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老戏骨”谢红眼中的“宜宾戏”:年轻化已成为宜宾文化剧目发展与传承的关键词

8 月16日晚,四川宜宾原创话剧《雾中灯塔》,作为第三届四川艺术节活动剧目和文华奖参评剧目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上演,演员们细腻的表演深入人心,结束时获得阵阵掌声。
除了《雾中灯塔》,宜宾原创剧目《兵工厂》也入围第三届四川艺术节精品剧目展演暨第五届四川文华奖,将在10月亮相四川艺术节舞台。
近年来,宜宾文化演艺事业百放齐放,欣欣向荣,不断涌现出优秀作品。话剧《赵一曼》荣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雾中灯塔》入选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建党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杂技剧《东方有竹》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兵工厂》获四川艺术基金立项资助……
追光生长,城市向上。今年9月,2023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宜宾举行。大会前夕,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国家一级演员、宜宾市文化领军人才、四川省宜宾“叙泸河”川剧艺术非遗传承人谢红,跟随这位宜宾“老戏骨”的记忆,去探寻宜宾文化剧目的发展与传承。
图片
谢红。
12岁入梨园学习川剧
宜宾戏骨成“叙泸河”川剧非遗传承人
“我太喜欢川剧了,我想让更多人知道它爱上它。”8月18日上午,封面新闻记者在宜宾酒都艺术研究院见到了谢红。岁月没有在这名55岁“老戏骨”的脸上刻下太多痕迹,在说起与戏剧的故事时,她容光焕发。
“1979年小学刚毕业,还没满12岁的我考入原宜宾地区川剧团,我的川剧表演艺术生涯也拉开了帷幕。”谢红对那时的记忆十分清晰。她还记得在李庄古镇培训的5个月,整天练嗓、压腿、练台步、练身段。“正是这段日子,给我打下坚实的基础。”
1986年,在四川省青少年川剧比赛上,谢红并凭借武戏《十字坡》精彩的表演荣获二等奖,这是她的第一份荣誉,并且受到时任国家领导的亲切接见,留下了宜宾戏剧发展史上的珍贵合影。
谢红在川剧艺术表演中,主攻旦角,这是川剧表演中最具特色的行当之一。不管是唱、做、念、舞的花旦,还是武功见长的武旦,对于天赋极佳的谢红来说,仿佛没有瓶颈,在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谢红以其秀美的扮相、清脆的嗓音、细腻大方的表演赢得了同行及各界人士的认可。
川剧有流派,而“叙泸河”川剧艺术,是四川南部岷江、金沙江、长江流域一带扩展传播的一支重要艺术流源,以演高腔戏见长,以“邦、打、唱”出彩,以“演人不演行”的表演著称的艺术特征,是川剧艺苑中一株奇葩,2018年,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文化遗产目录。而谢红也成为“叙泸河”川剧艺术的非遗传承人。
在第五届乌镇戏剧节上,谢红带着普及推广“叙泸河”川剧艺术的任务,4天表演15场,受到游客的好评,给嘉宾们留下深刻印象。
陪伴宜宾戏剧发展
从“年轻化”中寻找戏剧传承的答案
随着记忆的潮水涌来,谢红越发沉浸在其中。在讲述时,她多次提到剧目《槐花几时开》。
据了解,《槐花几时开》是以宜宾市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基层干部、村民热情创业的鲜活人物和生动事迹为主要的创作素材的大型现代川剧,谢红在其中演绎曾美丽这个角色,该剧曾获得四川省文华奖最佳剧目奖。
《槐花几时开》为何成为谢红的回忆关键词?她认为,从这部剧开始,宜宾的剧目发展开始呈现出年轻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大家开始融合发展,戏剧、杂剧、话剧和舞蹈剧都在尝试融入其他元素,也在尝试加入年轻人喜欢的元素。
自《槐花几时开》后,宜宾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剧目并获得好成绩:话剧《赵一曼》、话剧《雾中灯塔》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杂技剧《东方有竹》、川剧《丑角》、话剧《雾中灯塔》等10个剧(节)目获国家、省艺术基金立项资助;杂技《中国结》获第五届澳大利亚国际马戏铜奖;歌曲《做个好人很容易》等3个节目获“四川省群星奖”;杂技《水晶之恋》等14个节目参加省级专业赛事获得等次奖……
图片
话剧《赵一曼》剧照。
这期间,宜宾也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年轻演员。其中,从2016年夏天开始出演话剧《赵一曼》的演员贺秋,不仅是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更是一曼精神的传承者。在数十场的表演中,贺秋和演员们不仅展示出宜宾戏剧的发展成果,更是用戏剧形式向观众传承赵一曼烈士的坚贞信仰与碧血丹心。
如今,谢红已经把重心放到了培养下一代优秀川剧人才上面,还成为宜宾学院的外聘教师。与年轻人打交道,她似乎看到了戏剧的发展道路。
近日,谢红的学生们在宜宾酒都剧场多功能厅表演《秋江》《三岔口》等剧。她注意到,在台上演出的演员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在台下观看的年轻观众已经超过半数。
“氛围变了,以前关注戏剧的人平均年龄比较大,而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谢红很欣喜这样的改变,戏剧传承青黄不接的问题或许可以从中寻找答案。
“演员和观众都在年轻化,那我们戏剧本身也要追求一些年轻元素,内外发力。”谢红说,如今,传统剧目本身也在寻求改变。与她同期的一位导演在编排《抓壮丁》时,在里面加入了流行歌曲的元素,融入得很好,演员和观众的反馈都很积极。
图片
折子戏《人间好》白鳝仙姑剧照。
有素材更要有人才
她期待宜宾培养各方面的戏剧专业人才
在谢红眼里,宜宾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太多的故事和素材可以改编成为优秀的戏剧,她有幸见证并参与到宜宾发展文化戏剧的努力中去。
作为宜宾市政协委员,在此前的几年中,谢红一直在提案中建议健全宜宾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叙泸河”川剧艺术传承人、宜宾川剧艺术后备人才,让“叙泸河”川剧艺术活起来、传下去,为宜宾市的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增光添彩。
在谢红看来,人才的培养眼光要深远,不仅仅要考虑到表演人才,更要注重本土导演、编剧、灯光、舞美等人才培养。
“只有在这片土地生活的人最懂这片土地,创作出来的东西才接地气。”她相信在未来,宜宾还会有更多《雾中灯塔》《赵一曼》这样优秀剧目出现。
图片
话剧《雾中灯塔》剧照。
正如谢红的期待,宜宾也正在为文化剧目发展不断创新与突破。
近年来,为了建队伍、强团队,激发文艺精品创作活力,宜宾市加强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和县区文艺院团建设,鼓励国有文艺院团和剧场、文旅企业整合资源,积极推广宜宾话剧团“以剧带团”模式,建立和完善县区文艺团队,力争做到“一县(区)一团一特色”。
在培养上加强校地合作,按学制选送川剧、杂技专业学生,委托省内外专业院校培养储备人才,实施“艺术种子送培计划”,每年选送5--10名年轻艺术人才到中、省专业院团进修,培养专业人才骨干。此外,宜宾参照省上制定《宜宾市文艺创作扶持和奖励办法》,每年邀请艺术名家、市内骨干、民间文艺家等创作一批彰显宜宾文化、讴歌宜宾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优秀新作。
如滔滔江水,越来越多优质文化剧目,正从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走向全国,奔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