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朝鲜首艘核潜艇的金君玉是何等英雄?他有何丰功伟绩?

图片
日前,朝中社用一则爆炸性新闻引爆了世界舆论:朝鲜海军首艘“战术核攻击潜艇”在新浦南造船厂隆重下水!在这个十分唬人的名号背后,人们很快就分辨出这艘新潜艇不过是冷战时代苏制R级柴电潜艇的魔改版本,最大的变化就是指挥塔围壳后方的高耸龟背,内藏10具导弹发射筒,使其成为水下导弹发射平台,而所谓“核潜艇”其实是指该艇可以发射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关于朝鲜新潜艇敬请阅读本号文章:今天,朝鲜用老潜艇定义了一种新的“核”潜艇!)
图片
2023年9月7日,朝鲜首艘战术核攻击潜艇“金君玉英雄”号下水,并举行隆重仪式。
关于朝鲜新型潜艇的技术性讨论已经如火如荼了,笔者也就不凑热闹了,今天就聊聊这艘潜艇命名的话题。朝中社报道称,首艘战术攻击核潜艇命名为“金君玉英雄”号,显然是以一位英雄人物命名的,那么金君玉是何许人呢?根据朝鲜方面的资料,金君玉是朝鲜人民军海军最早的舰艇指挥员和战斗英雄之一,出生于朝鲜平安北道义州郡,1949年10月完成海军军官培训,被分配到鱼雷艇部队担任艇长,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时,已经升任驻元山港的第2鱼雷艇队队长。金君玉之所以能成为英雄,按照朝方说法,是因为他在战争之初取得了一场在朝鲜海军史上,乃至世界海军史上都堪称“奇迹”的海战胜利!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胜利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燃烧的东海之滨
1950年6月25日,因人为划定界线而陷入南北分裂的朝鲜半岛,在经历了数年的对峙和摩擦后,终于爆发了一场血腥残酷的内战。在这个滂沱雨夜,苏制T-34坦克的履带碾过38线,引领着十余万朝鲜人民军部队以势如破竹之势大举南下,三天后就攻入汉城,六周内就占领了朝鲜半岛90%的地区,美韩联军残部只能收缩到釜山一隅,固守待援。朝军能够取得如此战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兵力和装备,尤其是坦克部队上的优势,但朝鲜人民军实力弱小的海军也在战争初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图片
■1950年6月28日,朝鲜人民军的坦克开进汉城。
在1950年夏季,朝鲜海军在苏联的大力支援下已经初具雏形,建立了完备的指挥体系和组织结构,但其舰队规模还十分渺小,有资料显示在朝鲜战争爆发时,朝鲜海军可用的作战舰艇仅有1艘扫雷舰、4艘巡逻艇、4艘猎潜艇和10艘鱼雷快艇,尽管如此,人民军统帅部还是赋予海军部队如下任务:第一,在韩军侧后海岸实施两栖登陆,配合陆军部队的进攻;第二,组织沿海航运并实施护航,为陆军部队提供海上补给。
图片
■朝鲜战争爆发前,在平壤举行的阅兵式上,人民军海军方队接受检阅。
在开战后,朝鲜海军就按照上述两项任务实施作战,在6月26日就派出海上编队运载一支突击队试图奇袭釜山港,但意外遭遇韩国海军巡逻舰艇而遭到挫败。不过,韩国海军当时的实力并不比朝鲜海军高多少,仅有少量来自旧日军和美国援助的小型舰艇,在战争初期基本未对朝鲜海军的活动制造太大的麻烦,特别是战争最初一周内,朝鲜海军在半岛东海岸享有行动自由,积极配合陆军行动。在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第5师奉命沿东海岸南下,在游击部队协助下击溃韩军第8师,直扑重镇浦项。在此期间,朝鲜海军实施了敌后两栖登陆支援陆军的突破和推进,同时利用沿海港口从海上运送弹药补给,位于江原道江陵市的注文津港就是当时朝军的一个海岸补给点。7月2日拂晓,朝鲜海军正是在注文津附近海域遭遇了异常强大的“联合国军”舰队。
图片
■朝鲜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的进攻路线,可见主力集中在西线汉城方向,在东线人民军第5师采取海陆并进的方式沿东海岸南进。
尽管朝鲜战争的爆发早有征兆,但将战略重心置于欧洲的美国对于远东战火的燃起缺乏准备,部署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力量也相对薄弱。以海军为例,五年前那支跨越太平洋征服日本的庞大舰队,在战后数年的裁撤后如今只剩下一个虚幻的影子,大量舰艇退役封存或出售。到1950年6月,美国海军部署在日本的战斗舰只仅有1艘航空母舰(“福吉谷”号)、2艘巡洋舰和若干驱逐舰,还有盟友英国的少量舰艇,弹药储备和后勤供给都相当匮乏。尽管如此,华府还是迅速做出决策,以“联合国军”的名义武装介入朝鲜战争,调集陆海空兵力进入半岛,协助韩军抵御朝军的进攻。
