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城池——香港九龙城寨历史记忆

这里,是世界上人居密度最大的地方,约四个足球场大小,曾同时容纳几万人居住。
这里,也是香港唯一一个没有被租借或割让给英国人的地方,最早叫“九龙寨城”。
这里,是传说中的“三不管”之地,也是所谓的“黑暗之城”。
这里,也是如今流行文化中赛博朋克的借鉴与参考,激发出无尽想象。
在《最后的城池——香港九龙城寨历史记忆》一片中,让我们和曾在城寨居住工作的居民以及研究者、记录者一起,走进最真实的香港九龙城寨。
图片
“九龙寨城”之历史
古往今来,九龙城寨经历了几次身份转变。据最早的史料记载,这片南国的土地曾是一片盐田,后来因产盐量减少,这里就变成了“官富巡检司”,巡检司里,有一位九品巡检官在此办公,管理着附近的村落。
图片
清朝年间,为加强军事防卫,政府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烽火台,供军事瞭望和预警之用,取名“九龙礅台”。后来,“九龙礅台”更是升格成了“九龙汛”,驻军约百人。
图片
十九世纪,为应对日益猖獗的海盗,清政府在此修筑了一座炮台,而谁都没有想到,这座炮台迎战的是所向披靡的日不落帝国,装备世界领先的英国皇军。但最终清政府不敌英军,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割让香港岛予英国。
九龙对岸,英国人治下的香港岛正如火如荼地兴建“维多利亚城”。为加强防卫,时任两广总督的耆英上奏朝廷建议在九龙寨修筑城池。1847年,“九龙寨城”正式落成。
图片
图片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次战败,割让九龙半岛予英国,此时“九龙寨城”仍属清朝管辖范围。但1898年,甲午战争后,英国政府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要租借九龙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南的新界。谈判时,清政府官员李鸿章力争保留了“九龙寨城”的主权。
图片
但新界的接管,英国人进行得并不顺利,1899年还爆发了“新界六日战”,新界乡亲有组织地应战,让港英政府认为有九龙寨城官兵在从旁协助,所以以此为借口,将清朝官兵赶出了九龙寨城。
图片
香港珠海学院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志》“建置”卷主编 萧国健:
“清朝想派人来,但不能过深圳关闸口。海边也是他的,所以当时大鹏湾已经改名,叫马士湾,英文叫Mirs Bay。其他国家就觉得英国在这里触犯了所谓‘国际法’,是不对的,英国人就将英军撤走。”
英军撤离,但英国人并未放弃对九龙寨城的管辖。他们将寨城的土地批租给了一个英国福利机构,衙门被改建成老人院,原来九龙寨城内的学校也被改建成新界田土法庭。至此,九龙寨城,不复存在。
九龙城寨“三不管”时期
图片
据史料记载,城寨确实曾经历了一段黄赌毒等罪案相对兴盛的时期。一切要追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当时的港督麦当奴开放赌禁,香港赌场遍地开花。五年后,港督更换,港府突然宣布禁赌,大批香港赌商,便将目光投向了九龙寨城。
图片
岭南大学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主任、香港立法会议员 刘智鹏:
“大鹏协的一个副将比较有势力,在他的容许下,就在这里开赌,那个年代的官府大致都会有这些问题产生,一些腐败的问题。”
外国人在九龙寨城里,不仅赌钱,还赌命。其中,最出名的一单赌命案发生在1872年。当时,西班牙驻香港领事芝嘉(M. L. CHECA)与秘鲁驻澳门领事布因纳(M. F. BUENO)因故发生纠纷,两人决定在九龙寨城赌命决斗。
图片
此后,九龙寨城里开始出现越来越多非法活动。
九龙城寨街坊、原九龙城寨街坊福利会副会长 陈协平:
“毒品有一段时间,1940年代到1950年代初期,是比较兴盛,我们当时还是小朋友,在周围都会看到,特别是在龙津路最多。1960年代初期已经迁移到西头村下面,黄呢,就是说妓寨,比较兴盛的一段时期就是脱衣舞场。本来是戏院放电影的或者演剧的,就改为脱衣舞场,大概有6、7档比较大型。”
图片
1965年,九龙长大的陈慎芝刚满16岁,他常常带着一帮古惑仔兄弟参与黑帮打斗,他们自称“慈云山十三太保”,一时威震九龙。一次,他不小心染上了毒瘾,之后还在九龙城寨南边的西头村毒档做起了巡场。
图片
1987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曾于九龙城寨毒档工作 陈慎芝:
“我追龙追了八年,打针打了一年,到1974年1月1日才去戒毒。当时我们‘粉档’和警察说好,我们要在这里送客,这里不能抓人,别的地方就可以。如果被抓到,上法庭,洋人审判,洋人是卖鸦片的,看到是鸦片,好,罚100元走吧,这个真是历史。当时这里真的是人间地狱,我看到很多年轻人开始来吸毒的时候精神面貌很好,然后过了半年之后,就憔悴了,所以毒品真的不能碰。”
图片
1955年,港英政府一份关于九龙城寨非法活动的统计报告显示,当时的九龙城寨内,共有120间烟馆毒档、20间妓院、5间赌馆、16间脱衣舞场,三合会也在九龙城寨内收保护费、斗殴等等。
