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物探探探”特别报道|石门十三品 在书法史上地位有多重要?

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汉中市考察,第一站就到了汉中市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便是“石门十三品”。
什么叫“石门十三品”?它包括了哪些石刻,记载了什么内容?这些摩崖石刻原来在什么地方?在中国书法史上,它们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近日在实地参观汉中市博物馆后,华商报记者采访了汉中市博物馆馆长卢辉,和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根远,请他们对褒斜道的历史变迁及“石门十三品”的书法价值做了深入讲解。
古汉台:
刘邦被封汉王时的宫殿遗址
汉中市博物馆是依托著名的“西汉三遗址”——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建成的组团群落式市级博物馆。
图片
从北门走进汉中市博物馆古汉台馆区,迎面即为一座高台楼阁建筑的背面,需仰视才可见顶。沿着东侧台阶登上高台,一眼便可看到“汉台”二字及文物保护碑,这里便是刘邦受封为汉王时的宫殿遗址——古汉台。
图片
卢辉馆长介绍,宋代至民国时期,这里曾为汉中府署所在地。1958年以古汉台为馆址建立了汉中博物馆,依托古汉台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其建筑由自南而北逐级升高的三个院落组成。
图片
北院的“望江楼”矗立在古汉台遗址的最高处,采用攒尖顶、庑殿顶、歇山顶等形制,集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
图片
中院的“桂荫堂”雄踞古汉台之上,里面设有以“汉水·汉风·汉韵”为主题的汉中历史文化展。
图片
南院也称“汉台碑林”,东西相对分别设有褒斜古栈道陈列室、石门十三品陈列室,院内及多处回廊的墙上还有许多历代碑刻。
石门:
世界最早的人工穿山通车隧道
说起“石门十三品”,就不得不从褒斜古栈道说起。
在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入口处,有一张“秦蜀古道示意图”,立体展示了从汉中北接关中、南连蜀地的“北四南三”七条道路:北边由东至西分别为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南边由东至西分别为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
图片
卢辉馆长介绍,褒斜道南起汉中平原以北的褒谷口,北至关中平原宝鸡眉县的斜谷口,全程235公里,因取道褒水、斜水而得名。褒、斜二水同源于秦岭太白山,斜水(今称石头河)往北,经眉县、岐山流入渭河;褒水(褒河,又称山河等)往南,最终入汉江。褒、斜二水之间的分水岭在整个秦岭山脊中最为平缓,故为古人所利用。早在商周之前,先民们已迁徙往来于褒斜河谷。
图片
图片
战国中晚期,随着铁器的出现,褒斜道渐被开辟为栈道。秦昭襄王时,就已“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西汉武帝曾征发数万人对褒斜栈道进行大规模修筑,使之成为当时连接关中与西南最重要的国道。东汉明帝时再次修治,以后历朝累加整修,颇具规模。北魏之后,此道北段路线发生变迁,后世称之为唐宋褒斜栈道和连云栈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因开通时间最早、修建规模最大、使用时间最长,褒斜道号为“蜀道之冠”。在这条道上,汉中先民凿通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穿山交通隧道——石门。当时,褒斜古栈道南出褒谷,为七盘山(又称鸡头关)所阻,行旅艰辛。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刘庄下诏,在七盘山下阻碍栈道之地开凿穿山洞,汉中郡太守鄐君奉诏承办。这个石洞呈南北向,走向与褒谷河道平行,底部高度与栈道在同一水平线上,是用“火烧水激”的原始攻凿山石办法凿穿了山体。当时无隧道之名,以石门名之。
图片
△褒谷口旧照
图片
△石门旧照
石门十三品:
