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冬》票房就像豆汁儿?票房和口碑双受挫

图片
由导演陈哲艺打造的电影《燃冬》,近日在七夕档遭遇了不小的挫折。
截至8月24日,该片的累计票房1800万,今日排片已低于2%,上映首日排片13%。目前排片与票房远低于同期其他影片。目前豆瓣开分仅6.2分。
观众们对于影片的口碑也褒贬不一,尽管有人对摄影、音乐和演技给予了赞赏,认为它真诚温柔地展现了年轻人的困惑和渴望,但也有人表示失望和冷淡,认为影片缺乏故事和情感的张力,甚至有些矫揉造作和索然无味。
甚至评论区涌现出清一色差评,观众纷纷喊话:“今年最歹毒的电影,就像豆汁儿,仅有的票房全靠网友的好奇心!”
业内分析,造成《燃冬》票房和口碑困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影片定位不明确。
三个来自不同城市的年轻人,各怀心事,有人伤痛,有人茫然。他们在冰天雪地的边境小城相遇,一起在城市里漫游,之后又一起去长白山,碰到一只熊……这是电影《燃冬》的故事梗概。
导演陈哲艺是一位备受关注的导演,此前的两部作品受到不少认可,《爸妈不在家》《热带雨》都是对敏感关系进行细腻而幽微的探讨,不少媒体评价:陈哲艺非常擅长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图片
今年5月亮相戛纳的刘昊然、陈哲艺、周冬雨
今年在戛纳电影节首映后,传来不少看过影片的媒体评价:这些评价中的关键词“激情戏”、“三人行”被提前锁定,吊足了观众的好奇心。
翻看彼时的戛纳报道,深焦的一篇报道提到“陈哲艺用他‘新来者’好奇的目光,转而关注了很少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东北城市景观:影片前半段镜头在街道、旅游点、夜店、公园、饭店里流连,人物状态也同地理环境一起缓缓变化,甚至有时仿佛一部发生在东北的‘漫游’电影。用导演的话来讲,他把他在延吉‘所有看到的、所有感受到的东西’都融入在了故事里面——从这个层面上看,影片里似有似无的一条犯罪线,似乎也更像是对某种已经被类型化的‘东北新浪潮’的戏谑与调侃。”
图片
截图自深焦报道「《燃冬》在戛纳回眸法国新浪潮,一部发生在东北的《祖与占》」
所以,《燃冬》首先的定位是一部文艺片,在文艺片的基础上能看出这部与陈哲艺此前的几部作品也有不同,这是一部想法很自由的电影,一开始也没有剧本,陈哲艺也说“这是我做过最自由的事。”
他说看到许多公众号和B站UP主的VLOG,看到年轻人陈述着自己内心的焦灼和丧气,“我看到的是一种不安、一种焦虑,我之前不是太了解,然后就一直在研究这件事情。”(所以不少观众认为这是一部VLOG电影,也算没有感觉错)
其次,这种重“状态”跟“情绪”的影片注定了叙事上的薄弱。澎湃新闻评论:“问题不在于《燃冬》是文艺片,而在于它重状态、重情绪,弱情节、弱逻辑,以此掩盖文本的薄弱,依然暴露了文本的薄弱。”
图片
而影片选择在七夕上映,并且宣传词以“大胆爱”“谁爱谁”等词来让观众认为这是一部爱情电影,或者说这是一部以三角关系为基础的爱情电影,那么当然会导致目标观众的严重错位。
另外从今年暑期档也能看出,观众更喜欢叙事性强的电影。
“过去为了电影票房得‘制造话题’,如今票房好的电影拍的就是话题。”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今年暑期档票房领跑的《孤注一掷》及《消失的她》等“话题电影”,正成为电影市场一种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