利,想要在舆论上扭转对西方不利的局势,那么就只有继续宣扬俄罗斯损失的代价更大,才能够提振信心。
这也是美国国内大选来临前,民主党的政治需求。
客观上来讲,虽然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俄罗斯方面提出了对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以及让乌克兰实现永久中立等战略目标。而且现在看上去,这些目标也的确不太可能实现。
从去军事化的角度来讲,虽然乌克兰的武装力量已经被俄罗斯消耗的差不多了,但是在西方的支持下,相比于战争之前,乌克兰的军事化程度反而更高了,丧失的是战斗力,而不是社会的军事化组织程度。
图片
乌克兰军队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拜登说俄罗斯对乌克兰“去军事化”目标没有达成,也不算空穴来风。
另外,从“去纳粹化”和想让乌克兰实现民主、中立的角度来看,在乌克兰国内因为战争否认二战历史,甚至把一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抵抗纳粹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红军战士的雕像推倒,试图重新塑造乌克兰的国家认同的背景之下,俄罗斯想要达到的对乌克兰“去纳粹化”显然也不太可能实现了。
至于中立,现在虽然北约组织依旧没有同意乌克兰加入,但在六月份北约峰会期间,美国和欧盟为了安抚乌克兰提出的所谓“北约加乌克兰”机制,某种程度上已经给了乌克兰北约组织“准成员国”的身份。
同时,一旦俄乌冲突结束,俄罗斯继续占据“乌东四州”领土的现实可能不会改变,但是乌克兰加入北约是有很大概率实现的。
图片
北约峰会上泽连斯基被“冷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俄罗斯想要保证乌克兰永久中立的想法也没能实现。然而,战争有时候就是一个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过程。
俄罗斯的战略目标根本上来说是为自己寻求缓冲空间,避免跟北约直接兵戎相见,让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等经济核心地带直接暴露于北约的威胁之下。
现如今,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以及让乌克兰保持永久中立的大目标没有实现,可随着乌东四州被俄罗斯控制,俄罗斯把自己的边境线向西推进了上百公里,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莫斯莫斯科为核心的东欧核心城市群。
对俄罗斯的战略安全来说,已然起到了一定的缓冲和保护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俄罗斯的战略目标不能说没有达成,只能说没有像俄罗斯在战争之前宣扬的那样完美的达成。
图片
俄乌前线局势
反观乌克兰,冲突刚爆发的时候,乌克兰以及美国提出的口号是要彻底的控制顿巴斯在内的乌东四州,并且把克里米亚半岛也收回乌克兰。然而战争打到现在,乌东四州并入了俄罗斯,克里米亚半岛也不可能被乌克兰凭借武力夺走。
换句话说,乌克兰的战略目标是一点都没有实现。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显然也不能认为俄罗斯是输家。
当然,如果从俄罗斯的角度来讲,虽然他们在俄乌冲突之中占据了优势,也通过这场战争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可俄乌战争的僵持也把俄罗斯置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正如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说的那样,冲突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一种长期僵持下去的趋势,甚至“可能持续数十年之久”。梅德韦杰夫还说,“在彻底摧毁乌克兰的政权之前,俄罗斯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图片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
某种程度上来说,梅德韦杰夫的论述还是有道理的,因为俄乌冲突的爆发促使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恶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就算是俄乌实现暂时性的停火了,俄罗斯和北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趋势不会改变。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就等于是把自己置于一场长期的、有可能的冲突之中,这显然也不是什么好消息。
综上所述,美国总统拜登的所谓俄罗斯已经成了俄乌冲突输家的说法,当然是不准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就是赢家。
事实上,这么一场战争下来,没有谁会是赢家,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包括乌克兰背后的北约本身都不能算是战争的赢家,哪怕是美国这个拱火战争的始作俑者,在这场战争中,也只能说算是有失有得。
图片
俄罗斯战略核武器
总之,以谁赢谁输的观点看待这场冲突的想法,本质上就是美国零和博弈的产物,它并不能完全客观的代表当前俄乌冲突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