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教师节】援疆援藏, 他们把爱写在大漠高原

教师节快乐
浓情九月 感谢恩师
图片
三尺讲台育桃李
一支粉笔写春秋
今年的9月10日
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
有这样一群老师
他们援疆援藏支教
栉风沐雨 筚路蓝缕 
只为灌溉心灵之花
扶植品德之树
养育学识之果
青年心事当拏云
无悔援藏致芳华
图片
刘犇,中共党员,任职于铜陵市第三中学,执教体育学科,多次获得“优秀教练员”“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向北京体育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知名高等学府输送多名优秀生源。十年的教学生涯,他从一米八的小伙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负责的伴侣、有爱的父亲。
男儿当有凌云志,莫待白头难为功。从小,刘犇老师就梦想成为一名军人,保卫国家,然而阴差阳错,儿时的梦想并未实现。或许是为了没能实现的理想,或许是十年的教师生涯在他心中埋下了关于爱和教育的种子,当组织上征求他援藏的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于2022年8月前往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援教,将于2025年8月离藏,共3年。
端午节与铜陵五中藏族班学生连线
组织观看二十大开幕式
家访
图片
图片
图片
面对援藏工作,他一片赤诚热血,作为山南二高的德育主任,每每看到“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的标语,他就更加坚定了深耕藏区教育的决心,将西藏当作第二故乡。如何开展深入人心的德育工作是工作中的难点,他不断探索,相继开展了“今天我来开班会”“十一同升一面旗”“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心里话,我在听”等特色活动,带领学生们重温历史,播撒爱国主义的火种。他常说,“藏区条件艰苦,让孩子们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心,激励他们不断进取,成为国之栋梁,这是援藏的意义所在”。
体育班合影
图片
图片
在铜陵市三中,他是备受领导、家长、学生信赖的“金牌教练”,但是面对藏区极端的气候条件,如何开展体育训练是他面临的又一大难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向当地老师请教、与专业的运动康复医生沟通,他从小体量训练开始,记录学生的身体反应,经过不断的调整优化,慢慢摸索出一套在藏区有效开展体育训练的方法。如今,在傍晚的山南二高操场,你能看到一个个奔跑、跳跃、呐喊的身影。他说,“看到学生们得到专业的训练,这是我最欣慰的事情,无论在哪里,更高、更快、更强都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图片
召开二高班主任会议(左一 刘犇老师)
刘犇老师是志愿援藏的铁血男儿,但他也是温情脉脉的丈夫、父亲、儿子。说起援藏,他说最苦的就是相思之苦,妻子需要他分担、儿子需要他陪伴、母亲需要他照顾。睡不着的夜里,每每想起这些,心中的涟漪都会让他红了眼眶。好在,组织给了援藏工作者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三岁的儿子也经常用稚嫩的声音发来语音“爸爸,想你,加油哦!”他说:“祖国的繁荣昌盛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接续努力,我在给我的孩子树立榜样,希望他以后也是志存高远的人。”
星光不负赶路人,刘犇老师默默耕耘着藏区的教育事业,那些关于教育和爱的种子在冰山雪地里生根发芽······
在安徽省第三批“组团式”教育工作队的努力下,安徽对口援建的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在2023年高考中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重本达线率、本科达线率和总上线率均创建校以来最好成绩。全年级共14个毕业班,其中12个班级总上线率达到100%
图片
万里援梦
我为“疆”来
图片
陶正学,中共党员,枞阳县山初级中学高级教师,1994年参加工作,从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30年。2023年遴选为安徽省第五批“组团式”援疆教育人才,现任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安徽实验学校副校长,教授九年级数学。
曾荣获铜陵市“第六届骨干教师”,枞阳县“名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长三角地区“卓越教师培训学员”等称号;潜心教科研,先后主持或参与市县课题研究,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和优质课多次获铜陵市、枞阳县一、二等奖,2022年作业设计获安徽省二等奖。
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边塞情结,从学生时代开始,陶正学老师就向往西行之路,初心难忘。新疆自然环境恶劣,教育相对落后,要改变现状,需要更多奉献的人助力新疆。“我有这个梦想,我愿意来这里积极作为。”陶老师坚定地说。由于疫情原因,原计划2022年8月出发,后延期至2023年5月进疆,将于2024年7月离疆,计一年半时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已经来到新疆皮山县实验学校,在新疆工作生活了3个月的陶正学老师,最难忘的是维族学生的笑脸和一起援疆的老师们最珍贵的革命情谊。不管是做好一名校长,还是做好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陶老师最希望的是在教授维族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促进民族团结,因为让每一位同学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他刻进骨子里的使命。就像每周一升旗仪式宣誓词中所说:“我是一名中国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让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吧。”
图片
陶老师参加教科研(左一 陶正学老师)
每到夜晚,思乡之情总是随即而来。陶老师的妻子是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二十多年来两人一直相濡以沫、举案齐眉。记得临行前的那天,她说:“正学,你放心地援疆去吧!家里有我。”女儿也激动地说:“爸爸,我在大学递交入党申请书了,向您致敬。”陶老师哽咽地表示,最对不起的是年迈的父母,2022年10月老父亲被诊断为颈部恶性肿瘤,一直在做放化疗,身体极度虚弱,急需亲人的照顾和陪伴。2023年初,陶老师将放弃援疆的想法告诉父亲,却被父亲严词拒绝,“服从组织安排,坚决完成任务是你的使命,我会积极配合治疗,等你回家。”
图片
图片
“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对于新时代援疆人员来说,是初心使命之问,也是岗位职责之问,更是政治责任之问。皮山支教还有一年时间,陶老师表示,他将继续为当地孩子成长贡献力量,通过教育让更多边疆孩子走向更广阔的未来。“我已近天命之年,对于未来,我只想老老实实教书,踏踏实实育人。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讲台虽小
能载千秋伟业
烛光虽微
亦照万里山河
援疆援藏
他们把爱写在大漠高原
教师节来临之际
祝愿铜陵和全国所有的老师们
教师节快乐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