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2023》:在音综里玩“生存”,这事靠谱吗?

图片
一部《鱿鱼游戏》点燃了生存综艺的火。隔壁韩国从《体能之巅》到《海妖的呼唤》,肉体美学与智斗齐飞,看得观众大呼过瘾。甚至一些被认为与生存综艺毫无关系的类型,比如恋综,也打起了生存战——冷眼前几天写过的《2.9亿:结婚战争》,用高额奖金激励恋人们厮杀。
图片
最近生存综艺这把火“烧到”了音综,腾讯视频制作的《舞台2023》就是一档把生存与音综结合起来的节目。这档节目中,舞台和选手的实力不再是唯一看点与衡量标准,想要走得更远,选手需要吃透并利用节目规则,实现以小博大。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六期节目看下来,“生存+音综”的想法固然好,但节目组显然还是太保守,没有进一步在节目中体现人性博弈与算计,有点辜负了这个好创意。
图片
以舞台之名的生存战
“没有人是清高的,就是为了赢。”
表面上这是一档舞台节目,而其实它是一档有点人性实验意味的生存综艺。选手看起来是要靠舞台打动观众与导师,实际上策略和计算才能让选手走得更远。
图片
冷眼在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节目的赛制,让规则能更清晰的呈现出来:
1.每次公演前,节目组公布生存身份及相应规则,选手自行选择身份,每种身份对应不同的加成条件。
2.选手表演现场打分,如果达到生存身份加成条件就加分,反之减分。
3.按照分数高低排位,高者晋级低者淘汰。
图片
“生存身份”,就是节目的戏眼。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个知名度有限的乐坛新人,与一群已经依靠秀综积累了不少人气且舞台经验丰富的选手同台竞技,除了乖乖认输还能怎么办?
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身份。
以第一期节目为例。曾在《创造营2021》遗憾卡位的庆怜,舞台经验丰富且台风独特,却是初评级最低分,而几乎没有任何舞台经验,也没发表过公开作品的吴垚韬却击败了包括孟美岐、蔡维泽在内的出道艺人,排在第四。
图片
这是因为庆怜选择了看似收益最大,实则风险最高的“冒险者”身份,表演结束后分数没能进入前五,直接被扣掉100分垫底;吴垚韬选择了对新人来说最稳的“平凡者”,不加分不减分,当其他挑战自我的人纷纷翻车,打安全牌的他反倒成了最获益的人。
第三期节目也就是一公舞台,则在原有赛制上做了小加法:选手两两分组表演,组队也要选择生存身份,而规则还是达成条件加分,反之减分。
如果说初评级,不喜欢做博弈的选手还可以选“平凡者”明哲保身,那么一公不为自己为队友,也必须算计起来。
图片
大多数选手,为了同伴能够留下都选择了“挑战者”,即挑战已经表演过且初评级分数比自己高的选手,如果一公分数超过对手就留下,反之扣分。
“只能挑战初评级分数比自己高的选手”,这点很有意思。初评级分数高,意味着选手实力强,想从实力强的选手处拿到加分,就只能等对方出现纰漏——或者表演翻车,或挑战失败。
图片
于是我们看到了充满“人性”的一幕:孟美岐与海外选手Wonderframe堪称王炸组合,她们选择挑战安崎lyly组合,却以4分落败,分数被扣到了943。这时候,在候场的多名选手站起来,要挑战落败的孟美岐组。
“没办法,这就是人性。”孟美岐带着一脸苦笑说。
事实也证明,“落井下石”是有用的,选手徐子未初评级本来在淘汰边缘,但因为挑战孟美岐成功,直接翻盘,以第13名的名次晋级。
图片
是狠毒地活下去,还是做个被淘汰的好人?生存综艺总是这样叩问着选手们,有人选择为了赢不择手段,也有人流露出人性的美与善。
在《舞台2023》中,这一幕让冷眼觉得很动人。当孟美岐从大魔王成了软柿子,被多组选手挑战时,有一组本身优势不大的选手,小声地说着“不要不要,我们不要挑战他们,不想胜之不武”。
图片
人性算计博弈固然好看,但这种明知道挑战对自己的好处最大却放弃的做法,也让冷眼很感动。
不过既然是生存冒险,那不妨玩得更纯粹一点。目前节目已经过半,冷眼仍没看到哪个选手在舞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凭借规则打败对手,不得不说有点遗憾。
图片
节目组可以再大胆一点
为什么冷眼说这档节目可惜了,因为节目组想到了用“舞台”对照现实,将舞台竞演与身份和生存战挂钩。但无论是动机、背景、赛制和角色,都存在纰漏。
首先是动机,
1)动机:选手为什么要来这生存。
节目组给出的奖励是能够拥有舞台,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早已不算是一个多有有诱惑力的条件。对于新人歌手来说,舞台并不少,音乐节、Livehouse都需要暖场嘉宾,最不济还能在抖快平台做直播。
图片
反观海外的舞台生存综艺,比如《Queendom》,是真的能让在解散边缘的组合起死回生;《miss back》参演获胜者能得到名作曲家制作的“人生曲”(可以理解为Mariah Carey养老保险曲),不管节目最终收视如何,至少他们给出的奖励机制是有诱惑力,值得嘉宾去拼命的。但《舞台2023》,太柔和了。
2)赛制
奖励不够有诱惑力,如果赛制足够残酷,比如第一期就淘汰个一多半人,选手就算为了面子也会打起精神好好拼一下,谁想第一期节目就回家呢?
