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这个夜市,堵到让人“胆战心惊”?

眼下是夜色经济的黄金期,2023年7月份,福州市台江区青年横路多了一条夜市街,同时,仓山区也有一个夜市街区项目投入运营,继福州15个市级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全面开街后,如今,还有更多的区县级夜市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头。就在这个夜色经济大爆发的环境下,街区打造的夜市质量是否让人满意?福州今年5月份开街的福见夜市人气颇旺,但争议不小,有人说好,也有人说存在一些问题,一起跟随记者去福见夜市逛逛。
福见夜市烟火气足 美食摊位人气旺
福见夜市,位于福州宝龙商圈,傍晚时分,宁化路从宝龙这头,一直到与宁化支路交叉口的那头,就开始喧嚣起来。在道路一侧,整整650米紧密地摆满了各色摊位,摊位上香气飘荡,摊位前人头攒动,的确这就是最热闹的“人间烟火气”。可是记者发现,眼前这个夜市,在热闹之余也有着不和谐的景象:人车混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存在问题:人车混行险象多 交通拥堵乱如麻
晚上8点,在夜色经济正繁华的时段,记者尝试开车从宝龙这一头进入宁化路,短短650米,竟然开了将近10分钟。不光如此,前行过程中,一边要小心翼翼避让紧贴车身的人群,一边要留意迎面而来的电动车。这种场面,出租车司机也深有感触。
图片
图片
图片
单行道车流量大 增加夜市后更不堪重负
记者看到,福州台江区宁化路是单行道,福见夜市的摊位,就设在宁化路一侧的人行道上。食客们在逛夜市的时候,得走在非机动车道上,但由于宁化路比较狭窄,拥挤的人群常常“溢”到机动车道上,像这样半条马路被行人占据已是常态。不仅如此,受到汹涌人潮影响,大量电动车只能骑到马路中央,在车流中穿梭,因此,宁化路人车混行,交通状况乱成了一锅粥。
图片
图片
福州台江区宁化路沿路有3个停车场出口,其中,包含2个大型商圈的停车场出口,3个住宅区停车场出入口,以及两条车流汇入路口。也就是说,这条道路日常车流量本来就大。
图片
图片
狭窄的单行道,再加上汹涌的逛夜市人群,让宁化路的交通状况更是雪上加霜。记者在网络视频平台上看到,许多网友都对福见夜市的规划设计提出质疑。
图片
图片
规划是否合理?夜市管理方:正在积极解决拥堵问题
那么,福见夜市为何设置在宁化路?前期规划是否有考量安全和交通问题呢?记者找到了夜市管理中心,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承包方,夜市的规划选址他们并不清楚,同时,交通拥堵也不是夜市的问题。
图片
图片
这位夜市管理中心负责人认为,问题不在于夜市选址在宁化路是否合适,而是应当让宁化路上的停车场为夜色经济让路。另外,这位负责人表示,在管理上他们确实已经做了很大努力。
图片
8月11日傍晚6点20分,记者在福见夜市走了一圈,没有看到交警。之后,记者观察了3天,依然没有见到交警维持秩序,仅看到管理方安排的几位工作人员,但是,这些工作人员只是坐在路边,对于车辆堵塞他们也无能为力。显然,目前宁化路的交通安全隐患和拥堵问题还没有得到缓解。对于这种现状,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的叶琪教授提出,夜市选址应当避免给城市“添堵”,因为夜色经济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图片
叶教授表示,福见夜市目前就处在管理比较混乱的阶段,一方面人车没有分流,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消费者可能也会有很不好的体验感,很可能下次就不会再来光顾这个夜市,这就不利于夜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夜市发展:活力和秩序该如何并存?
事实上,福州市也有不少规划管理得不错的夜市:比如学生街夜市,规划出一条步行街来摆摊位,并且在改造后愈发整洁规范,比如达明路夜市,采用了分时管理方式,到点封闭禁止机动车通行;还有像是记者来到光明港夜市看到,光明港路路面开阔,而且管理方还使用围栏,隔开了夜市摊位和机动车道,给了食客较足够的空间,也完全不影响交通,盘活了城市公共空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健康的夜市,既要充满活力也要拥有良好秩序,正因如此,夜市的规划管理不可忽略。毕竟,夜市经营规范了,不仅能提升消费者的体验,还能提升夜市摆摊人的经济收入,这才是“不添堵”的美好夜色经济。
图片
随着国家正式放开“地摊”经济,提出了“五允许一坚持”具体要求,如今,“路边摊”又回来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都将不再被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标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夜市和“路边摊”就能脱离管理。如何让夜市的规划和管理能跟上发展的速度,如何平衡好夜色经济发展与公共安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值得探讨,有待进步。
来源:福建台融媒体资讯中心《现场》
记者:《现场》记者 
编辑:陈馨凝、林婉莹
审核:李鸿宇、段圣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