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很多已绝版!义乌八旬夫妻捐赠…

图片
图片
义亭镇后张村的乐读书屋里
有着2600多册书籍
这些书籍大多由
村民或社会爱心人士捐赠
图片
在参与捐赠的人群中
年龄最大的是
一对年过八旬的夫妻
张经华和林秀惠
他们俩给书屋
捐赠了986册藏书
图片
书屋内,老人林秀惠踮着脚,忙着归置架子上的书籍。林秀惠说,自己早年在新华书店上班,有点“职业病”,看到书籍摆放不整齐就想整理。
图片
林秀惠整理的这一排书,都是她与老伴儿两人捐赠的,共有986册。问及为什么家里会有那么多藏书,她笑着说,自己从小就爱与书“打交道”。
捐书人 林秀惠:
“对我来说,书是知识的海洋,我的生活不能没有书。”
图片
工作后,林秀惠继续选择与书相伴,她先是当了12年教师,后来又在新华书店工作了数十年。常年“与书为友”,林秀惠家中的各类藏书早已堆成“小山”,因此这次“捐书”也正合了她的意。
捐书人 林秀惠:
“小叔和我讲村里办了图书室,问我愿不愿意捐书?作为村里的一份子,我马上答应了。”
图片
      就这样,林秀惠与家人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珍贵的书籍分门别类做好标记,全部送到了乐读书屋。
      工具书、散文诗歌、外国小说……抚摸着一册册已经泛黄的书籍,林秀惠如数家珍地回忆着这些书籍承载的故事。
图片
       林秀惠介绍,这次捐赠的书,大部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藏书”,更早的还有五十年代的,这些书籍因为年份而愈显珍贵。
捐书人 林秀惠:
“与其放这些书在家里‘睡大觉’,不如分享给广大读者一起阅读,发挥书籍的作用。”
图片
林秀惠的老伴张经华曾是专业摄影师,他也非常认可捐书的做法,自己更是将不少珍藏的摄影书籍一同捐出。
捐书人 张经华:
“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整个金华摄影机很少,我们学摄影就是靠自己看书。当时的摄影书籍很珍贵,有些现在都已经绝版了,我这次也拿来了,我要把最好的书捐出去。”
图片
在这对身材瘦小、眼睛明亮的老人眼里,书籍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记忆的传承。曾经陪伴了他们半生的书籍如今在这个小小乡村里安了家,也许才是更好的归宿。
为这对老夫妻点赞!
END
关注“爱义乌”公众号
义乌大事小情即刻知晓
别忘了点亮下方的
↓↓↓
视频推荐
防汛防台注意事项
快来学习近视预防法
作者:吴滢滢 金越琳
来源 | 义乌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 吴滢滢 楼舒婷
编辑 | 金龙
一审 | 张静恬
二审 | 罗献超
终审 | 陈旭春
图片
图片
爱义乌精彩推荐:
藏着这样的商机!5分钟不到就能…
拆了!拆了!拆了!
扩招!事关普通高中!教育部宣布
义乌这里,即将暂停开放!
以上精彩内容由我们制造,点击可查看
11
图片
广告合作:18705890336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