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燕王秦日纲战功显赫,却是平庸之辈

秦日纲有疑问,他战功显赫,仅次于翼王石达开,而李秀成却说他没什么能力、智慧。李秀成看来,燕王秦日纲就是平庸之辈,军事方面没有亮点。
图片
冯云山在紫荆山活动,让石达开、秦日纲负责贵县拜上帝教。其中,秦日纲是矿工首领,麾下有2千人听命,后来都追随秦日纲参加起义。
无论是组织性、纪律性,矿工都要比一般的农民强。凭借这2千人马,秦日纲算是带着“干股”入伙,在太平天国中有一席之地。
1851年12月,永安建制,册封“首义五王”,但秦日纲无缘王爵。对此,他愤愤不平,对好朋友韦昌辉抱怨:“我战功显赫,哪里比不上石达开了?”
萧朝贵主持军政,石达开被打压,秦日纲此时战功确实显赫。但是,秦日纲所带来的“股份”,以及家族背景,跟石达开还是有所差距。
没能封王,秦日纲地位也不低,是天官正丞相,是太平天国首席文官,地位仅次于石达开。后来,秦日纲凭借战功,册封燕王,地位在翼王之下。
永安期间,秦日纲镇守城南,与乌兰泰拼杀,多次击退八旗攻势。秦日纲坚守阵地,挡住清军主力,是太平天国能在永安立足9个月的重要原因。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向荣、琦善旋即带着数万兵马,组建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围攻南京、镇江、扬州,堵住太平天国东征、北伐之路。
向荣请来的“红单船”舰队,封锁长江航道,多次摧毁太平天国沿岸营垒,并截断粮道,导致南京出现“粮荒”,杨秀清被迫让民众出城,自谋生路。
图片
江南大营的围堵,杨秀清感觉芒刺在背,欲除之而后快。为此,杨秀清将秦日纲从安徽战场调回来,组建机动兵团,带着陈玉成、李秀成、周胜坤、陈仕章、涂镇兴等“五丞相”东征。
秦日纲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先解除镇江之围,而后收复扬州,夺取清军粮食物资。旋即,秦日纲重兵攻打九华山,扑向江苏巡抚吉尔杭阿,成功摧毁江北大营。
吉尔杭阿自尽而亡,秦日纲控制了江北,八旗溃败。旋即,杨秀清又要求秦日纲渡江南下,寻找向荣决战,摧毁江南大营。
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表示有困难,杨秀清力排众议,他们只好放弃休整,立刻杀向孝陵卫。不久,江南大营被摧毁,秦日纲乘胜追击,攻克句容、丹阳。
太平天国早期,秦日纲战功显赫,尤其是摧毁江北大营、江南大营,让清军闻风丧胆。但是,李秀成对他评价不高,说秦日纲没有能力,缺乏智慧,是平庸之辈。
李秀成在自述中评价诸侯王,对秦日纲评价是:“忠勇信义可有,然而并没什么才情。”
李秀成眼中,秦日纲作战勇猛,对天王忠心耿耿,循规蹈矩,却并没有什么才干与智慧。李秀成所言,可否属实呢?笔者认为,比较中肯,秦日纲缺乏智慧。
不可否认,秦日纲战功显赫,能力也是有,但不灵活。1854年田家镇之战,秦日纲十万兵马惨败,4千艘战船被焚毁,湘军直抵九江,局势万分危急。
田家镇惨败,主要是秦日纲恪守杨秀清的战术,不敢做出改变。如果秦日纲不是消极防守,处处听杨秀清的话,而是带着主力奔袭武昌,攻打湘军后方,则曾国藩必败。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秦日纲听从洪秀全、韦昌辉安排,带兵追击翼王石达开。洪秀全中途返回,让他停止追击,秦日纲就去打清军,遵从上司命令。
秦日纲听话,杨秀清很开心,洪秀全、韦昌辉也高兴,唯独他自己倒霉。作战失败,秦日纲得负责,还被撤职。天京事变,秦日纲不灵活,不懂得保全自己,栽在石达开手里。
图片
秦日纲、石达开在贵县期间就有矛盾,此后一直暗中较劲。天京事变,又加剧了两人之间的冲突。如此,石达开回京辅政,首要条件就是杀秦日纲,否则带兵外出。
洪秀全希望留下秦日纲,因为他忠心耿耿,不会违背天王旨意。但是,石达开可不希望看到他,表示他们不能一起共事。洪秀全无奈,只好杀了秦日纲,但总感觉对不起他,便册封秦日纲的4个弟弟为王。
秦日纲的遭遇告诉我们,作为一位将领,作战勇猛、忠心耿耿是必须的,但必须懂得保全自己。秦日纲打仗是一把好手,无奈生存智慧太低,这点类似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