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特朗普,郭台铭根本不想赢

图片
昨天我写了文章《特朗普根本不想赢》,谈到特朗普的第一目标并非赢得大选,而是维持影响力,享受拥有权力的快感,在中国台湾,也有这么一位特朗普,那就是郭台铭。
今天上午,郭台铭在记者会上宣布,要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参加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在记者会上,郭台铭怒斥民进党贪腐无能,傲慢跋扈,提到自己会让台湾重回正轨,并且会缓和两岸关系,绝不让台湾变成乌克兰。他还呼吁在野力量团结起来,打倒民进党。
郭台铭话说得很满,但他的行为,却完全和“打倒民进党”背道而驰。考虑到郭台铭此前曾竞逐国民党候选人,他加入选举,只会进一步分化蓝营和中间派,让民进党得利。
在此,要说一下岛内的政治形势,赖清德代表的民进党有着大量铁票,他们大多分布在台南,大部分是闽南语族群,由于控制了教育,在年轻一代中,思想偏绿的更是多数。民进党的铁票大概占选民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三成的人,无论什么情况,都会支持赖。
民调也显示了这点,台湾民意基金会7月25日公布的民调显示,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以36.4%的支持率领先,柯文哲以27.8%居次,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居第三,支持率仅为20.2%。
如果加入郭台铭,则33.9%支持赖清德,20.5%支持柯文哲,18%支持侯友宜,15.2%支持郭台铭。
偏绿的《美丽岛电子报》8月25日的民调,如果是三人竞选,赖清德支持率为41.7%,柯文哲21.3%,侯友宜17.3%。如果加入郭台铭,则是赖清德39.1%、柯文哲17.7%、侯友宜16.3%、郭台铭12%。
这表明,郭台铭分的主要是蓝营和中间派的选票,对赖清德的铁盘几乎没有影响,郭台铭加入选举,不仅自己没有胜算,还会连累柯文哲和侯友谊,让赖清德轻松取胜。估计赖清德知道郭台铭参选的消息,笑得肚子都疼了。
既然当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为何郭台铭还要搅局?这就要谈到郭台铭的真实目的。
图片
郭台铭和特朗普一样,第一目标从来不是赢得选举,而是享受选举带来的快感。郭台铭今年都73岁了,活不了几年了,郭这辈子,通过努力成了首屈一指的企业家,荣华富贵享受完了,钱已经勾不起他的兴趣,唯有从政能给他带来更大的荣誉和快感。
以前做企业家,你再有名一年也上不了电视几回,也没机会和当地老百姓互动,现在参选了,立即万众瞩目,天天被媒体报道,到地方还有支持者欢呼雀跃。因为临近暮年,郭台铭也不用像中年候选人那样要担忧前途,瞻前顾后,做事也会更加随性,展露本色,对郭台铭来说,这种权力带来的快感是与无与伦比的。
那么会不会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到今年10月、11月的时候,三个绿营外的候选人达成共识,两人放弃参选,合力支持一人,战胜赖清德呢?这种做法确实有可能击败民进党,但可能性很小。
候选人可以为了实际利益而勾兑,但选民的情感不容易转移,比如你郭台铭退选了,你的选民未必会支持你背书的候选人,反而可能缩在家里不出来投票。
这种情况在美国大选中就出现过,2016年,桑德斯在无缘民主党候选人后背书希拉里,但他的选民最终并没有支持希拉里,相当多的桑德斯支持者对希拉里不满,在投票日拒绝投票。
中途弃选,有可能既达不到合流选票的效果,也会让自己在选民中名声扫地,对候选人来说,坚持选下去,发动选民的热情才是更好的选择,即使败了,也能留下好印象,让选民继续支持自己,实现其他企图。
宋楚瑜和亲民党就是典型案例,宋楚瑜此前屡战屡败,不仅没赢得选举,还极大分流了蓝营的选票,但宋楚瑜并未放弃参选,反而继续做无用功,为什么?一是保持影响力,二是为了获得经费,因为台湾地区规定,政党只有获得3%以上的得票率才能获得政府给予的政党补助金。
如果宋楚瑜不参选,亲民党就获得不了经费,底下人就没饭吃了,所以为了整个利益集团,宋楚瑜也要选。
郭台铭、宋楚瑜、特朗普,第一目标都不是赢得大选,而是通过参选实现其他目的。
特朗普2016年当选的时候,满脸迷茫,证明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当选,他只是想获得影响力和快感。2021年落选后,特朗普继续在各地演讲,会见支持者,不是为了备战2024大选,而是保持自己的影响力,享受粉丝的崇拜,他不能容忍不站在舞台中央的感觉。
郭台铭也是如此,他就是想追求爽感,体验选举的过程,体验被大众崇拜的感觉,赢不赢真不重要。
这也是为何很多人会觉得政治素人更能说出真相,因为无欲则刚,很多素人起初参选并不是以“赢”为目标,既然不想赢,自然不用考虑选举策略,自然可以想说什么说什么。
唯一糟糕的是,郭台铭的加入让赖清德拥有了绝对优势,而赖清德是个极为顽固,比蔡英文还要激进得多的台独分子,他上台会不会给台海局势带来更大的冲击,最终导致极端情况,这是需要我们万分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