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面对面,宁乡为“双链制”注入更多韧性

图片
宁乡市举行产业链(群)工作调度会暨第27次“市长企业接待日”活动。
红网时刻新闻8月21日讯(记者 姚宇超)面对面地听,实打实地解。8月21日,在宁乡市产业链(群)工作调度会暨第27次“市长企业接待日”现场,“链长”“链主”围坐在一起,直抒胸臆、直面难题。
何为“链长”“链主”?今年以来,宁乡按照政府、市场两条线,构建以市领导为“链长”、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双链制”运行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全市“3+2”产业链(群)做大做强。
“加强招商引资,引进高端电气类企业,进一步促进本地配套”“公司发展迅速,现有场地面积受限”“针对优势产业,出台更多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现场,面对“链主”企业及配套企业代表提出的项目推进、要素供给、融资保障、政策需求等方面建议诉求,总链长宁乡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滔与园区、市政府其他“链长”一道分析症结所在,提出解决办法。
“参加企业接待日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们的问题却越来越少。因为每次只要提出需求,政府都能及时有效地帮我们解决。”中伟新能源总经办主任兼运营部总监廖志说道。作为储能材料产业“链主”之一,中伟新能源已累计在宁乡投资四期项目,成为宁乡产值过百亿元、税收过亿元企业之一。
“宁乡大力推行‘双链制’,为企业提质增效统筹了要素资源,解决了困难难题。”星邦智能总经理许红霞介绍到,作为“链主”,在宁乡的支持和帮助下,星邦智能本地化供应链配套加速推进,已促成19家企业抱团发展,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持续推动产业迭代升级。
对此,作为星邦智能配套企业之一的长恒科技总经理吴众深有感触:“2022年,我们在宁乡市工信局产销对接中的牵线搭桥下,成为了星邦智能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年产值翻了3倍,员工人数也从原来的40多人增加到100多人。”
类似“头雁领航、雁阵齐飞”的故事,在宁乡还有很多。生命科学产业“链主”企业楚天科技,释放龙头吸附能力,今年落地了楚天新材料、楚天派特生物、楚天智能集成3个关联项目,加上去年的共已落地12个关联项目,集群规模持续壮大。工程机械产业“链主”企业三一重起本地配套企业20多家,年配套金额10亿元左右。智能家电及硬件产业“链主”企业格力暖通本地配套企业20多家,年配套金额5亿多元。食品产业“链主”企业华润怡宝的瓶胚、瓶盖、包装,加加食品的大米、纸箱、玻璃瓶、标签等基本实现本地配套。食品产业“分链主”企业彭记坊,年消纳土花猪1600多头、土香鸡18000多只,间接帮助60多户脱贫致富。储能材料产业“链主”企业邦普循环、中伟新能源、弗迪电池,持续投资宁乡,不断做大做强,均是宁乡的“百亿虎将”。
随着“链主”效应彰显,龙头企业更主动地发挥自身优势建链、补链、延链,带动更多链上企业一起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形成“链主”+中小企业协同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格局。
在“双链制”的深入推进下,宁乡工业经济发展亮点纷呈:1-6月全市规工增加值增速1.2%,在长沙三个(市)中排名第1;工业税收同比增长43.4%,税收过亿元企业同比增加2家,税收过千万企业同比增加13家;全市新引进工业项目36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个、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全市新增省级单项冠军9家、国家级“小巨人”8家、省级小巨人5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共51家),各项成绩均居全省、全市前列。
据了解,今年以来,宁乡已开展“储能材料企业”“生命科学企业”“矿山机械企业”“预制菜企业”等6个专场“市长企业接待日”,帮助84家企业解决问题150多个;市工信局产销对接中心累计举办30多场产销对接活动,达成意向合作20多亿元,成为宁乡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的一张亮丽名片。
今后,宁乡将继续聚焦“三链两群”,大力实施“双链制”机制,不断发挥“链长+链主”的双驱动效应,着力推进短板产业补链、传统产业升链、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努力推动全产业链群迈向高端化、现代化,挺起“工业强市、幸福宁乡”的“硬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