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发力促转型 工商银行厚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3年是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对金融机构而言,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其落实到金融服务与经营发展各领域全过程?近日,工商银行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看资产总额站上43万亿台阶的“宇宙行”如何以改革促转型,通过在绿色金融、数字化建设等领域持续发力,积累发展新动能,交出一份“稳中求进、好于预期”的答卷。
图片
统筹推进搭体系 助力经济低碳转型
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作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抓手,近年来,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为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注入了源源不断地动力。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长期以来走在绿色金融发展前沿。通过建立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统筹推进投融资绿色低碳转型、服务产品体系创新、完善绿色金融风险管理等,努力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争当“开拓者”,以金融力量守护好绿水青山。
总量结构发力,绿色投融资增量扩面提质。工商银行大力推进投融资低碳转型,为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助力产业转型贡献力量。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超1万亿元,总量与增量均领跑同业。同时,绿色债券发行、承销、投资规模继续保持领先,上半年,境内承销绿色债券405亿元。
服务产品创新,持续丰富绿色金融“工具箱”。工商银行持续深化绿色产品服务创新,取得多个“首发”“首批”创新成果。如发行全国首单商业银行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全国银行间市场首单绿色汽车分期资产支持证券;首批开展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转型债券、绿色乡村振兴债券、绿色类REITs等业务。
筑牢安全“堤坝”,探索智能绿色金融风控体系。推动绿色金融实践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工商银行加快构建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体系,前端做好转型的风险防范,为绿色金融发展筑牢“防火墙”。据悉,工商银行在业内首创绿色投融资分类管理、ESG风险智能化管理体系、投融资绿色指南、生态保护红线地图数字化功能,在大型银行中率先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在此前举行的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曾言道:“从支持西北戈壁的光伏‘方阵’,到长三角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再到国内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都能看到工行人在行动、在深耕。”在这场跨度近40年的“双碳”攻坚战中,工商银行将持续紧跟国家绿色转型的步伐,做好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为绿色转型提供源源不断地金融“活水”,做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与“探索者”。展望未来,王景武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充分发挥绿色金融领先优势,持续完善“三个体系”,有序推进投融资绿色转型。
一是持续完善差异化政策体系。继续做好战略规划,持续加大绿色投融资力度,做好对绿色产业重点领域投融资政策资源倾斜。同时,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精准支持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企业减污降碳、转型升级。二是持续完善多元化产品体系。不断丰富贷款、债券、投资、租赁、基金、理财等全产品线,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工具箱”。加强碳金融和气候投融资前沿研究,拓展绿色金融产品谱系,全方位满足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多层次金融需求。三是持续完善数字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和完善数字化监测分析评价系统,以数字技术赋能绿色金融发展,不断提高绿色金融管理效率和风控水平。
数字化 “添智赋能” 夯实客户基础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时代,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时代浪潮下,如何破题数字化转型?工商银行坚持数字化发展理念,持续完善数字工行(D-ICBC)生态建设,重点聚焦服务客户、赋能员工两个方向,做强对内对外服务平台;同时强化业务支撑与数据技术支撑两大体系,以数字化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平台建设方面,工商银行做强、做优对内对外重点服务平台,创新经营发展模式。对外,做强“手机银行、开放银行、工银e生活”三大对外平台,开创金融服务与生活服务融合互促、自有平台与开放平台优势互补的新局面;对内,做优“网点服务平台、客户经理平台、智慧办公平台”三大对内平台,塑造智能化、集约化、精细化的业务经营新模式,持续提升网点竞争力、客户经理营销能力和员工办公效率。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该行个人手机银行客户数超5.36亿户,月活突破2亿户,居同业领先;工银e生活月活客户数达1480万户,较年初增长29.5%;开放银行深化与外部生态平台合作,打造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覆盖医药、建筑等近30个行业,合作方数量超4.6万户,交易金额超150万亿元,均保持同业领先。
在业务支撑方面,从产品服务创新到数字化运营再到风险管理智能化,工商银行进一步完善业务服务支撑体系,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产品服务上,工商银行陆续推出“天天盈”个人现金管理服务,创新带押过户模式的个贷组合产品,推出涉农贷款产品“种植e贷”,加快“工银全球付”推广,全面升级司库和全球现金管理服务体系,承建央企司库项目数量同业领先。运营上,工商银行持续完善数字化运营体系,先后部署近3万项数字化运营策略,推动存款、基金、理财、保险等重点产品销售交易额超1.23万亿元。风险管理上,持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通过搭建企业级风险数据平台,强化集团内数据穿透,实现集团视角“境内境外机构一本账、表内表外业务一本账、商行投行业务和其他业务一本账、线上线下一本账、总行和下属机构一本账”——“五个一本账”全面风险管理视图。
在数据技术方面,工商银行持续夯实数据技术支撑体系,为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极推进技术架构转型。同事,随着数据要素资源日益丰富,在安全合规前提下,该行主动融入社会数据大蓝海,加大政务、运营商、互联网数字等外部数据的引入,以更丰富的数据要素驱动业务模式变革。
在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之下,工商银行科技与业务融合在持续加速。客户是银行一切经营发展与创新的支柱。近年来,通过以“数字工行”建设推动“GBC+”(政务、企业、个人)基础性工程,实现客户生态协同发展。据悉,“GBC+”基础性工作包含GBC联动、资金承接、网点竞争力提升、城乡联动推动乡村振兴、织网补网、代发业务、商户营销、手机银行APP建设八项工作。通过以GBC联动为核心,实现公司、机构、个金三个业务条线密切联动,深耕重点场景GBC三端资源,完善客户生态,实现资金闭环。无论是政银协作打造智慧政务,还是科技赋能提升企业融资可得性,亦或是为客户打造便捷服务体验,这些GBC基础性工作与重点场景的建设,需要金融科技“穿针引线”。数字化加持之下,该行客户基础得到持续夯实。根据半年报,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服务个人客户增至7.29亿户,公司客户突破1100万户,大中小微个相协调的多元化客户结构加快形成,带动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30万亿元、增量突破3万亿元,个人金融资产(AUM)余额突破20万亿元。
新媒体编辑:徐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