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自毁荣耀

图片
文/狗蛋分蛋
1
腾讯旗下当家手游王者荣耀,被传“7月营收腰斩”。据游戏数据统计平台“七麦”的收入统计:
王者荣耀在今年7月ios总营收为5575万美元,去年7月约为1亿美元,跌去近一半。
网友们你争我吵,吵上了热搜。
有人说:七麦只是看榜平台,统计不专业。
也有人拿亲身经历说事:周围退坑王者的小伙伴越来越多,营收下滑不意外。
铁柱找到游戏圈的专业博主询问,回答比较隐晦,只说:
可能是真的。
数据准确性暂且不论,玩家退坑这事,铁柱颇有感触。
铁柱刚上初中的外甥,曾经就是重度王者荣耀迷。当年为了玩王者荣耀,天天和他爸妈勾心斗角,家里不让玩,就跑到爷爷奶奶家玩。
老人年纪大不懂,又疼孙子,结果小外甥不仅玩,还拿老人的手机充值几百块,买了好几款游戏皮肤。
后来被他爸妈发现了,上来就是一顿男女混合双打,皮带炒肉抽得啪啪响。
可小外甥一边哭,一边嘴硬:
不玩王者,和同学都聊不到一起去。
前几年,王者荣耀确实太火了。
去亲戚同事家串门,经常可以看到小孩横着手机在王者荣耀里“厮杀”,有时候小孩也能拉着上大学的哥哥姐姐一起玩,拉着爸妈玩,甚至爷爷奶奶辈都有人玩。
之前就有网友发抖音,在公交车上看到一群5、60岁的大妈开黑打王者。
铁柱公司里,也有不少同事爱打王者,以前经常约着一起开黑。上头的时候,午休觉都不睡了,几个人挤在公司角落里奋战。
最火的那几年,王者荣耀的月活跃用户数最高已经超过了4亿,在国内手游市场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很多媒体在描述王者这款游戏的时候,都会称它为:
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级手游。
上个月小外甥放暑假,去铁柱家放松。本以为小外甥还会和往年一样通宵开黑王者荣耀,结果他告诉铁柱:我已经退坑了。
铁柱回想起,曾经玩王者的几个同事,好像也很久没叫喊着一起开黑了,询问之下才发现,他们也都退坑了。
从去年开始,前王者一哥嗨氏,小予神,树叶等多位王者荣耀头部主播,传出退坑的消息。最近新晋王者一哥张大仙,也传出在直播间怒斥运营策划不作为,虽然没退坑,但开始在半夜播其他游戏。
玩家在抖音、知乎、微博等各大社交平台,王者荣耀相关内容评论区里,关于退坑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了......
王者荣耀,好像真没以前那么风光了。
而说起退坑的原因,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有一个重合点:
游戏策划运营不行。
2
有人说,是王者荣耀的策划,自己毁了王者。
游戏都是有生命周期的。
在初期,玩家可能会被游戏的创意、玩法所吸引,但到了中、后期还得靠运营策划团队维持游戏热度与活力。
知乎上“是什么让你卸载王者荣耀?”问题下,有一位玩家的回答收获了几万赞:
第一,皮肤发售越来越频繁,设计品质走下坡路。
第二,游戏环境差,ELO匹配机制刻意平衡胜率,让有技术的玩家丧失了游戏体验。
第三,英雄之间不平衡,新英雄的机制与数值超标,让老玩家辛苦练习的“本命英雄”变成笑话。
归结起来,其实都和游戏的运营策划有关。
就拿人物皮肤来说。
王者荣耀刚上线的时候,英雄皮肤比较少,定价也便宜,白板皮肤6块钱,好一些的皮肤3、40块钱,玩家买皮肤更多是为了增加10点游戏初始攻击力。
后来随着王者玩家群体扩大,皮肤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交属性。就像男人的手表,女人的包包,买皮肤的意义变成了装扮,或者收藏。
王者曾经也出过很多设计精良的皮肤,比如滕王阁系列、五谷丰年系列、山海经系列,在玩家群体中收获了很高的口碑。
可能对于真正热爱这款游戏的玩家来说,在王者荣耀里花点钱,为喜欢的英雄买个皮肤,不是什么负担。
但是,玩家也不傻。
8月10日,王者荣耀热门英雄“瑶”新皮肤“真我赫兹”上线,定位为新增的“无双限定”品级。
