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高会30年|立志将“南方果园”搬到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实现年产值700万元

从只能和别人共用展位,到成为农高会上的“明星产品”,土生土长的杨凌人王艳让“南果北种”在家乡这片热土上得到实践。借助杨凌农高会这对腾飞的“翅膀”,王艳创建的青皮她园火龙果示范基地从最初的1亩老式大棚,发展到拥有155亩现代化种植基地,实现年产值700万元,成为农高会助力技术创新、发展特色农业的又一“杨凌模式”。
图片
和丈夫返乡创业 她将南方果园搬到了杨凌
9月5日,华商报-二三里资讯记者走进青皮她园火龙果示范基地,一座座整齐的火龙果大棚蔚为壮观。进入大棚,颜色鲜艳的火龙果,高大壮硕的橡胶树,枝叶繁密的百香果,仿佛进入了南方的果园,让甘肃一队前来参观的职业农民啧啧称奇。
2006年,王艳和丈夫前往海南承包田地种植热带水果,并成立了海南乐东农业公司,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偶然间,王艳在《华商报》上看到山西一位农民成功利用传统大棚种出火龙果的报道,这让她萌生了把火龙果带回陕西进行种植的想法。2008年,王艳和丈夫回到杨凌,利用自家的1亩地建起大棚搞试验田。
图片
没有前人的经验,好在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专家的支持,王艳试种火龙果第一年就取得了成功,“南果北种”首次在杨凌得到实践。
从逛会到唱主角 家门口的农高会成了大舞台
有了产品,如何让外界知道杨凌这一北方地区也有热带水果?王艳首先想到了农高会。“农高会是所有农业人的盛会,摊位也很紧张。我们当时还没做出什么名堂,只能去蹭一些知名企业的摊位。”王艳介绍,她是从2010年左右开始参加农高会,那时候主要是以逛会的心态去学习,同时集中购置自己需要的农资物品,饶是这样,王艳的火龙果还是在农高会上逐渐打响了知名度。2015年,她注册了杨凌君莱家庭农场,开始规模化种植。2017年,王艳拿获得陕西省示范家庭农场称号。2018年底,通过流转杨凌示范区揉谷镇田东村155亩土地,王艳建起了12座双拱双膜大棚,在销售鲜果的同时,还出售种苗。
图片
“我为自家园子注册了‘青皮她园’这一商标。青皮是我们种植的一个火龙果特色品种的名字,绿皮白肉、绿皮红肉。‘她’的意思是我作为女性,希望用双手开创一份自己的事业。”目前,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基地是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研发于一体的规范化、 现代化的示范基地,建设有标准化示范设施温室及相关配套设施 2 万余平方米,培育和引进种植新品种 20 余种,年产火龙果 120 吨,已发展成西北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前来种植基地考察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王艳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火龙果姐姐”。
2015年开始,青皮她园火龙果基地正式亮相农高会,王艳向全国各地的农民朋友展示他们基地的火龙果和相关的种植技术,收获了不少订单。
农高会办到了田间地头  客商现场定了14万元种苗
说起这些年参加农高会的变化,王艳介绍,除了每届展会让人眼花缭乱的最近农产品、农业技术,2022年第29届杨凌农高会期间,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基地作为田间展展点之一,她的火龙果大棚摇身变成了户外展厅。“吸睛”的同时,也带动了基地的种苗销售。
“过去农高会上,我们在展会给种植户、合作社和公司介绍产品,肯定比不上实地肉眼去观察。去年的田间展特别新颖,农户乘坐免费摆渡车从展馆来到我们基地,可以深入了解我们产品特色和技术。去年农高会我们基地实现40多万的创收,其中一个陕北客商看完后现场就定了14万元种苗。”
图片
随着火龙果推广面积增多,技术培训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基地依托上合组织农业基地,进一步打开国门,火龙果种苗远销至西班牙、葡萄牙、尼泊尔、意大利、希腊、美国等国家。不仅将南果北种的“杨凌模式”销往更远的国家,而且让蕴含“杨凌基因”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国外。
再过十余天,杨凌农高会将迎来第30届的高光时刻。从1994年创办至今,杨凌农高会见证了我国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变迁,成就了众多农民的“梦想”。对于本届农高会,王艳有着自己的期许。
她介绍,本届农高会上将推出最新研制的品种“秦红龙”,有着更强的抗病、抗寒性,口感也更好。此外,他们还申请了国家的专项资金,进行火龙果种苗组培室的建设,建成后将填补北方市场的空白,“今年的农高会主题是‘土壤健康与粮食安全’, 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新农人,在种植方面投入更多的绿色种植和有机种植,让消费者吃到更安全、更放心、更健康的水果。希望本届农高会能够更多好的农产品品种和更先进的种植方式和理念。”
华商报记者 王斌 编辑 杨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