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生产“表麻抑菌液”非法添加麻醉药物,罚没354万!

据最高检和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的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专项监督典型案例:杭州某公司2019年开始生产、销售“表麻抑菌液”,产品销往全国十余个省份的医疗美容机构,其生产的多个品牌的“表麻抑菌液”中违规添加麻醉药物利多卡因!
图片
表麻抑菌液 号称“轻医美必备”
“表麻抑菌液”是什么东西?求美者可能都明白。很多求美者在做轻医美的时候,打针怕疼,做激光也疼,这时候就需要局部麻醉了。从“表麻抑菌液”的名字上来看,就是表面麻醉的意思。监督君搜索了“表麻抑菌液”的介绍:
表麻面膜实现面膜贴与人体面部紧密贴合,有效增强面膜与人体皮肤贴合紧密度,麻醉剂释放并通过面膜均匀渗透到人体面部皮肤,从而实现均匀麻醉,在释放过程中可以起到相互结合点面互补之效果,提高麻醉效果。
看到这样的介绍,可能已经有求美者动心了,但是如果遇到麻醉药成分超标的“表麻抑菌液”,那就麻烦了。
在医美领域使用的表麻产品中,麻醉药超标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据重庆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有医美机构使用非法“麻膏”,有的麻醉药成分“超标”四倍!专家提醒,“非法产品麻醉药剂量大大高于合法产品,会导致局麻药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抽搐、心血管系统疾病,甚至死亡。”
“表麻抑菌液”本身就是非法产品,按规定,消毒产品不得添加药品,不得宣传治疗作用。
图片
利多卡因 怎么就不能添加了?
利多卡因(Lidocaine)是局部麻醉及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在水中极微溶解,毒力和普鲁卡因相当,但局部麻醉效果较强而持久,有良好的表面穿透力,可注射,也可作表面麻醉。 
利多卡因作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血液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和抑制双相作用,且可无先驱的兴奋,血药浓度较低时,出现镇痛和嗜睡、痛阈提高;随着剂量加大,作用或毒性增强,当超过一定浓度,可发生惊厥。如在缺乏麻醉药物使用资质且不知情下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过敏、支气管痉挛、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
图片
行政处罚:罚340余万元
2022年2月,专案组会同属地检察院、卫生健康部门对涉案企业生产车间及仓库等场所进行检查,依法提取涉案企业的“表麻抑菌液”共计7种10个批次的样品,均检出利多卡因。
基于涉案厂家生产的产品连续检出禁用物质利多卡因,且含量高,而该厂家并无其他需要使用利多卡因原料的产品等情形,可认定涉案厂家存在非法添加行为。结合本案的货值金额及违法情形,明确本案可适用《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四条的规定,在没收违法所得的同时,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
2022年6月,杭州市卫健委综合考虑本案主观恶性大、产品销售市场涉及面广、社会危害性大、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且违法主体曾多次被行政处罚等情节,依据《杭州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定》《浙江省卫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办法》规定,对涉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4余万元、处货值7.5倍罚款340余万元的行政处罚,依法注销该企业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责令该企业召回、销毁已上市销售的违规产品,目前已召回违规产品9489盒。
图片
【监督君有话说】
抗(抑)菌制剂因为入市门槛低、检验机构能力不足等原因,违法行为较难发现和查处,特别是一些不法企业钻监管漏洞,故意违法添加禁用物质,牟取非法利益,给不知情的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极大隐患。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联合打击违法行为,加大监管力度,将进一步有效整治抗(抑)菌制剂生产销售乱象,从源头上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来源:卫生监督观察
主编丨宋波  统筹|张玉良  责编丨赵丽
审校丨武金方 郑世厂  美编丨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