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美教师:乡村首席教师张换霞

张换霞是灵宝市焦村镇第一初级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她用坚守点亮了一方璀璨星空;在教育援疆的后方,她用坚守润泽了千年边疆胡杨。
图片
坚守杏坛,为乡村教育增添点点亮光
ZUI MEI JIAO SHI
张换霞在乡村初中工作了29年,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22年,负责学校教科室工作,是首批“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承担着首席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职责。一身兼数职,每个职责都是重担,但是,她勇于担责,任劳任怨,工作出色,尤其是在河南省乡村首席教师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成长破冰,振羽重飞。2019年,张换霞老师被聘为首批“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已过不惑之年的她,积极行动,主动为成长破冰:参加乡村首席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参与能力诊断、名校访学、专家讲座等活动,坚持阅读教育名著,书写读书感悟、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向下扎根,提升自身内涵。
图片
工作室成立后,作为主持人的张换霞身先士卒,迅速带领乡村教师工作室团队走上成长快车道。工作室以信息技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有计划有推送原创文章,展示工作室的活动及研究成果,吸引了数万人次的阅读,对周边乡村学校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三门峡市乃至河南省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21年9月,她主持的《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带动乡村学校发展》研究项目获得河南省信息技术优秀成果二等奖。
图片
仰望星空,践行改革。乡村教师大多读书较少,视野狭窄,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基本上属于“萝卜炖萝卜”式的低效教研,不足以有效提升教师素质。针对令人堪忧的教研现状,作为学校教科室主任,张换霞决心改变此种现状,她积极谋划,围绕“三名”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走近名家,赋能成长”的教研活动:读名家名著,养书香气质;听名家讲座,提理论素养;观名师课堂,学教学策略。
图片
活动率先在工作室成员内部试行,取得成效后,全校推广。她撰写的教改经验文章《“萝卜炖萝卜”式的教研该变了》,发表在《教育时报》2021年10月26日“课堂”版。
脚踏实地,扎实研究。张换霞带领工作室成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针对农村学生阅读匮乏的短板,开展了人教社名著阅读子课题和市级课题的扎实研究。这两项课题分别于2022年6月、10月顺利结项。2023年,工作室又申报了三门峡市级课题《利用经典诵读等级制,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成功立项。
图片
焦村一中地处灵宝衡岭塬上,工作室形成六位一体的“衡岭六韵”系列教育主线。“衡岭六韵”即“衡岭之声”“衡岭课堂”“衡岭书韵”“衡岭春雨”“衡岭随想”“衡岭撷英”,按学年集结成册,收录了工作室的各项活动开展、课堂教学成果、师生读书感悟、教师培训心得、教师生活随想、学生优秀习作等阶段性成果。
图片
薪火相传,梦想延续。结合灵宝市“青蓝工程”,张换霞工作室以“1+5+10”的结对形式,助力本乡镇青年教师成长,引导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促进“青蓝工程”深入开展,工作室适时开展师德培训,培养青年教师良好品德;定期开展“青蓝”双方同课异构及听评课活动,引领、指导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培养并吸纳青年教师进入教研课题组,提升教科研能力。
图片
三年来,工作室不断给予青年教师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青年教师杨柏莎说:“我跟着张老师走上了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寻美快车道,在这个优秀的团队里,我像一根渴望葱郁的苇草,承受阳光的洗礼,领悟激情的膨胀,寻找智慧的光芒。”
图片
春种秋收,硕果累累。在河南省乡村首席教师岗位上,张换霞乐于奉献,高效履职,工作表现出彩。2021年3月和2023年3月,她两次代表三门峡市的河南省乡村首席教师接受省厅的调研指导,工作开展情况得到了充分的肯定;2021年9月,被评为三门峡市“教学标兵”;她参加2023年《教育时报》新年大会主题沙龙“乡村教师如何抱团成长”;撰写的文章两次在《河南教育》发表;2023年4月,张换霞工作室被灵宝市教体局评为“基础教育教学优秀名师工作室”,她本人被评为“基础教育教学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图片
张换霞带领乡村教师走上发展的快速车道,引领乡村学生走向成长的广阔天地。工作室成员中,1人被评为三门峡市级骨干教师,4人被评为灵宝市骨干教师,6人成为校级骨干教师;5人次获得市级以上教师节综合表彰;12人次在CN刊物发表论文;结项国家级、市级课题各一项;8人次获得市级以上优质课及作业设计奖项。6人辅导学生在CN刊物发表10篇优秀习作;学校的“栋园文学社”成为《漫维》杂志的“小作家基地”。
坚守后方,为边疆胡杨送去缕缕润泽
ZUI MEI JIAO SHI
勇挑重担,支持援疆。2020年,张换霞老师的爱人毅然报名参加河南省第十批援疆支教团队,踏上了为期3年的援疆支教之旅。2023年,张老师的爱人再次响应河南省教育厅号召,加入为期一年半的“万人援疆”队伍。他带着“智力援疆,文化润疆”的崇高使命,从黄河南岸、崤函北麓的灵宝家乡出发,穿越茫茫戈壁,奔赴新疆哈密。
图片
援疆人的步伐如此坚定,是因为他知道,他的后方固若金汤。爱人不在家的一千多个日子里,张换霞用瘦弱双肩,挑起了家庭重担,担负起了照顾双方老人的责任。
孝字当先,悉心照顾。张换霞的父亲年逾九十,公公也已年过七旬。每个周末,她都会雷打不动地去看望两边老人。
给老人买四季衣服,带老人看戏,陪老人种菜,为老人拍抖音消遣······2022年10月,张换霞的公公突发脑梗,三个儿子都在外地,她立即驱车70多公里,带公公到医院看病,跑前跑后,办理各种手续,购买各种用具,家里来人照顾时,她又赶回学校上课。公公住院期间,她是学校、医院两头跑,既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老人也很快出了院。
图片
公公出院后,需持续用药,张老师又负担起工作之余取药、送药的任务,每次都把6种药按早晚用药分类、包好,防止老人吃错剂量。2022年年底,90岁的老父亲感染新冠肺炎,她把老人接到家里悉心照顾,张老师强忍自身高烧的病痛,为老父亲端汤送药,精心服侍,终于老人得以康复。老父亲至今精神矍铄,打起锣鼓来,威风不减当年。
图片
全力援疆,屡建新功。张换霞勇挑家庭重担,爱人一心一意援疆,为边疆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连续三年被评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优秀教师”和三门峡市“师德标兵”、三门峡市“教学标兵”。爱人张卫锋动情地说:“得知父亲脑梗住院时,我心急如焚,恨不能立即回家。幸亏有妻子在!她一人驱车,沿着陡峭的盘山公路,把父亲及时送到市区医院,细心照顾。妻子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我的军功章有她的一半!”
图片
胡杨,以千年不倒的身姿,屹立在大漠戈壁;援疆人,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凝聚起民族之魂;援疆家属,以初心如磐的坚守,润泽着边疆胡杨!
张换霞老师时刻保持坚守之姿,带领胸怀梦想的工作室成员泼墨起笔,描绘乡村教育蓝图;让心怀远方的爱人扬鞭启程,奉献边疆教育事业,唱响了不平凡的生命奋进之歌!
图片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王一通  编辑丨李迎新
师者如光 虽微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