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五次国运:对印自卫反击战/现代中国的十次国运(五)

图片
全文共1902字 | 阅读需8分钟
第五次国运:对印自卫反击战
从50年代后期开始,中苏关系走向恶化。
1956年,苏联入侵匈牙利,暴露其大国沙文主义的本质,中苏矛盾开始激化。
1958年,苏联试图搞“中苏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意图控制我国主权,让我国沦为其卫星国。
1960年,苏联召回在华专家,并断绝对中国的援助,中苏关系正式破裂。
在这种背景下,苏联开始扶持印度以制衡中国,向印度出售大量武器装备,来自西南方向的地缘压力日益增加。
图片
20世纪60年代苏联影像
尼赫鲁曾尝试发展“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图片
此时的印度正值尼赫鲁上台,与甘地不同,尼赫鲁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经济发展计划。他打算用苏联式的计划手段,来推动重工业发展,摆脱农业国的地位。但他也认可市场对调节经济的作用,鼓励私企竞争,希望实现进口替代。不仅如此,尼赫鲁还试图在印度搞土地改革,通过赎买等手段将富人的土地分配给穷人,以降低工业化成本。其经济方针被归结为“有计划的市场经济”,这与后来韩国总统朴正熙采取的政策如出一辙。
作为印度最有威望的人,尼赫鲁尝试削弱地方权力,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他深知种姓制度是印度崛起的障碍,因此一直主张予以废除。另一方面,印度虽然是一个国家,但却有300多种语言,极大增加了各区域间的交流成本。为此尼赫鲁在印度各地创办语言学校,试图统一印度的语言。
在外交上,尼赫鲁则发起“不结盟运动”,打着反殖民、反剥削的旗号笼络其它发展中国家,俨然成为第三世界领袖。正因如此,美国和苏联都积极拉拢印度,美国称赞印度是“民主典范”,苏联则对印度提供大量工业援助。
假如尼赫鲁一直这么搞下去,印度很有可能会提前崛起,成为继美苏之后的又一大威胁。因为印度本身工业基础就比中国好,又享有扼守印度洋的区位优势。60年代我国同时面临美苏一南一北的夹攻,如果西南方向的印度再崛起,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1959年开始,印度便对我国西藏地区进行蚕食,印军在青藏高原大量修建军事据点和哨所,并对我边防军进行挑衅。由于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是美苏,对印度的蚕食,只能暂时忍耐。一方面加紧对西藏的物资输送,储备弹药和粮草;另一方面厉兵秣马,等待有利的反攻时机。
古巴导弹危机使我国迎来了解决印度问题的时机:
图片
在忍耐了三年后,这个时机终于被我们等来了。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在欧洲,苏联百万大军蓄势待发,随时准备横扫西欧。在大西洋,美国各舰队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挂载核弹的战略轰炸机24小时巡弋,一旦战争爆发,它们会把核弹第一时间扔到苏联头上。
图片
古巴导弹危机
对印度自卫反击战使我国西南边境迎来50年的和平:
图片
在美苏进入对抗白热化之后,我国迎来了对印度作战的窗口期。1962年10月,我国向印度侵略者发起全面反击。在中印边境东段,我军以急行军的方式,穿越峡谷和丛林,出其不意绕到印军后方,大部分印军还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歼灭。在中印边境西段,我军对入侵加勒万河谷的印军发起强攻,一举端掉其所有据点。这场战争我方大获全胜,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印度则溃不成军,尼赫鲁大半辈子积累的政治威信荡然无存,两年后便病逝,其大部分改革成果被推翻,印度陷入政令不出中央的状态。
图片
甘地(右)与尼赫鲁(左)
尼赫鲁之后的印度政府,大多庸碌无为,包括英迪拉家族、甘地、辛格家族等,上台后只知道贪污腐败,没有决心、也没有能力去推行改革。不仅如此,在与中国作战失败后,印度逐渐放弃不结盟政策,开始倒向苏联,并在经济上照搬苏联模式,推行国营经济,遏制私企发展,长期孤立于西方经济阵营之外。苏联解体后,印度成为冷战输家,人均收入被中国拉开一大截。直到1991年,印度才开启市场化改革进程,但为时已晚,因为中国早在1978年就开启经济改革,比印度早了13年,因此也承接了大部分来自日本和东亚四小龙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印度直到莫迪时代,经济发展才步入正轨,但已经被中国拉开五倍差距。
图片
20世纪60年代的新加坡
在很大程度上,对印战争使我国西南方向迎来了50年的和平。假如没有这场战争,凭借庞大的体量,以及尼赫鲁推行的集权改革,印度很有可能会崛起为超级大国。那么今天我国的头号威胁恐怕不是美国,而是印度了。所以最高明的战略,就是未雨绸缪,将风险扼杀在苗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