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的七夕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七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具体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以“乞巧”为主,故而称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我们的先祖多在这一天祈福许愿、乞求巧艺、观星、祈祷姻缘。
然而,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根据其不同的文化土壤又衍生出了独属于该地的七夕习俗。
那么,地处江南水乡的苏州,古往今来流传了哪些特殊的七夕习俗呢?
图片
送健绳搭“桥”
相传在百余年前的江南江北地区,有七月七送健绳的风俗。
神话传说中,喜鹊因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急需大量绳子。当初帮了牛郎大忙的老黄牛想起民间在端午节给小孩手腕拴彩绳以求健康,于是就发动人们献绳。
大家相约在七月初七的前一天晚上,解下孩子手腕上的健绳扔到屋顶或窗台,让喜鹊衔去搭桥。
时至今日,这一特殊的习俗被流传下来,通常是长辈送给晚辈亲手编织的彩绳,或者心上人之间互赠彩绳,表达爱慕之情。
图片
观天河星空
苏州当地至今流传这样一首打油诗:“七夕天河去,以河来日久速,卜米价贵贱。”
古时七夕之后,人们就会观看银河明亮还是昏暗,可以预测米价的高低。
昏暗代表近段时间天气不好,米价会贵;明亮则说明近段时间雨水充沛,米价会便宜。
图片
乞灵巧聪明
相传在七夕这天,古时的苏州妇女们还要事针线。谁穿针引线多,就代表谁比较聪慧。
此处的“引线”,不同于平日里缝补衣服时的穿针引线。在七夕节的前一天晚上,用杯子盛一杯沸水和冷水混合起来的水,放置起来。
等天明日出之后,在太阳底下晾晒,直到水面慢慢生成一层薄膜。
心灵手巧的女同志会捏一根小针放在水面上,观察水底小针的投影,来检验一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古人谓之“丢巧针”,最早起源于宋代。
水里倒影若呈现出动物或者花草等各种形状,就预示人会变聪明。如果影子是直的,像一根棒,就预示人会变笨。
在今天的苏州,仍然还有不少社区会进行类似的活动。
图片
祈种生求子
在旧时习俗里,七夕前几天,江南的人们会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
然后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它被称为“壳板”。
或将绿豆、小豆、小麦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几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
“种生求子”是七夕节中旧时的习俗,实际上也是生育信仰之一。新一代的苏州人会用红丝绳将种植的绿豆苗扎成一束,不为封建迷信,而是体验这套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七夕习俗。
图片
凤仙花染指甲
《清嘉录》记载:捣凤仙花汁,染无名指尖及小指尖,谓之“红指甲”。
凤仙花是一种极易种植的花卉,有红、白两色,初夏至深秋开放。
这种不怎么起眼的草本小花,却受到历朝历代年轻女子的喜爱。因为用它来染指甲,可以使自己显得更加妩媚靓丽。
在民间,七夕时少女会捣凤仙花汁染指尖。尤其对于爱美的苏州少女而言,她们会把凤仙花捣成碎末,再加明矾和水调和成天然的指甲油。
把这种特制的指甲油涂在指甲上晾干,做出来的红指甲颜色特别鲜艳,而且能保持几个月不掉色,效果不逊色于那些知名化妆品。
图片
做巧果,品兰花豆
在七夕这个浪漫的日子里,品尝时令美食巧果是苏州人的一大习俗。巧果,其实是用面粉或者米粉制作成的点心,老百姓管这种食物叫“兰结”。
《吴郡岁华纪丽》记载:“吴中旧俗,七夕,市上卖巧果,以面和糖,绾作芒结形,或剪作飞禽之式,油煮令脆,总名巧果。”
吃巧果,主要是寄托让食用者心灵手巧的美好愿望。现代人制作巧果使用到的原材料与烹饪方法相较于古代已经大大简化。
普通人家若想在七夕这一天吃上巧果,会用馄饨皮油炸成小点心,撒上芝麻,再放上一点白糖,这就成了一道知名的苏州点心“油汆巧果”。
在苏州,还有七夕节吃老蚕豆的习俗,各家各户分要食蚕豆,谓之“咬鬼头”,代表驱灾辟邪。
图片
七夕香桥会
在苏州,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七夕香桥会搭制。
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两旁边的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饰。
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
这也暗合了神话传说中喜鹊搭成的桥。
关于苏州独有的七夕风俗,还有很多。总之,一年一度的七夕,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更重要的是,能让人们在体验习俗中立足于真实的生活,唤起人们心灵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中国幅员辽阔,仅仅是苏州这么一个城市,便有着许多特殊的七夕习俗。而这些特殊的文化节俗,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长存于人们的记忆当中。
参考文献:
[1]神州各地七夕拾趣[J].神州民俗(通俗版),2012(04):6-7.
[2]七夕时节吴地七巧玲珑心,作者,林佳慧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