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为自己抒写一首新时代的教师之歌!

图片
图片
大凡节日,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具有其特定的意义。喜庆、欢乐、美好、幸福,是绝大多数节日的底色和本色。透过这些基本色调,我们体悟到,欢度节日不是为了放假,不是为了获得礼物,其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爱和被爱,还在于祝愿与期待。这些才是节日仪式感的核心与本质。
2023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也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特定意义在哪里?当然要有欢乐、喜庆,为自己身为人民教师而自豪。不过,我们还应当感受其更深沉的意义。2023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我们肩负着光荣使命与重大责任,须以人民教育家为榜样,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师德养成,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呼唤有创造力的教师,这样的创造不仅是在教师节这一天,而应在日常的每一天。只是,教师节这一天尤为重要,因为,这会成为教师发展、创造意义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也许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高点,抑或一个转折点、突破点、超越点。我们要满怀希望、满怀信心地看待和对待这个“点”。今年的教师节,我们就将这个“点”凝练成一句话——为自己抒写一首新时代的教师之歌。
这首教师之歌当是一曲欢乐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我们不妨仿照奥运之父顾拜旦的《体育颂》来写几句:教师啊,你就是美丽;教师啊,你就是文明;教师啊,你就是智慧……你就是进步,你就是和平,你就是幸福……把这些歌颂献给自己,献给所有教师。我们要让“教师颂”传遍校园,传遍社会,传遍天下。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家庭才会美满幸福,社会才会健康进步,国家才会富强,民族才会有未来。
这首教师之歌当是一幅价值愿景图。教师是胸怀国之大者,把国家的利益、国家的战略、国家的未来装在心中,生命为祖国而歌唱,青春为民族复兴而澎湃。偌大天地间,我们选择了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教育要为此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是教师共同的价值愿景。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价值愿景急切地召唤着我们,在我们面前展现出美好、灿烂的图景。我们将听从召唤,为这幅价值愿景图添加美丽的色彩、编织锦绣的前程,也在心中构想自我发展的价值愿景图。
这首教师之歌当是一篇责任赋。如果沉迷荣耀而丢弃责任,荣耀只能是花样的装饰;如果止于愿景而远离行动,价值愿景便是一纸空文。责任赋是由使命感来导引的,而使命对教师而言意味着天职。还是要重复人民教育家于漪的那句话:“我一直认为自己身上挑着千钧重担。因为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肩膀意味着担当,力量源自民族复兴的大任,源自中华文化塑造的灵魂。责任赋为教师之歌赋予行动性、奋斗性,使其显得更为厚重。
这首教师之歌当是年轻品格的赞歌。《左传》上说:“太上首先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从这个角度看,教师是立德者,也是立功者、立言者,因而精神是不朽的,是永远年轻的。所有教师都应有年轻的品格,年轻的品格具有成长性和终身性,是由精神、思想、智慧、情感、能力铸造而成的。这首青春赞歌,奏响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先进的教育理念、教书育人的智慧、积极的情感、胜任与创造的能力。教师之歌永远青春,像是晨曦,犹似朝霞,不惧岁月,美好如初。生命的活力、年轻的品格赋予了教师最美好的模样。
教师节这天,为自己抒写一首新时代教师之歌,是开启一轮新的行动规划。最近参加杭州、上海两所学校的教师大会,我深有感触。杭州的那所学校,三位教师分别提出“二八定律”——用20%的人调动、形成80%的团队力量,用20%的资源创造80%的价值;提出要做欧阳修式的“六一居士”——不过,绝不是一张琴、一壶酒、一局棋、一万卷书、一千卷遗文,更不是一个老翁,而是去研究一个课题、发现一名学生、解决教学中的一道难题、带领一支队伍,当然还有读一批书,并争取出一本书;提出“四梁八柱”——为学校课程改革、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整体架构。如此,数字便有了生命的能量。上海的那所学校,则提出“心怀天下,为国育才”的教育宗旨,坚守“陪伴一程,引领一生”的核心理念,并将宗旨与理念落实在课堂,凝练教学主张,深耕教学,学科育人、教学育人。他们都已开始行动,用缜密的规划与务实的行动诠释了教师节的意义。
教师节这天,为自己抒写一首新时代教师之歌,是讲述并创造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里,充溢着奋斗精神、研究精神、开拓精神、创新精神,犹似百舸争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教师的故事正是教师的精神谱系,让自己挺起民族的脊梁,让学生在校园里茁壮成长,勇立时代潮头,迎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浪。中国教师正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向世界讲述中国教育改革的故事。
教师节这天,为自己抒写一首新时代教师之歌,让这首歌飞扬在校园上空,照亮未来人才的心灵。
—  END  —
来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作者 | 成尚荣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
统筹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
图片
《教育家》2023年征稿启事
这份被校长、老师们盛赞的“学习资料”,学校必备!
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