九龙城寨研究者、英国视觉艺术家 林保贤:
“警察在那里非常清楚发生了什么,他们向英国殖民地办公室报告有多少毒品和鸦片,他们对发生的事情有非常清晰的记录,但是他们做出了这个决定,他们不能真的逮捕任何人。如果你要起诉罪犯,你应该要把他送到中国法院,因为他是在中国领土上被逮捕的。”
图片
为了避免牵扯中国入局,港英政府对城寨内所有非法活动开始选择放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58年,九龙城寨内发生了一单严重命案。那年正月初十,有“砦城之虎”之称的柯锦诚被发现伏尸城寨公厕外,凶手正是居住在城寨的40岁华人陈兴。
港英政府经过多番商讨,最终决定将九龙城寨命案的凶手送上法庭,港英法庭裁定凶手谋杀罪名成立,并判处缳首死刑,于1958年8月12日行刑。
九龙城寨研究者、英国视觉艺术家 林保贤:
“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完全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此后,警方开始在城寨执法,抓捕犯人、关停各种非法活动。”
港府接连扫荡了九龙城寨内多个大型制毒工场,并没收了大量烟管和海洛因,抓捕了大批罪犯,并成功起诉。新上任的港督柏立基说,九龙城寨这个罪恶渊薮之地,即将消失。
图片
在扫荡城寨罪案的同时,港府也酝酿着侵占城寨。
关于九龙城寨的几次中英博弈
英国多次想侵占城寨,关于九龙城寨,中英双方有过几次博弈和交手,最早的一次发生在1933年。
1933年6月10日,港府突然在九龙寨城内张贴告示,说要发展此地,限居民9月前搬出。居民十分恐惧,便向国民政府求援。国民政府多次抗议,英方均置之不理。1936年12月,港府更是强拆了九龙寨城里第25号民居。
图片
1947年,港府第二次正式贴出公告,宣布收回城寨,告示称,九龙城寨48间木屋霸占了所谓的“皇家土地”,限两周内拆除,逼迫居民搬迁。
九龙城寨街坊、原九龙城寨街坊福利会副会长 陈协平:
“他来拆迁一次,居民就反对一次,这里有很多摩擦,有很多争执,很多纠纷,居民来说,就是保卫这里。”
1948年1月5日,大批港府警员和工人再次冲进九龙城寨,强拆了40多间房屋。1月12日,大批头戴钢盔的警员对居民进行武力镇压,人们的怒火终被点燃。1月16日,为声援九龙城寨的居民,广州、澳门、上海、南京等多地爆发反英示威,位于广州沙面的英国总领事馆被焚毁,英国人见状,终于决定停手。
图片
AI模拟1948年1月12日,大批头戴钢盔的警员冲进九龙城寨
1962年3月,港府第三次宣布清拆九龙城寨,并再次逼迫居民迁出。此时,城寨的居民人数已经超过两万。
九龙城寨街坊、原九龙城寨街坊福利会副会长 陈协平:
“突然间半夜就来,半夜三更进来城寨,进行登记,要清拆,不说安置,什么都没有,又引起居民的反对,因此这个居民反对,最后就组织了九龙城寨居民反对拆迁委员会,这个就是福利会的前身。而新中国对领土主权问题是管得更加认真,而且有力。”
反拆迁委员会联络了国内当时设在香港的机构新华社,向中央求援。中国外交部随即发表声明,向英国政府提出严正抗议,指出九龙城寨是中国国土,责成港府立刻撤销拆迁行动。此后,港府终于停止了侵占行动,九龙城寨正式成为了居民做主的地方,开启了最恣意生长的阶段,鳞次栉比的建筑开始拔地而起,人们也开始在这里安定、安居。
图片
九龙城寨内的居民生活
现任香港立法会议员的陈凯欣就出生在九龙城寨。
图片
香港立法会议员、曾于九龙城寨出生长大 陈凯欣:
“一路在城寨长大,这里附近读书。住在12楼,当时13楼是天台,所以小时候经常会去天台玩。我每天至少走两次12层楼,黄昏时,下楼挽水再上楼,真的挽着两桶水上楼。现在回头看觉得很深刻,非常深刻。”
陈凯欣的妈妈,1953年出生在九龙城寨,这里见证着她人生每一个重要的阶段。陈凯欣的爸爸,10岁搬来城寨,他们二人是城寨里的近邻,两人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渐渐互生情愫,决定相守一生。他们在城寨举行了婚礼,并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图片
陈凯欣的爸爸是海员,经常出海工作,一走就是一年多。
陈凯欣妈妈:
“那个时候就很感恩爸爸,钱都寄回来,三个月寄一次伙食费,所以我才可以养大你们。我觉得我们生了三个孩子,应该给他们最好的,但是我们给不了他们最好,还要带着他们住在城寨,心里觉得有点内疚。”
图片
回忆曾经的时光
已分不清是苦还是甜
都化作最深的情谊,珍藏在心中
城寨里,还分布着几十间平价的无牌牙医诊所以及各式各样的加工工厂,都成了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图片
创新制作手段呈现消失的九龙城寨
在这部纪录片中,主创团队精心制作,采用了动画、AI制图、模拟拍摄等多种方式,尽可能真切地呈现消失的九龙城寨,为观众讲述独特的城寨故事,以牵引观众生发出更多关于九龙城寨的想象。
然而,1987年港府宣布正式清拆九龙城寨。清拆过程有哪些波折?清拆后,大家又将如何回望这段城寨岁月呢?敬请收看本周六晚22:00《皇牌大放送》之《最后的城池——香港九龙城寨历史记忆》。
图片
图片
图片
编辑: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