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还在纠结重返月球要推迟多久才能实现,如何画PPT能让国会多掏钱,如何增强意识形态找个太空假想敌的时候。 我国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已经准备开发整个太阳系了!
我国要开启太阳系资源开发计划-“天工开物”计划。
想要实现资源开发,就需要建设太空资源补给站、太空资源运输通道、地外天体采矿站、太空资源加工站、太空资源低成本返回通道等太空资源开发基础设施。这里面涉及的内容很难想象,但是就目前我国研发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放大版本,可以理解为未来的太空资源运输飞船。
当然2030年前我国载人登月的目标就是逐步形成月球资源开发,主要是氦三资源。
通过最近我国核聚变取得的进展和规划,相关研究人员已表示2050年前后就能够实现核聚变的商业化运行。这个进度是超过想象的。而这也恰好与月球资源开发的时间表大致吻合。 到了2050年我国的月球基地已经具有非常大的规模,并且资源开发程序和通道也已经常态化运行。 一旦核聚变成功实现商业化,那么月球开采的氦三资源直接就可以匹配上。
同时规划还有近地小天体开发、火星资源开发、主带小行星采矿、外行星探索开发以及内行星探索开发等太空资源开发体系,最终都需要跟科学进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挂钩,谁也不能干出力不吃饭是吧! 所以就必须具备规模化、商业化的太空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说重点了哈,重点要布局空间进出、太空运输、太空补给、太空采矿、太空资源加工技术、重点突破低成本资源返回、航班化空间资源运输、太空资源补给站、地外天体采矿站、太空资源加工站等共性关键技术。大家能够想象这里面涉及多少科幻装备吗?
所以流浪地球还真不是科幻片,纪录片也只是记录了一小部分。 到时候航天员都是成批飞的,载人登月都是航班化运行的, 月球、近地小行星、火星、主带小行星、木卫星等上面都有基地,开采当地的资源水冰资源。 未来也一定不是只有航天员,机器人自动开采,航天器无人化运输会越来越多。
从地球出发,往木星走,过一个地方就有一个太空资源补给空间站, 地月L1、日地L1/L2、日火L1/L2、谷神星、日木L1。 最少也有7个太空空间站。 加上上面各个行星小行星,木卫星上的基地。 想象这个画面可能会在2100年前实现。 再回头看看过去70年的发展,未来的70年太空发展是不是充满科幻。
相比最近的月球资源开发, 近地轨道太空太阳发电站是在2030年前就初具规模的。目前能够太空开发的也就美国和中国了。 美国的PPT啥时候能登月不知道,反正我们2030年前就可以。 这后面的发展超乎想象, 不知道美国看了之后跟不跟呢?
关注老房不迷路,探秘路上共进步!
查看原图 73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