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卢辉馆长介绍,石门的开通,激发了人们题刻的情怀。后世为嘉念此惠世利民之功,依山凿石,形成了摩崖石刻大观,总数达178种。这些摩崖石刻,上自汉魏,下至明清,内容涵盖记事、抒情、咏物等诸多方面,俨然一座石刻宝库。特别是其中的汉魏石刻,属国内珍稀之物。它们不仅是研究古褒斜栈道和汉中水利与交通建设的珍贵史料,还是研习书法者前来膜拜的地方,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图片
△拓印匠人在石门外崖壁上拓印《山河堰落成记》摩崖 张佐周摄于1936年(该照片来自网络)
1961年,国务院公布“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为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13种东汉至南宋时代的石刻因出类拔萃、蜚声古今,被称为“石门十三品”。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原址兴建水库,“石门十三品”被凿迁至古汉台保护、陈列。
图片
图片
如今,在汉中市博物馆南院的石门十三品陈列室,这些摩崖石刻被集中在一起,每件摩崖都附有原大拓片,观众可以很方便地欣赏和学习。按照展陈顺序,博物馆标注的这些摩崖石刻分别为:《石门》摩崖、《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鄐君开通褒斜道释文》摩崖、《石门颂》摩崖、《杨淮杨弼表纪》摩崖、《李君通阁道表》摩崖、《玉盆》摩崖、《衮雪》摩崖、《石虎》摩崖、《李苞通阁道题名》摩崖、《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释文》摩崖、《石门铭》摩崖、《石门铭小记》摩崖、《山河堰落成记》摩崖。
“摩崖石刻第一声洪钟巨响,就传自于石门”
这些摩崖石刻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为何会成为书法研习者膜拜的对象?华商报记者采访了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古籍碑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碑林博物馆陈根远研究员。
图片
陈根远研究员讲,中国的文字石刻发端于春秋时期,因为那时候铁器普及了,有了铁器才能刻石。而其勃兴则在东汉,摩崖石刻的第一声洪钟巨响,可以说就传自石门。因为摩崖是凿在略事整平的崖壁上,与后来把碑石磨得很平然后再从容地、精工地去刻并不一样。摩崖石刻的字一般都比汉碑要大,笔势非常纵意,整篇格局也很大。
“陕西有四个石刻最集中的地方,按年代来说最早的就是汉中石门的汉魏摩崖,其他的还有铜川市耀州区的药王山北朝造像碑、咸阳市礼泉县的昭陵初唐碑志、西安碑林的汉唐碑版。石门摩崖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摩崖群,而且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摩崖书法最早最好的作品,石门十三品能够保存下来,是咱们陕西的福气。”
“如果要从书法角度来评价,石门十三品中最珍贵的就是《石门颂》、《石门铭》,其次是《鄐君开通褒斜道》和《杨淮杨弼表纪》,这是书法价值最高的4品。基本上所有的中国书法史都会提到,而且历来为大家所赞赏。其中《鄐君开通褒斜道》由篆及隶,‘天然古秀,若石纹然’;汉隶极作《石门颂》‘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石门铭》从隶至楷,‘若瑶岛散仙,骖鸾跨鹤’……石门十三品以其光耀千年的书法艺术,被中国历代书家学人奉为圭臬,由此传播海内外。”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
以篆为隶,由篆变隶,石门摩崖中存世最早
图片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