但初评级26组选手都是安全的,一公应淘汰7组,结果导师复活1组,安琦用免死金牌救了1组,最终只淘汰5组,让人感受不到生存综艺那种紧张、为了要活下去必须不顾体面的感觉。
图片
当然可能节目组是出于保护嘉宾的目的,不想让节目的赛制太残酷,避免嘉宾被观众指摘。但不够大胆的结果,就是此刻love&peace的平淡模样,而且观众的情绪也很难被调动起来——既然ta没那么容易被淘汰,干嘛要紧张呢?
3)角色
大部分选手对于观众而言是陌生的,而生存角色是快速建立通道让观众熟悉他们的最好办法。
冷眼其实很喜欢节目中挑战者、平凡者之类的设定,但节目中没有最大化的利用编剧、剪辑将这样的身份设定和选手本身相结合,导致,设定变成了仅仅服务于规则的存在。
其实,这样的角色设定很容易帮助选手出戏。例如,选了平凡者的选手,就可以通过真人秀或者其他方式来cue他为什么钟情于这个身份,他在生活中是什么样。
图片
这一点韩国的生存综就玩得很极致,《血之游戏》崔延胜在节目中的设定就是高智商无情“坏男人”,这种设定肯定和现实中的他有出入。但越是极致的人设,越容易让观众记住。崔哥在节目下车后,还因为这种人设有了不少粉丝。
4)“生存”价值观设定
最后是背景交代问题。冷眼认为这档节目之所以让人觉得“乱”,与背景交代不清有很大关系。
《舞台2023》是舞台生存节目,但“生存”二字并没有被着重强调,节目组也没有明确给出类似于“舞台即人生,选手即你我”这样点明主旨的话,观众爱看生存综艺,因为它与现实存在映射关系,《舞台2023》其实也在做这种映射,但因为它没挑明主旨,使得这种映射看起来很无厘头。
图片
最典型的,是导师的设置。相信很多观众和冷眼一样,第一次看初评级时,觉得导师的打分标准非常随性,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表演很一般,导师却给了还不错的分数。
这其实是一种现实映射,导师的身份就像是人生中决定命运的上位者,是年末给你我绩效打分的领导们。他们的喜好是主观,并不完全以实力作为衡量标准的,“一看见你就很喜欢,所以给你高分”,这就是真实的、不公平的人生。
图片
可惜的是,这样深刻的洞察因为背景没有交代清楚,导师反倒成为节目中“不知所谓”的存在。原本《舞台2023》是可以在价值观上进行深挖,拓宽节目思考维度,结果却没有。
“生存”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节目组有点贪心,又想要舞台又要生存,甚至还要展现王嘉尔的幕后编排。在固定的时长中,要叙述一个全新命题,内容之间一定是需要有取舍的,面面俱到反倒会凌乱。
其实综合前面说的动机问题,冷眼倒有个提议:进一步玩透生存赛制,排名低的舞台简朴,排名高的灯光舞美有升级,而最后的胜者可以才拥有,由王嘉尔编排,多位导师合作的最极致的舞台。
作为综艺产业长期观察者,冷眼是非常高兴看到节目中出现新创意和新模式的,即使这种创新可能一时没有被市场接受,但至少说明整个行业是在琢磨向前走的。
宁可头破血流,也不要打安全牌,冷眼很为《舞台2023》感到可惜,也希望下一次看到有态度、有攻击性的生存类音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