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聚焦丨青岛有19人入选!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8月31日
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在其官网公布了
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此次共确定
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55位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83人
其中
青岛有19位专家学者入选
名单如下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
有效候选人名单(青岛)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年夫顺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
  年夫顺,男,1962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发明专利60项、国家标准3 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先进个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作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学科带头人,从事电子测量仪器科研工作超过30年,主持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研制,形成国产矢量网络分析仪家族,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成套测试解决方案,实现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自主创新发展和自主可控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位列世界前三;主持毫米波与太赫兹测量仪器研制,构建从核心器件、部件到仪器整机和测试系统的自主可控产业链,使公司成为世界上能够提供成套测试解决方案的唯一供应商,实现自主创新与规模化批量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位列世界前二。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风云”卫星、北斗二代导航卫星、5G宽带移动通信、新型人体安检仪等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崔洪芝(女) 中国海洋大学
图片
  崔洪芝,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第一层次)。目前担任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海洋装备材料与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海洋装备特种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戴彩丽(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图片
  戴彩丽,女,1971年3月生,山东荣成人,致公党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1993年石油大学(华东)采油工程专业毕业留校任教。历任科技处处长、石油工程学院院长。2022年9月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兼任致公党青岛市副主委、油田化学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非常规油气钻采化学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引智基地负责人、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副主席、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学部委员、《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副主编、《石油学报》编委、《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等。
孙宝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图片
  孙宝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双一流”建设学科负责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十二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他结合我国深层、深水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重大需求,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和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支持下,经过30余年持续攻关,突破了复杂条件油气藏井筒压力控制的关键技术瓶颈,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1件、美国专利7件,形成了覆盖井筒多相变流动压力调控的三大专利群。相关专利成果已通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进行转化,成功应用于我国及海外陆上及深水油气田钻完井作业,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为深层、深水油气藏安全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
田原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图片
  田原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煤炭行业科技创新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先进生产工作者,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第五届全国发明创业奖、中国腐植酸行业突出科技贡献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突出科技贡献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印兴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图片
  印兴耀,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勘探理论、方法与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油田企业科研项目,在Geophysics、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等行业顶尖刊物和勘探地球物理家协会(SEG)、欧洲地质学家与工程师学会(EAGE)等国际会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86篇,出版专著3部,论著被引用53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件,软件著作登记权21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6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已指导博士研究生52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1人,为我国油气地球物理人才培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笪良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
图片
  海军潜艇学院某研究所主任、教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专业技术少将。长期开展海洋环境效应和水下无人探测等相关技术研究、装备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为我国水下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乔方利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图片
  乔方利,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海洋模拟(Ocean Modelling)”主编,联合国“海洋十年”咨询委员会专家,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分委会共同主席,长期担任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曾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首届创新争先奖、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最高奖“伍斯特奖”、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WESTPAC)“杰出科学家奖”、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曾呈奎海洋科技突出成就奖等。30余年致力于海洋与气候数值模式研发,为我国在海洋科技领域赢得多个“国际首次”。
夏延致 青岛大学
图片
  夏延致,男,1961年12月生,山东临邑人。现任青岛大学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研究员。他长期致力于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研发-产业化”全链条融通创新,在纺织用海藻纤维及纺织品、磷系阻燃剂中间体、聚酯用阻燃剂及阻燃涤纶、无机高分子阻燃粘胶纤维等纤维新材料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产业化,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4项,制定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共5项,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270余篇。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俞志明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图片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近海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控研究。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众多项目,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奖项。
农业学部
尚书旗 青岛农业大学
图片
  尚书旗,男,1958年生,山东青州人,工学博士、二级教授、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农业机械)首席专家,我国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世界种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领域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IAMFE)主席、中国分会主席,新疆天山学者,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IJABE》、《农业工程学报》等学术期刊编委,主编出版了《农业机械应用技术》等8部专著与教材。
薛长湖 中国海洋大学
图片
  男,1964年11月出生。中国海洋大学“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岗位专家,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纵向科研项目以及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在海洋水产品营养与功效成分的高效利用以及南极磷虾等远洋渔业资源与养殖海珍品的精深加工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3年)。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21篇、被EI收录143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65项。
董蒨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图片
  董蒨,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委、肝胆学组组长、亚洲小儿外科学会终身会员、《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杂志编委,《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临床小儿外科杂志》常务编委。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委员,主持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1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多项省部级课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胰胆合流异常致癌机制新学说,该学说的提出受到了国内外医学、胆道外科界的广泛重视,荣获“全国百名优秀医生”称号;被卫生部评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届山东省十大名医”;2012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特聘为“泰山学者”;学术研究多次获卫生部和省科技进步奖,其主编的《小儿肝胆外科学》、《小儿肿瘤外科学》(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并成为该学科的权威学术专著。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
有效候选人名单(青岛)
化学部
唐波 崂山实验室
图片
  唐波,崂山实验室卓越科学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系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获得者(山东省唯一),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所领导的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科技部优秀创新团队。主要从事分子及纳米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单细胞分析与仪器、太阳能化学转化与储存等方面研究工作。在Nat, Commun., J.Am. Chem. Soc., Angew.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论文总SCI他引30000余次,自2014年连续多年被评为Elsevier高被引学者。获授权发明专利81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地学部
符力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图片
  符力耘,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and Engineering副主编。长期从事理论地震学和勘探地震学研究。提出了采集成像分辨分析及目标导向采集新方法,形成“采集+处理+评价”一体化高精度成像理论与技术,改善了我国西部高陡构造和东部断块构造的地震成像精度,研发了“确定+统计”灰箱学习的压力反演新技术,初步建立了深层高温高压介质热弹与声弹非线性理论模型,支撑了深层异常温压地球物理预测技术的发展。发表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三忠 中国海洋大学
图片
  李三忠,中国海洋大学二级教授。现任博士生导师。曾以留学访问学者、IODP专家等身份,访学于德、美、日、澳等国家的顶级海洋研究机构;创刊《Geosystems and Geoenvironment》国际期刊并任主编,兼任多个国际期刊副主编。长期从事洋底动力学、大陆动力学和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研究。科学出版社出版第一作者著作11部;发表SCI论文340余篇,EI论文100余篇;多次入选科睿唯安地学领域全球高被引学者。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R3)、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省部级一等奖1项(R1)及二等奖3项(R1、R2、R7)等奖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和攀登计划。
王凡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图片
  王凡,1967年1月出生,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85年至1995年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5年至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2000年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2004年英国国家海洋科学中心访问学者。1998年起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1999年起任研究员;2001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01年至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实验室主任;200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海洋与波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至2011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助理;2011年12月至2012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副局长;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副局长;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2017年3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
信息技术科学部
周东华 山东科技大学、清华大学
图片
  周东华,男,1963年9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导。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员,德国洪堡学者。1996调入清华大学工作,1997年晋升为教授,曾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7年。目前任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教授(双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过程监测,动态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可靠性预测与智能维护技术等。已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170余篇,包括IEEE Trans.45篇,SCI他引2200余次。
科学技术部
姚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图片
  姚军,男,汉族,1964年1月出生,山东平邑县人,无党派人士,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以及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1984年7月华东石油学院毕业留校任教,2000年6月获石油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11月晋升为教授。历任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科技处处长,2017年8月任副校长。现兼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渗流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复杂油气田开发和提高采收率”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山东省“油气田开发工程”优秀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渗流力学专业组组长,国际多孔介质协会(InterPore)学术委员以及中国分部负责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七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山东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官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官网、科学网、北京日报客户端、闪电新闻、半岛都市报此前报道、青岛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