图片
■朝鲜战争爆发时担任美国驻远东海军司令的查尔斯·乔伊中将。
美国驻远东海军司令查尔斯·乔伊中将在战争爆发第二天就派出麾下舰艇前往朝鲜仁川港撤离从汉城逃亡的西方侨民,同时组织作战编队在对马海峡和朝鲜东西海岸巡航,赋予其两项任务:首先,以舰载机空袭和舰炮轰击迟滞、阻击朝军的进攻;其次,打击朝方舰艇和沿海航运,掌握朝鲜近海的制海权。这两项任务可以说与朝鲜海军的作战意图针锋相对,正在这一背景下,一支英美混合舰队在7月2日进入汪文津港附近海域,与朝鲜海军爆发了这场战争中东西海军之间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水面战斗。
以弱胜强的神话
关于发生在注文津海域的这场战斗,交战双方有着截然不同的记录与描述,我们先来看看朝鲜方面的叙事版本。按照朝鲜官方的说法,注文津海战是朝鲜人民军最高统帅亲自领导实施的主动出击行动,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胜利”。这次行动始于7月1日最高统帅下达了《关于击沉那些入侵祖国领海的美帝侵略军舰船》的命令,他指示海军出动鱼雷艇对在朝鲜东海(日本海)蠢动的美帝舰队予以打击。海军指挥员坦言两军装备实力差距悬殊,而最高统帅表示,人民军海军拥有比现代武器更具威力的政治思想武器,只要官兵们从政治思想上坚定做好准备,抓住敌人虚张声势、疏于戒备的弱点,利用身形小巧、行动敏捷的鱼雷艇对敌军舰队实施大胆的突然袭击,必定取得成功!
图片
■表现朝鲜战争中朝鲜人民军英勇作战的画作,人民军非常强调精神力量和战斗意志。
在最高统帅的激励下,朝鲜海军第2鱼雷艇队第21、22、23、24号鱼雷快艇在队长金君玉率领下于7月2日0时从基地出发,前往朝鲜东海岸捕捉战机,搜寻敌舰。出击的4艘快艇均为苏制G-5型摩托鱼雷艇,是苏联海军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设计装备的一款小型鱼雷艇,有趣的是G-5的设计者是后来以设计轰炸机闻名于世的航空工程师安德烈·图波列夫。G-5型鱼雷艇排水量仅16吨,安装2台850马力的米库林GAM-34型航空发动机,最高航速可达53节!G-5型鱼雷艇的主要攻击武器是2枚533毫米鱼雷,但没有配备鱼雷发射管,而采用后抛发射方式,2枚鱼雷置于艇体后部的滑道内,发射时向后抛射入水,鱼雷艇随即转向为鱼雷让出航线。此外,G-5型还装备2挺12.7毫米机枪作为自卫武器,艇员人数6~7人。
图片
■苏制G-5型摩托鱼雷艇侧视及俯视线图,注意其鱼雷配置方式。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G-5型鱼雷艇已经制造了300余艘,是苏联海军的主力鱼雷艇,在二战期间广泛活跃于波罗的海和黑海,但从未遇到与敌方大型战舰交手的机会,多数情况下都是和轴心国方面的轻型舰艇搞摩擦或者从事护航任务。二战结束后,苏联方面至少向朝鲜提供了10艘G-5型鱼雷艇,构成朝鲜海军鱼雷艇部队的最初家底。
图片
■在海上高速航行的G-5型鱼雷艇编队。
金君玉坐镇第21号鱼雷艇,带队沿海岸线搜索,于2日凌晨4时在注文津海域发现了一支敌军舰队,多年后他依然记得敌方旗舰是“排水量17300吨、舰长200米”的“巴尔的摩”号重巡洋舰,从吨位上相当于100艘G-5型鱼雷艇!而且,现场还有2艘英军战舰,分别是“排水量14000吨”的“牙买加”号轻巡洋舰和“排水量3500吨”的“黑天鹅”号驱逐舰,朝军战史形容这是一场10000∶1的战斗!然而,朝军官兵以积极的勇猛进攻精神无视了双方巨大的体量差距,在5时15分向美英战舰展开突击。
图片
■因为对联合国军舰队发起主动攻击并击沉美舰,第2鱼雷艇队队长金君玉被授予“共和国英雄”称号。
1995年,已经暮年的金君玉依然能够绘声绘色地回忆起当时的战斗场面:“……我们个个誓死逼近敌舰900米处,没有错过发射鱼雷的时刻,连续发射鱼雷,每发都打中了,……我们是抱着一种必胜的信念,发挥誓死保卫将军的自我牺牲精神而取得胜利的!”朝鲜官方公布的战果是:美军“巴尔的摩”号重巡洋舰被3枚鱼雷击中,当场沉没,英军“牙买加”号轻巡洋舰被1枚鱼雷击中,遭到重创!至于朝军的损失却未提及,只是称创下“奇迹”的 第21号鱼雷艇凯旋归来,队长金君玉和艇长李万根则在7月15日名列朝鲜首批12名“共和国英雄”之中!
