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华侨华人协会会长王晓梦:我们是在白华人企业家的居委会

文/羊城晚报特派白俄罗斯记者 杭莹 孙绮曼
视频、图/羊城晚报特派白俄罗斯记者 冼颖樱
从1999年来白俄罗斯到2023年,这里已经是白俄罗斯华侨华人协会会长王晓梦的第二家乡,这里承载着她从学生走入职场、又走向婚姻、成为母亲的几个人生重要阶段的记忆。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毕业后,既想为中白合作做点什么、也为了现在的丈夫,王晓梦留校成为了一名汉语老师。经历了回归家庭后又再度投身事业后,凭借着语言和身份优势,她深度了解了中白两国的经贸往来情况,也认识了很多在白俄罗斯的华人华侨。
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和白俄罗斯之间的经贸往来愈发热切。在这一趋势下,2015年,王晓梦等在白俄罗斯的一群华人企业家在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的审批下成立了白俄罗斯华人华侨协会。7年时间,协会从原先的不到10人壮大到近100人。“我们协会会员都是长期在白俄罗斯有生意往来的企业家。”王晓梦表示,也正是因为两国的往来加深,协会才能不断壮大。“每个月都不断有企业家在向我们提交申请。”
图片
王晓梦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道,协会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为白俄罗斯的华人华侨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为两国友谊和经贸往来做些维系。平时也会做一些公益项目和团建活动。“我们就向一个居委会一样。”王晓梦举例道,白俄罗斯疫情期间,有一位华人企业家患脑梗后无力支付医药费、又没有家人在明斯克可以照顾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协会积极联系大使馆、国内医院、当地居委会等多方,把这位企业家送回了自己的家乡沈阳。
除了协会的工作外,王晓梦的本职是从事文化行业。近年来,她致力于在白俄罗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去年我把中国电影《我的姐姐》带到了白俄罗斯的电影节上,获得了三个奖项。很多白俄罗斯人看完电影后都很感动,他们透过电影这种介质也在不断了解中国的魅力。”王晓梦还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目前中白两国正在启动合拍电影的项目,这是两国首度有相关合作,“8月底就会有第一批剧组人员来白俄罗斯勘察情况。”
王晓梦敏锐感知到,这几年是中国电影文化市场在白俄罗斯发展的窗口期,国漫等题材的中国电影很受当地人的欢迎。
作为“一带一路”的见证者,对于“一带一路”的推进和中白两国的合作日渐加深,王晓梦最大的感受就是“腰板挺直了”。“他们开始看到真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很多去过中国的白俄罗斯人评价都非常高。中国的基建项目、商品贸易、美食文化等都开始一点点渗入到白俄罗斯,也给当地华侨带来了很多的商机。”王晓梦提到,“每次出门看到中国的基建项目,我都充满自豪和骄傲。”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沈钊
校对 | 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