据博物馆展陈文字介绍,汉明帝永平六年(63),汉中太守鄐君受诏承修褒斜道,时人记其事,镌刻于褒谷石门南之断崖中,世称《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据《金石萃编》引《两汉金石记》所载,南宋晏袤发现此摩崖时有159字,但详辨其文有150字,其近拓可见者仅有97字。在150字录文中,其末尾尚有“九年四月成就,益州东至京师,去就安稳”之句,这说明东汉时的褒斜道是自京都洛阳通往益州的要道(益州为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之一,其最大范围在三国时期,包含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从摩崖文字中,可以得知工程的用工、用料情况以及沿途修建的设施,对研究汉代交通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图片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拓片
陈根远研究员讲,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到“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先民们一直都在寻找从关中跨越秦岭进入汉中,再从汉中跨过大巴山进入四川盆地的道路。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俗称“大开通”摩崖,据其记载,汉中太守鄐君率领西南三郡刑徒2690人再次修通了褒斜道。这条栈道大概是从公元63年开始施工,公元66年告竣。其中在褒谷口开凿了一个十六七米长的隧道,古人称为石门,宽度足够汉代的两辆车同时并行。十几米长的隧道在今天看来好像不值一提,但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开凿的人工通车隧道,所以非常了不起。
此摩崖是现存石门摩崖中最早的一种,为隶书早期作品,清代书法家方朔评价说:“玩其体势,意在以篆为隶,亦由篆变隶。”隶中带篆,颇有古韵,这种书法风格极为少见。其字形扁平,笔画平直,并没有后来那种很明显的波磔,非常雄朴,还有一点缪篆(隶属化的篆书),那感觉就是排叠,另外字都特别大。晚清著名数学家、外交家杨守敬评价说:“按其字体,长短广狭,参差不齐,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摹拟,此之谓神品。”此外,其分行布白尤有独到之处,在古今书法界中备受推崇。
图片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局部
图片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局部
因为时代久远和摩崖本身的材质特点导致,《大开通》摩崖的笔画有些已经看得不太清楚了,但它现在的这种苍茫、虚茫的感觉,正是中国艺术中很讲究的所谓的“金石气”,有一种久远的年代感。同时也因为摩崖这种特殊的载体和刊刻环境,以及时代相对靠前,书风显得特别恣肆放逸,没有什么雕饰。加上岁月的剥蚀,有一种真力弥漫。
“现在的人们对比较工整的、秀丽的美容易理解。这种美就像我们当代社会,有时候有点太文质彬彬甚至文弱,连书法也有这个趋势。所以对当代人来说,《大开通》摩崖这种雄朴、开张、恣肆、奔放不羁,让人觉得更为可贵。”
《石门颂》摩崖:
 汉人极作,名气最大,中国隶书最顶级作品
《石门颂》题额为“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据博物馆展陈文字介绍,此摩崖是东汉建和二年(148),汉中太守王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犍为武阳人杨孟文所写的一篇颂词,简称“石门颂”。镌刻在古褒斜栈道南端石门隧道西壁,记述的是杨孟文奏请复修褒斜道事,是考查褒斜道通塞、变迁的重要史料。
图片
△《石门颂》摩崖
图片
△《石门颂》摩崖局部
陈根远研究员讲,《石门颂》书法非常精绝,它细而不弱,雄肆纵意,是中国隶书史上最顶级的作品。工具书《辞海》封面的“辞海”两字,就是集自《石门颂》。
“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颂是东汉一种专门文体,读起来朗朗上口,而《石门颂》也是汉代颂体的经典作品。
从书法角度来看,《石门颂》虽然笔画很细,但一点都不弱,一点都不单薄,气势非常雄强。晚清著名书法家、碑刻专家张祖翼说:“凡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意思是说,三百年来学汉碑的人多得很,但为啥没人学《石门颂》呢?胆怯的人,一看这气势就不敢学,笔力弱的人根本学不了。他说的实在是很有道理。
图片
△《石门颂》摩崖局部
