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核废水是倒进A股了吗? | 1周小声说20230827

大家好,我是来给狐狸代班的波洛。
欢迎大家来到 2023年8月27日 的1周小声说。
眼看八月还剩下最后一周,大A继续颓废。
依稀还记得月初沪指3,200点的时候,“要让股民在股市里赚钱”的满腔鸡血。
月末就只剩下了“不要太在意3,000点得失”的一地鸡毛……
图片
难道说日本的核废水是倒进A股里了吗?
这周宏观方面,有以下几个看点——
宏观经济 MACRO
图片
1.财政似乎还有扩张空间
7月的财政数据似乎变好看了点。
一方面,财政有在多挣钱。剔除留抵退税影响,税收收入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其中消费税、企业所得税比较猛,车辆购置税也不错,个税变差了。非税收入增速还躺在地下,卖地收入跌幅收窄。
另一方面,财政花钱有变大方一些。虽然整体支出还是负增长,但是降幅收窄。其中环保、社保就业等民生支出变多,基建和卖地相关支出都不大行。
对此1日闻小声说:虽说今年给的财政空间不大,但目前财政收支整体的预算完成度不高,看起来下半年财政还有扩张空间。投资角度,最近的政策组合拳效果还没兑现,可以继续走“主题投资”的逻辑,比如关注TMT方向上基本面变好、拥挤度不高的板块。到四季度时政策会比较多,尤其政治局会议要定调第二年经济工作;在国内政策为明年预留空间的情况下,预计四季度可以主要交易政策驱动板块。
2.央妈出手呵护了银行利润
周一(8月21日),8月LPR报价出炉,这次LPR下调不及市场预期。
一方面,5年期以上LPR没有下调。咱的房贷利率=5年期以上LPR+加点,这波降息购房者没能吃上红利。
另一方面,1年期LPR也只下调了0.1%。虽然没有预期降得多,企业短期融资、消费贷等利率还是变便宜了。
对此1日闻小声说:这波操作估摸着主要是想呵护银行利润。LPR下调没有MLF猛,相当于银行可以借到便宜的钱,然后用更高的利率把钱借给实体经济。投资角度,如果咱把7月政治局会议作为“政策底”来看的话,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政策底”到“市场底”还需要磨一段震荡期(1.5个月~3个月)。随着这波政策组合拳出来,我们进入观察落地效果的阶段;参考申万宏源,接下来可以先关注AI、一带一路等主题投资的机会。
3.化债有了点小进展
最近有报道说,咱下半年化解地方债风险已经有了初步部署,可能会利用债务限额空间来化解存量债务;特殊再融资债券可能在下半年重启发行,额度约1.5万亿。
咱要化解的“债”主要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也就是地方政府安排城投公司借的钱,模式大致是“企业举债、政府使用、政府负责偿还”。
咱可用的化债方式里头,目前讨论比较多的是债务置换。债务置换有债务限额,但我国限额区域分布并不均匀;一些隐性债务压力大的区域限额空间反而更少。
之后,天津、云南、陕西等债务压力比较大省市可能获得更多额度支持。
对此1日闻小声说:最近城投债开始“一债难求”了,看来市场对城投债违约风险的担忧有缓解。城投债本身有地方政府信用背书,违约风险比较小(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实质违约);在新一轮化债推进下,系统性风险不用怎么担心,只是还是要注意一下一些地方政府财政“吃紧”的状况。目前,化债方案还没有“盖棺定论”,咱还是继续关注官方化债方案推进情况,尤其是高风险地区的债务化解;可以看看资质稳定的城投配置机会。
除了宏观,行业也有一些小动静,比如——
行业资讯 INDUSTRY
图片
1.水产
周四(8月24日),水产板块涨了一波。
主要是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这事儿闹的,周四,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核污染水排海比较直接影响海水养殖业,有研究模拟说核污染水排放后240天,放射性物质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
目前咱已经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了。
水产品进口减少+“转战”淡水养殖产品,市场大概炒的是这个逻辑。
对此1日闻小声说:短期内,核污染相关板块上涨主要是消息刺激下市场情绪面的释放。核污染水排海这事儿遭到国内外多方反对,不过日本并不听劝;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约有134万吨,一旦开始排,过程说是会持续约30年……这个其实跟咱食品安全也息息相关了,以后要注意水产品选择。投资上,短期可以关注事件发酵情况,看看水产、核污染监测等相关板块;有水产公司出来说影响比较小,总之事件影响并不明朗,要注意回调风险。要是日本“排个没完”,长期来看,淡水养殖产品的消费需求可能会更好。
2.数据要素
周二(8月22日),数据要素板块涨得不错。
这波上涨,主要是受到咱数据资源入表时间敲定的催化——
周一(8月21日),财政部印发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从2024年1月1日开始施行。
它的核心是数据资源的资产化,也就是数据资源在企业财务报表里头怎么确认为资产、确认为哪类资产(无形资产/存货)。
数据资源入表,除了能增厚(尤其数据相关)企业业绩,让财报好看点儿(之前大部分数据资源放到成本/费用,影响利润),也能更好地反映数据资产的价值创造能力。
对此1日闻小声说:数据要素是咱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目前的发展趋势是比较确定的,之后主要是先逐渐往资产化方向走;估摸着之后关于数据确权(数据资产归谁)、定价、交易等相关政策会逐步落地。总结一下目前国内主流机构的观点,咱数据资产市场潜在总规模至少是数十万亿元量级。投资上,一方面是关注政策出台情况。按之前的经验,一般出政策的时候数据要素板块能反应一波。另一方面,可以留意下“政策→业务模式→订单→业绩兑现”这条线的进度。可以关注有业绩支撑的运营商;需求比较“刚性”(服务国央企)的国资云;金融、医疗、政务等垂直行业上的数据服务商等。
3.环保
环保板块近一周涨了3.88%。
这波上涨可以说是延续上周的行情,上周主要是有政策利好助攻——发改委发哥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
这个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咱有一批风电、光伏设备快要燃尽它们的使用寿命,进入退役期了;但是退役的设备不能乱扔污染环境吧,需要想想办法循环利用起来。
另外,环保部门最近加大了环境执法的力度,也带来了市场对环保行业业绩的利好预期。
对此1日闻小声说:环保的产业链是:上游原材料(钢铁、电子、有色金属等)→中游环保产品、工程和服务→下游应用(固废处理和资源化、土壤修复、水/大气污染防治等)。投资角度,这里提供两个参考方向,一方面,跟着政策走。比如这波设备退役政策,可以挑挑资源回收、固废处理相关的中下游公司。另一方面,跟着业绩走。比如表现比较好的环保设备、固废治理等相关公司。同时提醒大家,选公司的时候还是得关注应收账款和现金流的风险;毕竟环保行业不少需求来自政府,一些地方政府手头估计是有点紧。
成了,这周就先到这吧,散!散!散!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