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轰炸有多惨烈?美军最疯狂的复仇,60万日本人被烧成黑炭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图片
文|清源
编辑|t
1945年3月9日,“李梅烧烤”上线日本东京城。
经此一役,美国李梅将军直接被我国民间戏称为“美国版周瑜”。
当324架轰炸机投掷下铺天盖地的燃烧弹之后,日本东京城化作人间炼狱,数十万人因此丧命,百万人无家可归。
那么,李梅究竟何许人也?他导演的“李梅烧烤”又有何非凡之处呢?
图片
(李梅)
图片
汉口一役,李梅要变身“烧烤大师”
二战开始以来,由于广袤的太平洋的存在,美国和日本称得上是“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当日本决定偷袭珍珠港那一刻时,一个属于日本的潘多拉魔盒便是被打开了。
当美国亚利桑那号哀鸣着沉入大海,当船员们被倾覆的舰艇倒扣在水中、被活活淹死时,美国人的复仇计划便提上日程了。
日本人知晓美国的复仇之心已经熊熊燃烧,但是山本五十六不曾料到“美军的飞机会到达日本本土上空”。
图片
(山本五十六)
在当时,距离日本本土最近的美军空军基地,也有着数千英里的距离,可谓是相去甚远。
尽管美国的B-17和B-24都称得上是最强轰炸机,但是它们的续航能力还远远不够。
一直到跨世纪般的B-29横空出世,美国人才正式发现:轰炸日本本土并非是遥不可及的梦。
1944年,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第20航空队正式成立,全球所有的B-29轰炸机均归其调配。
此时,落后的B-17全部被部署于欧洲战场,而B-29的机头全部对准了日本。
时任美国空军指挥官阿诺德野心勃勃,迫切地希望把战火烧到日本本土。
1944年6月,阿诺德亲自指挥B-29从中国起飞,空袭日本本土的制钢厂。
图片
(阿诺德)
然而接连数次空袭之后,阿诺德发现自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没能伤到日本分毫,反而损失了数架B-29战机。
当诺曼底登陆成功的消息传到阿诺德的耳朵里后,他挑选了自认为最出色的空军指挥官——李梅,一纸调令将其从欧洲带到太平洋战场。
在来到太平洋战场后,李梅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思索:“如何让日本人付出代价”。
同时,身为指挥官的李梅还身先士卒,亲自学习驾驶B-29战机。
在细细研究了诸多作战计划之后,李梅诚恳地向阿诺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从中国出发轰炸日本,面临着三大难题。”
美军飞行员士气萎靡;B-29轰炸机故障率太高;中国的燃料供应问题。
对于士气问题,李梅那是手拿把攥——直接给飞行学员们上强度,打造魔鬼训练。
至于B-29时常空中熄火这个问题,李梅不是机械师,自然也束手无策。
图片
(B-29轰炸机)
对于燃料供应问题,整个联队飞跃七次喜马拉雅山,才能从印度拿到一批足够飞到日本本土的燃料。
因此,李梅心知肚明——从中国出发轰炸日本,那只是权宜之计,但是有什么更好的法子呢?
李梅一直想不出来。
一直到1944年底,苦思不得的李梅受到了同行的启发。
当时,美军某一飞行编队负责执行用燃烧弹轰炸汉口的任务——94架B-29携带燃烧弹,不仅烧光了日军仓库,也让我国百姓深受其害,代价惨重。
当火光冲天而起的时候,李梅的目光中也有星星火花在闪烁。
在欧洲战场上作战时,因为欧洲建筑大都是砖石建筑,很难被点燃,因此李梅一时间没有想到燃烧弹这个法子。
而在亚洲,尤其是以竹木搭建而成的日本房屋,几乎就是赤壁之战中被连接在一起的木船,一点就着。
图片
(日本房屋多为木制结构)
汉口一役,让李梅心中燃起了火烧日本的想法。
图片
日本火地狱
1945年,B-29轰炸机群移师塞班群岛,面向日本、虎视眈眈。
“火烧日本”,这是李梅本人亲口说出的计划。
如此强大的魄力,完全彰显出他作为一位战术革新家的非凡能力。
或许对于不少人而言,李梅的行为“不太有道德”。
美国陆军部长就有一句名言,说的是“绅士不拆看别人的信件”,美国情报部门便因此停下了破译日本信件的脚步。
但是,李梅在骨子里便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
在给自己上级的报告中,李梅直言“大规模烧死日本平民在军事上是必要的”。
李梅甚至颇为兴奋地介绍着自己所认为的“必要性”。
因为日本的军工生产大都靠小作坊,各类零件都是被外包给无数家庭企业,最终组装而成的。
在李梅的眼中,日本成千上万的家庭作坊,就是日本最为出色的军工实力。
图片
(东京城火光漫天)
1945年3月9日,李梅的超级计划开始实施了。
几乎每一架轰炸机,都搭载着六吨重的燃烧弹。
按照李梅的命令,所有联队全部出动,每日不间断地向日本领土投掷燃烧弹。
这一夜,东京城烟云缭绕,浩劫降临。
324架“空中堡垒”——B-29轰炸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日本上空。
当日天公也是作美,不仅晴空万里,而且风力正盛,最适宜火攻!
东京城大部分地区几乎都被彻底毁灭了。
由于火势巨大,不少美军飞行员甚至都控制不住飞机,就要一头扎进火海里。
勉强冲出火海之后,飞机的挡风玻璃上已经布满一片血雾——燃烧的日本人已经汽化。
空中的情况已是如此,地面更是人间炼狱,六十万人在火海中挣扎。
图片
(轰炸时拍摄的照片)
一名日本东京的前警官回忆说,他目睹了东京城市中心大教堂被直接击中的一幕:
“大约早上5点钟,我和另外一个人,我们透过大教堂说话,突然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变成了黑色,空气中充满了火花。”
在空袭现场的观察员经常报告说,整个地区,也许是整座城市,都被敌人彻底摧毁了。
教堂和购物中心等这样的社会核心区域被摧毁,会导致人们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东京一线的河流甚至直接蒸发,即使是“幸存”的河流,水温也高得吓人。
有的幸存者想要跳入河中寻求降温,结果是被滚烫的开水煮死。
还有不少人迟迟扑不灭身上的大火,最终被烤成焦炭。
天亮之后,不少日本平民开始涌入地铁站,把它当作临时庇护所。
当然,大多数人并不喜欢这种经历。
图片
(燃烧弹如雨倾泻)
随着轰炸的加剧,车站变得越来越拥挤,那里没有完善的卫生设施,各种气味混杂在一起,令人难以忍受。
“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对避难所不适的环境和漫长的夜晚抱怨不已。”
“在地下深处,长长的巷子里混杂着尸体,闷热难闻的空气和持续不断的鼾声,与我战前想象中的防空洞很是接近。”
防空洞内恶劣的生活环境再加上对空袭的恐惧和不安,消磨了一些人对于战争的信心,不少日本人因此思考战争的真正意义。
远郊的市民望向东京城,只能看到整个天空被远处燃烧着的建筑物照亮了,更近的建筑物在它的映衬下显现出轮廓。
不少人真的会觉得自己在与死亡同行——死亡就在自己面前,死亡在空中盘旋。
当李梅拿到了“火烧日本”的照片时,一瞬间也是哑口无言,呆呆地立在原地。
图片
参考资料:
二战时期美国战略轰炸思想的实践者——李梅将军.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