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资讯】初代酷睿Ultra规格、跑分曝光!大核桎梏依然在,能耗比大提升,性能释放仍需调教。

闻①第四款!酷睿Ultra 7 155H现身:终于看到频率了
Intel将在本月晚些时候正式宣布代号Meteor Lake的下一代全新酷睿Ultra,带来新工艺、新架构,命名体系也"焕然一新"。
之前我们已经见过三款酷睿Ultra型号泄露,都隶属于H系列,分别是6+8+2 16核心22线程的酷睿Ultra 7 1003H/1002H、4+8+2 14核心18线程的酷睿Ultra 5 1003H。
是的,5系列和7系列都有同样的编号,5系列的甚至可能比7系列的更大。
图片
现在,GeekBench里出现了一款新的"酷睿Ultra 7 155H",不知道为什么又从四位数变成了三位数,如果没识别错误那就是等级更高。
它也是6+8+2 16核心22线程,基准频率3.8GHz,最高加速4.8GHz,这也是第一次明确看到新品的频率,确实不高,据说这一代只能达到5GHz。
缓存检测为4MB二级缓存、24MB三级缓存,有待进一步证实。
GeekBench 6.1单核心跑分2182、多核心跑分7643,前者还不如11代酷睿的i7-11800H,显然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图片
图片
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IDVKCM660511CPVM.html
   最初的酷睿Ultra规格及跑分终于曝光了!从规格上看,这款Ultra7 155H应是6大核+10小核的设计,这和之前传言中Meteor Lake CPU只能做6大核的消息有些互相印证的意思,但毕竟不是最高端的Ultra9,也并不能实锤。也有消息称会是6+8+2的三丛集设计,会有2颗频率更低规模更小的小小核。从明明上看,该产品应该是28W或者45W的版本,与同样定位及功耗的13代移动端i7相比,跑分成绩有点低了。软件已经可以正确识别CPU名称,应该已经是正式版或者相当后期的测试版了,性能方面可能还需要调教。如果真的是6+8+2的三丛集设计,也可能是系统暂时没有针对该模式的调度方案,这方面Intel也得多长心啦。
②:英特尔下一代纯E-Core芯片代号“Twin Lake”,将取代Alder Lake-N
英特尔自2021年第12代酷睿处理器起,大多数产品都配备了基于Golden Cove架构的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P-Core)和基于Gracemont架构的能效核(Efficient Core/E-Core)。其中Alder Lake-N发布于今年1月,仅配备了能效核,最多为8个。这些核心将划分为两个集群,每个集群将配置2MB的L2缓存,并共享L3缓存,另外还配有Xe-LP架构的核显,最高配备32个EU,具备了最新的编解码功能。
近日有网友透露,英特尔下一代仅配备能效核的芯片代号“Twin Lake”,将取代现有的Alder Lake-N。暂时还不清楚“Twin Lake”所采用的架构及具体配置,不知道能效核是否会采用新的Crestmont架构、核心数量是否会增加、是否会有新的核显、以及是否采用更先进的Intel 4工艺制造。
图片
英特尔今年还针对移动处理器产品作出调整,启用了新的名称,叫做“Intel Processor(英特尔处理器)”,以取代使用多年的“Pentium(奔腾)”和“Celeron(赛扬)”两个品牌。目前采用Alder Lake-N芯片的移动处理器包括:
i3-N305 - 8C/8T,最高睿频为3.8GHz,核显配备了32个EU,TDP为9-15W
i3-N300 - 8C/8T,最高睿频为3.8GHz,核显配备了32个EU,TDP为7W
N200 - 4C/4T,最高睿频为3.7GHz,核显配备了32个EU,TDP为6W
N200 - 4C/4T,最高睿频为3.4GHz,核显配备了24个EU,TDP为6W
N50 - 2C/2T,最高睿频为3.4GHz,核显配备了16个EU,TDP为6W
有消息称,“Twin Lake”可能会沿用类似的规格。
原文链接:https://www.expreview.com/89959.html
   昨天我们介绍了14代阵营中的纯大核N300、N300T,而纯小核处理器阵营也会继续扩增,下一代的纯小核处理器已经确认存在,代号“Twin Lake”。按理说N系列属于移动端,应该有机会用上和新的移动端Ultra系列同款的Crestmont架构小核心,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起初我们对N系列的期望还是蛮大的,尤其是对于N100能取代N5105之类的低压赛扬很有信心,但在这种超低功耗产品上,性能差距实在太小……N100只有在近期价格下降之后才显现出优势,希望新一代的N系列处理器能真正的大展拳脚吧!
Cinebench 2024测试发布,改用Redshift渲染引擎,GPU测试回归
Cinebench是广大玩家用来做CPU基准测试的常用工具,此前最新的Cinebench R23是2020年推出的,现在Maxon对这款测试工具进行了升级,推出了Cinebench 2024,渲染引擎从Cinema 4D升级到更为先进的Redshift,这样能让CPU和GPU使用同样的渲染引擎,让GPU测试重新回归。
图片
Cinebench 2024支持基于Intel或者AMD的x86或者x64系统,支持苹果的处理器以及macOC系统,运行在Windows系统下的高通处理器也可支持,显卡方面,AMD、NVIDIA和苹果的显卡运行Redshift GPU测试。软件采用同一个场景文件进行CPU与GPU的测试,简化了测试流程,并且可以让用户能了解并利用Redshift GPU的优势,让用户能够理解利用GPU执行渲染任务的优势。
Cinebench 2024的内存占用增加了三倍,至少需要6.5~8.5GB内存,所以系统内存需要最低为16GB,而macOS最低需求则为8GB,而GPU测试同样需要占用8GB或更高的显存,而苹果的设备显存是与系统内存共享的,所以要运行GPU测试同样需要16GB的内存,在内存或者显存不足的时候会弹出警告并且不会执行测试。
新版本的测试计算量提高了六倍,所以非常适合多核心数的CPU,由于引擎的改变并且使用了更加复杂的场景,Cinebench 2024的测试成绩无法与此前版本的进行直接比较,你可以在maxon官网上下载最新版本的Cinebench测试。
原文链接:https://www.expreview.com/89980.html
   CPU逐渐迭代,相关的测试软件也在不断进化,现在想来,Cinebench R23都是三年前的软件了,这三年里刚好是混合架构大小核疯狂刷新核心数的三年,R23确实算老了。此次更新的Cinebench 2024换用了更新更现代的渲染引擎,并且重新支持了在Cinebench R20开始被取消的GPU测试,渲染量也是倍增,更适合高性能多核心的处理器。如今新的测试软件已经上线,大家是不是也都准备好用自己的设备去挑战一下跑分了呢?
备注
    文章转载自网络(链接如上)。文章出现的任何图片,标志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本文仅作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可在本文内留言。
    引用文章内容与观点不代表电脑吧评测室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