可以看到“高祖受命 兴于汉中”的“命”字下面这一竖特别长。为何要这样写?汉代有到了句读的地方很率意地拉长笔画的习惯,另外也因为是凿在崖壁上,而崖壁上是有裂隙或断纹的,在断纹、坑洼的地方没法正常写,所以就直接拉长了。但这么写给整篇石刻的行文形成了很好的节奏感,看起来也非常自然。
杨守敬评《石门颂》说:“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所谓疏秀一派,就是写的比较疏朗,又不失秀雅。
《石门颂》被称为“隶书中的草书”、“隶草”,是中国古代隶书邮票四张之一。中国古代隶书邮票共四张,其中两种在陕西。一个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曹全碑》,是秀雅一路的第一号作品;另一个就是《石门颂》,是放逸、纵意、雄强一路的第一号作品。邮票是国家名片,能上邮票是非常了不得的。要知道,汉碑存今大概有二百种,才选了四种,《石门颂》就在其中。
中国碑刻史上非常有名的《金石萃编》,是乾隆年间进士、曾任陕西按察使的王昶写的。他评价《石门颂》说:“其为汉人极作,为习隶书者临摹之佳本。”对石门颂的评价,可以说是早有定论,而且古往今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异词。从各个角度,都对它评价特别高。近代著名书画家姚华品评说:“《石门颂》与《西狭颂》《郙阁颂》并称三颂,皆汉隶之浑朴雄峻者,笔皆篆势,平直圆活,结构方正,寓严于宽,书品最高。”
图片
△《石门颂》摩崖拓片
人们对摩崖书法的重视相对较晚,对摩崖进行捶拓也比较晚。对《石门颂》的捶拓,基本上起于明代晚期。有碑帖专家提过宋拓《石门颂》,那是不对的。《石门颂》没有宋拓,因为早年材料没有那么多,经验也不多。过去认为有明代的拓本,现在看来其实也不一定能那么早。而且早期拓本因纸张和墨不行,拓得不大行。后来在同治年间,晚清杰出金石学家、陕甘学政吴大澂在一个雪夜去了石门。他渡河过去,和在那里住着的、世代以传拓石门摩崖为生的拓工张懋功聊,建议他用什么纸和墨来拓,从此以后《石门颂》才有了比较好的拓本。
图片
△《石门颂》摩崖拓片照片(陈根远研究员提供)
从拓本收藏来讲,《石门颂》比较早的拓本中“惟坤灵定位”的“惟”字右边中间两横未接右侧石花(即摩崖表面剥落损坏痕迹)。另外还有个常用方法是看后面的“或解高格”的“高”字,因为摩崖表面不平,原来“高”字底下没有“口”,后来应是在嘉庆、道光、咸丰之间剜出了“口”字,所以早期拓本如果是高字没有“口”的,那就非常珍贵了。当然现在能看到清拓本,就已经非常难得了。陈根远研究员给记者展示了一本《石门颂》清拓本,这个拓本是民国时期碑帖收藏家朱礼俭题跋过的。
《石门铭》摩崖:
从隶至楷,飞逸之宗,中国魏碑中的顶级作品
据博物馆展陈文字介绍,《石门铭》为北魏永平二年(509年)镌刻在褒谷石门东壁的摩崖石刻,魏体楷书,北魏“梁秦典签太原郡王远”撰文并书写,石师洛阳武阿仁凿字。铭文记述梁秦二州刺史羊祉以天险难升,表求自迥车以南开创旧路,诏遣左校令贾三德,领徒一万人石师百人共成其事。这是褒斜道改道至今迥车(今凤县东南)的重要依据,具有极为珍贵的史料价值。紧接《石门铭》的下方另有一段摩崖楷书,后有贾三德的题名。记后汉永平中开石门,至北魏永平又复通石门之事,是研究古石门隧道通塞的重要史料。
图片
△《石门铭》摩崖
图片
△《石门铭》摩崖局部
陈根远研究员说,从书法角度来讲,石门十三品中最有名的摩崖石刻,除了东汉的《石门颂》,就是北魏的《石门铭》,它从隶至楷,是中国魏碑中的顶级作品。
《石门铭》与江苏镇江《瘞鹤铭》合称“中国南北二铭”。其书法艺术,在北碑中地位极高。石师镌刻精细,保持了原有的空间结构,点画形态和线条质感,再现了“圆笔”魏书的风神。作为古代书法的一部经典,就像一座取之不竭的富矿,滋养着一代代书法家。
《石门铭》写得非常放松。平常看到的碑石和墓志上的北魏书法,首先字比较小,跟摩崖不能比,另外相对比较谨严。而在书法中,放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石门铭》非常有书写的意味,行笔提按的感觉非常明显。
图片
△《石门铭》摩崖拓片
《广艺舟双楫》是康有为写的评价中国古代书法的一本书。他推崇北碑,对《石门铭》推崇备至,认为这基本上就是“神品”。他在《广艺舟双辑》评其为飞逸之宗,若“瑶岛散仙,骖鸾跨鹤,不食人间烟火之仙品”。近代于右任先生在《右任墨缘》中有“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之句。
图片
△《石门铭》摩崖局部
石门十三品中多数没有书家的名字,但《石门铭》是有书家的,不过有学者认为书家“王远”的名字可能应是“王遶”。
《杨淮杨弼表纪》摩崖:
结体奇特,汉隶名作,纵放恣肆更胜《石门颂》
