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全国最小年龄纪录!6岁男童植入世界上最小的无导线起搏器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吕惠 宋蒙
感冒引发暴发性心肌炎,6岁男孩的心脏面临停跳风险。四年来,他连续两次植入起搏器,过程波折不断。在随时可能心脏骤停时,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专家冒险手术,为男孩植入一枚“胶囊起搏器”,重量仅2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无导线起搏器,他也刷新全国此类植入术中最小年龄纪录。9月4日,男孩康复出院回家。
图片
浩浩和医护人员合影
两次植入起搏器,男孩心脏仍面临“停跳”
浩浩(化名)今年6岁,从小活泼好动。没想到,4年前浩浩突然病了一场,改变了他的命运。
据妈妈回忆,浩浩有天突然开始高烧、咳嗽,整个人精神很差、不爱动,起初以为只是着凉感冒,没想到送到医院后却收到了病危通知书。
医生说,浩浩患的是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发展迅速,十分凶险。此时,浩浩的心跳仅20至30次/分钟,随时有心脏骤停的风险。当即,医生手术植入了心脏起搏器,帮助心脏泵血,稳住了病情。一周后,浩浩出现了囊袋感染,继发脓毒败血症,医生不得不拔除起搏器电极、清理囊袋。紧接着,他在2019年4月又接受了心外科手术,植入了心外膜永久起搏器。
新的起搏器在浩浩身体里“开工”,帮助心脏正常跳动。仅四年时间,这个重要的设备出现故障,复查时发现电极磨损断裂,心脏没有了“电力”支撑,心跳再次出现问题。
图片
浩浩第二次手术植入的起搏器发生电极磨损断裂
冒险第三次更换,诸多风险困难重重
8月17日,妈妈带着浩浩来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希望能找到新的治疗方案。
经详细检查,医生发现浩浩的病情已进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意味着,心脏内部的“电路”出了问题,心室以自己的频率收缩,直接导致心率变得非常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韩宏伟主任表示,一般同龄的孩子心率是80-100次/分钟,但浩浩的基础心率每分钟仅30次,如果再拖下去,随时有猝死的风险,必须尽快取出体内的起搏器,再植入一个新的心脏“发动机”。但妈妈很纠结,担心手术创伤大,感染风险高。
再三讨论后,韩宏伟团队考虑为浩浩植入无导线起搏器,这种不用切开皮肤,也不用制作囊袋、放置电极导线,仅2克重,对浩浩来说感染的风险大大减少。
可是,该院此前完成的百余例无导线起搏器手术中,还没有儿童患者。浩浩的年龄小、体重轻,手术的风险与难度远超过成人,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血管。此外,孩子的心腔小,医生操作时有心肌穿孔、心脏瓣叶受损等风险。
8小时植入“胶囊起搏器”,刷新国内最小年龄纪录
为了浩浩的手术,韩宏伟主任联合其他多学科专家多次讨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同时,韩宏伟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最终决定采用新的手术路径进行手术。
“一般情况下,无导线起搏器从腿根的股静脉进入,一直送至心脏。但浩浩大腿的静脉血管条件特殊,不符合手术条件,经过再三研究,他决定选择颈内静脉进入,这在国内运用得不多。”韩宏伟表示,恰好孩子的颈内静脉直径是9毫米,满足手术需求。
8月25日,浩浩被送入手术室,同时外科专家在一旁待命守护,随时准备应对心肌穿孔、心脏破裂等突发状况。韩宏伟提前给浩浩贴上了除颤电极板,防止术中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上午8时,韩宏伟主刀,以颈内静脉作为通路输送鞘管,并小心将起搏器推送至心脏理想位置“着陆”,通过多次测试和牵拉试验,确定起搏器工作良好。随后,团队将浩浩体内旧起搏器取出,整个手术过程耗时3小时。直到术后排除了伤口血肿压迫气管、心肌穿孔、心脏瓣叶受损等情况出现后,医护人员才松了口气。
图片
韩宏伟主任(左二)正在为浩浩实施手术
图片
仅2克重的起搏器已植入浩浩心腔内
图片
韩宏伟主任为浩浩做检查
手术后,浩浩恢复情况良好,次日转到了普通病房。在无导线起搏器的保护下,浩浩的心率恢复正常,于9月4日康复出院。据了解,他也成为国内植入无导线起搏器年龄最小的患者。韩宏伟主任表示,正常情况下,无导线起搏器将在浩浩体内工作长达10至15年,对身体活动没有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可以更换新的无导线起搏器。
(图片由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