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500人步入老年 北京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图片
北京每天平均500人步入老年、2035年将正式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数据的高峰同时也带来了产业的高峰。9月5日,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老龄协会、北京商报社主办,以“积极老龄观 健康老龄化”为主题的“2023智慧康养高峰论坛”在服贸会首钢园启幕,会上由北京商报深蓝智库携手中国康复医学会,正式设立老龄康复产业调研基地。
12年后,重度老龄社会来了
自2021年北京正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以来,北京的老龄化趋势及人口数据备受关注。
北京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王小娥在致辞中表示,截至2022年末,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465.1万,占常住人口的21.3%;户籍老年人414万,占户籍人口的29%。预计到“十五五”初期,北京市常住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超过25%,到“十六五”初期,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老年人口突破700万,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北京市人口老龄化都将处于加速发展态势。”
北京的老龄化加速发展态势,同样在论坛上发布的《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中得到了印证。
作为作为一年一度智慧康养高峰论坛的“标配”,北京市老龄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孙立国在会上发布《报告》时指出,2022年,北京老年常住人口增量创下5年来新高。同时,北京市老年人口高龄化显著。“从户籍人口来看,北京市70岁及以上老人增量为近十年最多。”
据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郭汉桥介绍,在人口高龄化、少子化的双重背景下,北京平均每年新增18万老年人,每天大约有500人步入老年,老龄化呈加速趋势。“破解超大城市养老难题,既是时代呼唤,也是群众期盼。”
在郭汉桥看来,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养老服务效率和品质,是北京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途径,高端科技养老产业也是北京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新兴产业。”
科技创新破局养老难题 
随着北京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用科技创新赋能养老服务,已成为超大城市破解养老难题的共识。据介绍,目前北京市民政局已上线北京养老服务门户网站及移动端,促进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同时,北京市民政局还对养老服务信息统一管理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推动养老服务管理的智能化、智慧化。
“今年是技术革新的爆发之年。”北京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波涛表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健康及老龄产业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大大提升了老龄产业产品及服务的智慧化水平。
老龄化数据不断创造5年甚至10年的新高,这些新高同样也是产业的新高地,但显然不是最高峰。“中国的老龄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老年人未来几十年一定会成为最有购买力的消费者群体,他们的消费趋势也将从关注基本需求转向注重生命精彩度和娱乐体验的提升。”在李波涛看来,当老年群体对品质消费越来越看重时,康养产业须抓住机遇,丰富上下游产品,在转型中进入新蓝海。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老龄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其核心理念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良好。不仅是北京及全国的人口面临老龄化,将视野放大到全球范围,老龄化对各国来说均是新的挑战与机遇。
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卫生、福利和体育参赞史明康在分享中表示,中荷两国都面临着在老年人护理方面的改革。“在过去的10年时间中,大量的技术创新为荷兰的居家照护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围绕老年人照护,我们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而是要找到多元化的解决方法。”
揭牌老龄康复产业调研基地 
携手三年,由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老龄协会和北京商报社联合打造的“智慧康养高峰论坛”已成为服贸会上的知名IP,智慧养老、医养结合已经从理念照进现实。
如何从医疗康复技术入手,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幸福的晚年生活?在中国康复医学会会长陈立典看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增加最基本的康复治疗项目,并纳入医保范围,是最直接、最经济的让老年人受益的方式。对此,陈立典建议,当下应加强社区康复服务的供给。
相比于传统观念中“先治疗、后康复”的理念,陈立典认为,康复服务恰恰应当在治疗前或者同时介入,将康复医疗纳入老年人诊疗常规,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功能需求提供康复服务,减轻疾病状态,减少药物依赖,控制并发症,节约医疗支出。
而为进一步发展老年康复产业,在本届智慧康养高峰论坛上,北京商报“深蓝智库”还携手中国康复医学会,正式设立老龄康复产业调研基地。据悉,老龄康复产业调研基地旨在推动双方联合开展老龄康复产业的调研工作;加强医养结合模式的推广,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康养服务的案例研究,实现医疗、养老、康复等多个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行业媒体、学术机构和品牌企业的资源整合,共同助力老龄康复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李波涛表示,作为首都商务财经日报和媒体机构,北京商报一直以来聚焦行业关切,跟踪企业焦点,记录和传播经济社会每个值得铭记的瞬间和变化,未来将持续为服贸会、智慧康养产业投入关注、报道,助力老龄产业扩大“朋友圈”,探索中国老龄产业的未来。北京商报记者 赵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