据博物馆展陈文字介绍,此摩崖镌于东汉灵帝熹平二年(173),时有黄门卞玉谒归过石门,见《石门颂》石刻,念及楗为武阳杨孟文世代三辈之轶事,乃为文记述杨孟文的孙辈杨淮、杨弼生前的官位升迁及建树,世称《杨淮杨弼表纪》,是研究汉代职官的珍贵资料。
图片
△《杨淮杨弼表纪》摩崖
陈根远研究员讲,《石门颂》记载的是顺帝初年给国家报文修石门的司隶校尉、楗为武阳人杨孟文的事迹,身为楗为同乡的黄门(皇帝近侍之臣)卞玉,在熹平二年路过石门时看到《石门颂》,想到杨孟文有两个孙子,一个叫杨淮,一个叫杨弼,工作特别努力,功绩特别高,就想着把他们的事迹也记下来,让大家不要忘了。“二君清廉,约身自守”,就是说杨淮、杨弼为官清正廉明,特别自律,是杨孟文非常好的孙子,也说明其家风特别好。
图片
△《杨淮杨弼表纪》摩崖拓片
这方摩崖石刻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汉隶作品,而且拓本更少。其书法继承了《石门颂》的飘逸古朴之风,而纵放、恣肆更有过之,笔画并无一般隶书所常见的波势,以奇特的结体而独具风姿。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里评价说它“润泽如玉”,“真书之《爨龙颜》、《晖福寺》所师祖也”,意思说它是南北朝时期楷书名碑《爨龙颜》碑(现在云南陆良)、《晖福寺》碑(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祖师祖法所在。清代书法家方朔甚至评价它说:“书法朴茂如一,而古拙疏逸则更胜石门颂”。
《衮雪》摩崖:
或为南宋人所写而托名魏王
在博物馆内远看石门十三品,最显眼的可能是那些大字摩崖,比如“衮雪”、“石门”、“石虎”、“玉盆”等。不过陈根远研究员讲,这些大字摩崖的书法价值跟《石门颂》还是没有办法相比的。但作为文物,它们也是也极为珍贵的了。
图片
图片
其中《衮雪》摩崖非常有名,它原在石门隧道以南的褒河激流中。为啥它这么有名?因为旁边有“魏王”两个字。另外衮雪的“衮”字,捺笔就像波浪一样,很有特色。相传曹操到此,见褒水浪花飞溅,如飞雪翻滚而挥毫书之。为啥“滚”字没水呢?因为旁边全是水嘛,所以就没写。
“但从书法特点判断,有学者认为,它很大可能是南宋绍熙五年也就是1194年《山河堰落成记》摩崖石刻落成后题刻的。比如‘衮’字这个捺笔,和《山河堰落成记》中的字特点很像,所以有可能是南宋人写的,而托名魏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他的大字摩崖根据博物馆展陈文字介绍,“石门”摩崖镌于石门隧道北口西壁,前人曾以为刻于隧道完工之际,而其笔意与《石门颂》中“石门”二字相似,应为东汉桓帝建和二年之后所镌;“玉盆”摩崖笔力遒劲气势奔放,书者姓名未详,世传是西汉张良所作,但就隶势而论,书家断为东汉书体;“石虎”摩崖镌于褒谷石门对岸石虎峰下方,相传西汉成帝年间隐士郑子真见山峰其形如虎弓腰欲扑作啸风之态,乃大书“石虎”二字以抒怀。
《山河堰落成记》摩崖:
宋人隶书名作,蚕头雁尾波磔自如
《山河堰落成记》是展厅内最大的一块摩崖,镌刻于南宋绍熙五年(1194)。
据馆内展陈文字介绍,褒水又名山河水,引山河水灌田所修之堰,故名山河堰。相传系汉相萧何所创,曹参落成之。后人因怀萧曹之德,故又称之为萧曹堰。绍熙四年(1193年)夏季涨水,六堰尽决,是年秋,使者奉旨乃重加修葺至次年二月落成。摩崖之文,即记此事也。摩崖文字中有“贾嗣祖、晏袤、张柄实董其事”之句,贾、张等无书名,而晏袤为当时的大书法家,因此可悬揣其为晏袤所书。
图片
△《山河堰落成记》摩崖
图片
△《山河堰落成记》摩崖拓片
陈根远研究员说,《山河堰落成记》摩崖字形方扁,均匀华丽,蚕头雁尾,波磔自如,通篇系擘窠大字,波势纵横,气势磅礴。同时也因其体量最大,非常引人瞩目。而石门十三品中,除了《山河堰落成记》,《鄐君开通褒斜道释文》、《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释文》也都是南宋晏袤所书,这两方“释文”摩崖均为追述汉魏往事,宋人仿写汉隶的佳作。晚清拔贡欧阳辅评价《山河堰落成记》说:“宋人隶书,当以晏袤为第一。此记雄厚生动,具有汉人遗意,杂置汉碑,几难分别。”晚清金石学家叶昌炽也评价说晏袤石门两刻“尤不失汉法”。
陈根远研究员说,汉中石门是中国书史上巅峰之作,书法爱好者有机会应该到石门去凭吊凭吊,到汉中市博物馆去看看这些汉魏摩崖石刻的真迹。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文/图 (石门旧照及文物拓片照片由汉中市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