图片
■参加注文津海战的第21号鱼雷艇退役后被永久保存在平壤祖国解放战争胜利博物馆内。
朝方评价注文津海战“不是战斗,而是奇迹”,是“公牛与马蜂的较量,公牛被马蜂蛰到了”云云。金君玉和第21号鱼雷艇的事迹被朝鲜官方广为宣传,成为各类文艺作品的创作素材,催生出电影《给我命令吧!》、小说《燃烧的大海》等作品,在朝鲜国内可谓家喻户晓。第21号鱼雷艇在退役后被永久保存在平壤祖国解放战争胜利博物馆中,作为弘扬爱国主义和反帝精神的崇高象征,至今仍在公开展示。
毫无悬念的对决
那么,在“联合国军”视角下的注文津海战又是什么模样呢?根据美方记录,7月2日凌晨在注文津外海活动的联合国军编队由3艘战舰组成,这倒是与朝方报告相符,但其中美军战舰并非“巴尔的摩”号重巡洋舰,而是“朱诺”号防空巡洋舰,另两艘是英国海军的“牙买加”号轻巡洋舰和“黑天鹤”号护卫舰。
图片
■英国皇家海军“牙买加”号轻巡洋舰,在二战中久经沙场,战功卓著。
两艘英军战舰都是经历了二次大战的老兵,“牙买加”号属于斐济级轻巡洋舰,1942年建成服役,排水量8700吨,航速32.5节,装备152毫米舰炮12门和102毫米舰炮8门,在二战中曾投入北极航线的护航战斗,并参与了著名的巴伦支海海战和北角海战,后者终结了德国海军声名显赫的“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黑天鹅”号属于黑天鹅级护卫舰首舰,1940年建成,排水量1250吨,航速19节,装备102毫米舰炮6门。“黑天鹅”号在二战中主要在大西洋从事护航行动,战后调往远东服役,在1949年4月卷入了著名的“紫石英”号事件,尝到了人民解放军的铁拳,闹了个灰头土脸。
图片
■英国皇家海军“黑天鹅”号护卫舰,曾在1949年4月的“紫石英”号事件中吃过人民解放军的炮弹。
在三艘英美战舰中属“朱诺”号最年轻,为朱诺级首舰,其舰名继承自1942年在瓜岛海战中战沉的亚特兰大级轻巡洋舰。“朱诺”号于1946年建成,排水量6500吨,航速32.7节,装备127毫米高平两用舰炮12门,与2艘英舰一样配备了大量40毫米和20毫米炮和精良的雷达设备。“朱诺”号于1950年4月抵达远东,成为驻日本横须贺的第5巡洋舰分队旗舰。在战争爆发之际,“朱诺”号正在对马海峡巡航,随即奉命前往朝鲜东海岸38线以南海域实施警戒,阻止朝军实施两栖登陆,也成为最早参与朝鲜战事的美军战舰。6月29日,“朱诺”号执行了首次岸轰任务,对朝军的海岸阵地和设施实施炮击,以阻止朝军的地面推进。
图片
■美国海军“朱诺”号防空巡洋舰,继承了二战中沉没的同名巡洋舰的舰名。
7月1日到2日夜间,“朱诺”号与2艘英舰结成编队,沿朝鲜东海岸北上,寻找朝军舰艇或运输船队。根据美方记录,2日6时15分,英美舰只的瞭望哨和雷达在注文津港外发现了集群目标,判断为一支由10艘拖网渔船组成的沿海运输船队,它们刚刚在注文津港卸载了一批武器弹药,正向北方的基地空船返航。为运输船护航的是4艘鱼雷艇和2艘OD-200型猎潜艇,后者排水量47吨,木制艇体,航速24节,装备1门37毫米炮和2挺12.7毫米机枪,艇员人数21人。从纸面数据对比不难发现,朝军6艘护航舰艇加在一起,吨位还不及英美舰队中最小的“黑天鹅”号的零头,火力对比更是天壤之别,朝方最强火力不过是2门37毫米炮,而英美方面却有38门100毫米以上的中口径舰炮,更不用说还有雷达的加持,完全是碾压性的优势。朝军唯一可能的反击利器也只有4艘鱼雷艇携带的鱼雷。
图片
■苏联海军MO-4型巡逻艇,OD-200型猎潜艇就是其基础上改进设计的。
在发现敌情后,“朱诺”号和2艘僚舰上警报长鸣,所有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将装备穿戴整齐,奔赴站位。让英美指挥官们颇感意外的时,在强弱立判的情况下,4艘鱼雷艇居然调转航向,对它们发起冲锋,意图发起鱼雷攻击,或者掩护运输船和猎潜艇撤退,高速航行的鱼雷艇在幽暗的海面上留下四道显眼的长长白浪!2艘巡洋舰在大约9600米距离上以全部主炮展开拦截射击,随着距离缩短,40毫米炮和20毫米炮也投入射击,在朝军鱼雷艇周围编织起一张密集的火网,将其笼罩其中,鱼雷艇的身影几乎完全淹没在一簇簇浪花水柱之中。
