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有个川南清末民初的大庄园,是屈原后裔所建,至今保存完好

川南民居是了解川南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地方风貌的活文物,也是很好的历史见证,不过由于很多特殊的历史原因,其实如今保留下来的并不多,大多数是残破不堪,有一部分保留完整的那真是非常稀罕,如夕佳山民居。而川南历史上的重要城市泸州,其实这方面的建筑也大多数被岁月带走了,泸州泸县的屈氏庄园,以前人们习惯叫的是方洞石牌坊,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还保留了不少,虽然也不是完完整整,但是比起其他地方,又好了太多,经过这些年的保护和修复,它已经还原了大部分的风貌,值得大家去游历一番。
这次江阳沽酒客就再跟各位分享一下,有机会可以亲自去体验。
泸县屈氏庄园,始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809-1845)。民国1912年-1916年扩建碉楼、戏楼、佛堂,庄园基本完善成现在的格局。
图片
正门前是一座雕有“野鹿含花”(谐音衣禄繁华)的石刻牌坊。大门正中是前清翰林御史、伪总统顾问高蔚然书写的“醒庐”二字;两边是大军阀潭颜楷书写的“入和出明辉光照国、执义秉德安息康居”对联。
图片
屈氏庄园是四川省南部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2013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庄园经历了闭关锁国到被迫打开国门,到中华民国再到新中国的成立多个时期,曲折的历程,反映着一个时代的变迁,是历史变化的一座标本。
图片
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屈氏庄园现存部分占地12亩,坐西南向东北,整体布局似一艘大船
图片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屈氏庄园建设升级成为四川泸县屈氏庄园博物馆,随着泸县民俗博物馆迁至屈氏庄园,该馆将成为展示泸县民俗、文化等方面的重要窗口。
图片
我省现存较为典型的高墙碉楼民居,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继大邑刘文彩"收租院"之后成为四川第二个阶级教育展览馆,被誉为"川南民间建筑精粹"。
图片
道光年间修建的中心建筑群采取中轴线对称方式布局,以装修精致的中堂为主,布局左右花厅、寝室、帐房、书房、厢房。中心建筑为悬山穿斗式木结构,飞檐黛瓦、画栋雕梁。戏楼、佛堂为民国初期扩建的中西结合近代建筑,造型严整、雕刻精致、华美动人。
图片
泸县屈氏庄园是川南一处具有中国南北民居风格、同时又兼备中欧风韵的民居群,对研究中国民间建筑、民间艺术、民间民俗、地方历史和当时历史时期的变迁诸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