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颜色里寻找诗意与浪漫 读《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

图片
《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郭浩 李健明/中信出版社/2020年9月
□杜明芬
提起故宫,我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了北京城里那一栋栋红墙黄瓦的建筑。明黄色的琉璃瓦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光,一眼便让人感受到了不怒而威的气势,威严、雄伟、富贵。琉璃瓦下是一排排朱红色的宫墙,树影婆娑在墙上随风而动,好像有说不尽的故事。于是,关于故宫的印象便从这两种颜色开始生发。
郭浩与李健明所著的这本《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分春、夏、秋、冬四辑,以384种中国传统色展现出了24节气、72物候、96件故宫文物的特点与美好。而在感受这些美的途中,更能寻得古典中国的文化深韵与审美意趣。
美术中将红、黄、蓝看作是色彩三原色,认为在纯粹的状态下,这三种颜色任意组合可调配出其它任何颜色,在不断地调和中,颜色的浓淡、明暗、冷暖会达到作画者想要的效果。这与大自然中的景物变幻有异曲同工之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景。时光就像是调色盘,在每个季节都会调出与之适配的颜色,树木会从绿蜕变至枯黄,天色会从淡蓝转至深蓝,一座青黛色的山会从生机旺盛到毫无生趣,在一夜之间蒙上灰影。自然的奥妙从随处可见的颜色中得以窥见一二。
再提起“明黄朱红”,便容易让人想到北京的故宫,想到无论是波云诡谲的朝堂风云,抑或尔虞我诈的后宫琐事,都曾在明黄朱红的建筑里真实发生。历史的齿轮徐徐转动,刀光剑影已是千百年前的旧事。这些颜色有柔软的美感,如烟似雾,一旦提及时便会自然而然地凝结出画面来。比如戴复古的那一句“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得枇杷一树金”,初夏时,邀三两好友饮酒游园,忽见枇杷橙黄,那树上好似缀满了黄金,显然是一片安然自在的欢乐景象。“一树金”是极富想象力的一个比喻,金会让人想到富贵、丰收,从而引申到喜悦,这也是颜色词所展现出来的具象与意象。
正如郭浩在书中所说:“这些表示颜色的名词,构成我们语言和意识中的色彩世界,千百年来,我们不但传承建筑、器物、服饰、绘画等物质的颜色载体,也传承语言和意识的颜色载体。”所以,我们会在提到蓝色时,想到景德镇的青花瓷,想到贞静与安宁,想到美被创造时的那一刻欣喜。想来祖先们都是极爱生活之人,他们对世间风物都有细致感受,并将感受到的诗意与浪漫在日常生活中重现。不管是水红色的衣裙、春辰色的花簪、黄螺色的笔筒、紫蒲色的花瓶……都是对于美好的重建。
翻阅古代的典籍,我们会发现古人极爱用景物来定义某种颜色。为一种普通的颜色赋予诗意的内涵,也是在寻找生活美学。如“松花黄”这个颜色,便是以马尾松所开之花的颜色来命名的。明代《群芳谱》中曾记载:“二三月间抽穗生长,花三四寸,开时用布铺地,击取其蕊,名松黄。”诗仙李白也曾在《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中写到“轻如松花落金粉,浓似苔锦含碧滋”。松花似金粉般灿烂夺目,可见这种颜色是极美的。在大自然中发现并为之赞叹的颜色,怎么能不用到日常生活中来呢?于是,唐朝时便出现了用来写诗的松花笺——松花色的小尺寸纸,极受人们喜爱。若是想念一个人,那便给她寄去一张松花色的笺纸,即使纸上什么都不写,也已经十分浪漫了。窥探漫漫历史长河,松花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诸如暮山紫、丁香褐、青白玉、女贞黄、孔雀蓝、天水碧等色彩,这些颜色只是轻声呢喃,便有数不尽的美感。
从美学属性来看,人们对颜色的喜好也不尽相同,唐诗宋词中关于不同颜色服饰的描写更是多不胜数。如“烧香翠羽帐,看舞郁金裙”,“脉脉柔情怯晓风,茜裙双带绾芙蓉”,“藕丝衫子柳花裙,空着沉香慢火熏”……这郁金色、茜色、藕丝秋半都是极具美感的颜色,但我觉得更妙的是“海天霞”。这是明代宫廷染色的一种色名,刘若愚在《酌中志》曾提到:“海天霞,内织造局所造新色也,似白而微红。”一见此色脑海便有了画面:当是海天相接的黄昏,水波轻漾,青山静立,唯有霞光慢慢从云层里射出。温柔、静谧、安宁顿时将一个人紧紧包裹住。怎能不生发出热爱生活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