图片
■“牙买加”号轻巡洋舰152毫米主炮炮塔内景,其火力相对于朝军完全是压倒性的。
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最后的结局毫无悬念。“牙买加”号的一位军官候补生迈克尔·穆尚后来回忆道:“6艘小型舰艇被困在3艘联合国军战舰和海岸之间,‘朱诺’和‘牙买加’号以40毫米炮和20毫米炮猛烈开火,2艘巡洋舰的火力都找准了目标,在10分钟内就击沉了4艘小艇,另有一艘浑身起火在海岸搁浅,第六艘向外海逃脱。”朝军鱼雷艇的冲击固然英勇和富于牺牲精神,但注定无法扭转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差距,它们的进攻在距离目标3200米处被彻底挫败,尚未进入鱼雷射程。
图片
■“朱诺”号防空巡洋舰的前主炮群特写,127毫米舰炮射速快,对小型舰艇有着极佳的压制效果。
可以确定的是,第24号艇被当场击沉,第22号被重创随即沉没,负伤抢滩的第23号艇之后也遭摧毁,仅有第21号艇侥幸逃脱,至于2艘猎潜艇是否被击沉并不明确,10艘运输船的结局也说法不一,一说有7艘受到攻击沉没,也有说法称被英美战舰追踪到港口全部打沉。无论朝方最终损失如何,这场海战的胜负是显而易见的,朝军至少损失3艘鱼雷艇,未能给对手造成分毫损伤。美方没有发现朝军发射鱼雷的任何迹象,而战斗结束后英美战舰救起10名幸存的朝军水兵,他们在审讯中透露根本没有掌握发射鱼雷的技能,其中一人称:“哦,苏联人下个礼拜才会教我们发射那玩意!”
真假虚实自分辨
通过对比朝美双方对于注文津海战的表述,任何持有客观立场的读者都能大致判断出海战胜负的真相。朝方记录对英美战舰的吨位颇有夸大,事实上没有一艘西方参战舰只超过10000吨,连吨位最小的“黑天鹅”号都被暴涨了3倍多,升格为驱逐舰!朝方说法最大的漏洞在于宣称击沉了美军“巴尔的摩”号重巡洋舰,问题是这艘服役于二战时期的重巡洋舰早在1946年8月就退出现役,转为预备舰,被封存于华盛顿州的布雷默顿基地,直到1951年11月才重新启用,因此在注文津海战发生时,“巴尔的摩”号还远在美国本土,即便重新服役后也被派往大西洋舰队,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从未出现在远东水域,朝方又谈何将其击沉?这显然是个虚假的战果。
图片
■1944年在太平洋战争作战的“巴尔的摩”号重巡洋舰,二战结束后该舰退役封存,并未参与朝鲜战争。
再退一步说,就算朝方对敌方舰只的身份发生误判,但其宣称的一沉一伤的战绩同样站不住脚。参战的3艘英美战舰无一受伤,更无沉没,都全身而退。“朱诺”号服役到朝鲜战争结束后的1955年,“牙买加”号服役至1957年,“黑天鹅”号则在1956年退役。在注文津海战后,朝鲜海军的活动就大为减少,尽可能避免与占据绝对优势的联合国军海军正面交锋,朝鲜近海的制海权也随之易手。
图片
■如今在平壤祖国解放战争胜利博物馆内,依然竖立着击沉“巴尔的摩”号的展板。
在西方看来,注文津海战的规模之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取胜之易堪称唾手可得,完全没有必要在记录上虚造战绩、文过饰非,不过这场海战的特殊意义却不可忽视,它是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与朝鲜海军唯一的纯水面战斗,是二战之后美国海军第一场水面战斗,朝美海军的下一次正面交锋则要时隔18年后的1968年,美军间谍船“普韦布洛”号被朝方俘虏。对于注文津海战,朝鲜方面赋予的意义是“人民军海军首次对敌方的主动出击”,虽然其宣称的战绩无一属实,但至少这份敢斗强敌的精神还是值得纪念的。
图片
■相比击沉“巴尔的摩”号这一虚拟战果,被朝军俘获并公开展示的美军间谍船“普韦布洛”号才货真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