王者荣耀的人物皮肤,依照特效和价格,从低到高大概可以分为:
白板(6元左右)→勇者(40元左右)→史诗(80元左右)→传说(120元左右)→荣耀典藏(抽奖)等多个品级。
官方表示,新增的“无双限定”品级,介于传说和荣耀典藏之间。
玩家原以为这样一款“无双限定”应该特效拉满,但实际体验下来,玩家们好像并不满意。
有人将“真我赫兹”和其他皮肤做对比,发现新皮肤一些细节打磨还不如传说皮肤。
后来,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瑶的这款新皮肤,在王者荣耀官方资料站里被划分为更低的:
史诗级。
王者官方紧急更换了资料站里的皮肤品级标签,并表示这是显示错误。
可能又是临时工干的好事。
最让玩家感觉难受的,还是这款皮肤的获取难度:
与荣耀典藏皮肤一样,需要抽奖。
为了抽到“瑶”的新皮肤,运气好一些的玩家花费了3-400元,运气差一些的玩家则花费7-800元。
有玩家在贴吧控诉,皮肤特效细节好一些,买了权当为爱发电,心里也舒服。结果花了荣耀典藏的钱,买到个80块史诗级品质的皮肤:
策划真把我当冤大头了。
2022年4月,腾讯官方公告,天游游戏公司正式加入王者荣耀运营体系。
网友说,更换天游加入后,王者荣耀好像疯了。
2022年全年,王者一共上线91款皮肤,数量超过2017和2018年两年的总和,达到历史最高,平均一个星期就有1-2款皮肤上线。
其中史诗级以上(80元以上)就有63款。
2023年上半年,腾讯净利润534.17亿元,同比增长24%,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增值服务(游戏、社交网络)同比增幅6.32%,业绩占比达51%,游戏业务依旧腾讯的盈利王牌。
游戏业务高利润的背后,大概少不了王者荣耀皮肤的贡献。
游戏一直被认为是暴利行业,2019年王者一款皮肤上线,一天就卖了1.5个小目标。‍
据Sensor Tower的数据报告,王者荣耀是全球第一个累计收入突破100亿美元的移动游戏。
网友说,真怀念王者曾经的荣耀,登录界面干净整洁。
如今登录,首充奖励、皮肤推荐等弹窗一个接一个,手机屏幕本来就小,弹窗的关闭按钮更小,手指粗一点儿,可能关弹窗都要关半天。
为了盈利,荣耀已经不知道被丢去哪里了。
3
王者最为玩家诟病的,还是匹配机制。
5v5竞技游戏,难的是怎么凑齐5个人的队伍,开启这盘对局。为了缩短匹配时间,提升新玩家的游戏体验,王者荣耀使用了“ELO匹配机制”:
依照每位玩家的胜率情况,尽量平衡两边队伍的胜率。
在游戏发展初期,新人较多的情况下,这种机制确实不错。对局中,双方都是“低胜率新人”加“高胜率老手”的配置,相对平衡。
新人能向老手学习,在老手的带领赢下对局,整体胜率不难看。
老手也能尽情发挥技术,不一定会输掉对局。
但到了游戏发展中后期,新人不足,系统为了平衡对战双方的胜率,将技术不错的高胜率玩家,和摸鱼摆烂的低胜率玩家匹配到了一起。
结果游戏的输赢,就变成了运气:
全看对战双方,哪边摸鱼的队友少。
而且时间长了,认真玩的玩家,整体胜率和摸鱼摆烂玩家趋于相同,那谁还好好玩游戏呢?最后游戏环境就变成了:
所有玩家一起摆烂。
其实到这时,王者策划,依旧有挽回局面的能力。
只要下定决心更换匹配机制,让高胜率玩家更容易匹配到高胜率玩家。或者推出更严厉的惩罚系统,处罚那些摸鱼摆烂的玩家就可以了。
但王者策划运营好像也摆烂了,玩家的建议,投诉,呐喊如同耳旁风一般置之不理,能挣钱的皮肤,倒是越出越多。
部分坚持不下去的玩家,只能无奈退坑。
8月14日,一款3年前上线,名为“曙光英雄”的手游突然火了,iOS近7日下载量超越王者荣耀,登顶MOBA类手游第一。
功劳则属于王者荣耀的退坑玩家。
有位最近加入曙光英雄的王者玩家表示:
其实早就知道这游戏了,那时候没觉得有什么大亮点。现在发现,皮肤便宜,15块钱左右一个,英雄设计相对平衡,修改补丁及时,把玩家当人看。
狗蛋说,自毁荣耀的王者,给竞品带来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