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改名婆罗多,由“契丹”音译的china,是不是也得改?

G20峰会在印度新德里开幕,印度总理莫迪在峰会上发表演讲,其前面的桌签上赫然写着名为,巴拉特或者叫婆罗多,印度更改国名意味着什么?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天下平说节目,再一个我们看近代史以来,我们就称西方大国,英吉利、德意志、法兰西、美利坚,你看这个翻译的名称,都是非常好的名字。
那么俄罗斯叫什么,我们古代称什么?叫罗刹对不对,这个名字肯定不好,为什么西方的名字这么好,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他们的强大和先进,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给他起名用的都是些好词,一听就很高大上,法兰西、美利坚。
俄罗斯古代叫什么,就罗刹国,你看所以这个中国强盛期,管俄罗斯叫罗刹国,强盛了叫俄罗斯,你看这概念就不一样,影响也不一样。
图片
其实我们中国这个名字China,这个英文名字其实也不对。为什么要说这个,因为古代的欧洲并不了解中国,他们通过什么来了解中国,叫做西辽。
也就是说北宋时期在中国的大地上,北宋王朝契丹王朝和西夏王朝,形成了一个叫两超一强的格局,两超朝是北宋王朝和这个辽王朝,也就是契丹王朝,一强就是这个所谓西夏王朝,这个辽国被灭之后耶律大石,在中国的新疆甘肃和中亚地区,就是里海以东建立起了强大的西辽,从里海到新疆都是西辽版图,非常强大。
那么欧洲人从那个时候逐渐了解到了,有一个西辽的帝国,开始把他误认为是中国,那么西辽是什么族,是契丹,契丹英文发音就演变成China,契丹、契丹、China,慢慢这个这个音译就来了。
图片
所以说用China来理解中国也是错误,所以咱们是不是建议,伴随着印度改名这个契机,咱们把咱们的英文这个,中国名称也改了,应该叫什么华夏或者叫汉,或者叫唐的音译。
契丹他不能代表中国,跟中国两码事,契丹是中国北方游牧少数民族,政权覆灭之后西迁成西辽的格局,跟中国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如果说辽跟中国还有一定联系,那么西辽基本没什么联系,后来这个西辽被蒙古所灭,他跟南宋都八竿子打不着,因此国家的名称这个学问很大。
图片
恭喜印度成为婆罗多,也恭喜婆罗多的诞生,我们希望这种去殖民主义的观念,能够进一步强化和加深。
比方说近东中东远东的说法,都是根据欧洲距离的远近去确定,离欧洲最近的土耳其称近东,海湾地区不算太远叫中东,所以说沙特伊朗都是中东国家,离欧洲最远的中国日本,这成了远东地区,这都是殖民主义概念。
因此婆罗多这个名称,打响了反殖民主义最后一枪,就成了观念上的殖民主义。
图片
如果说二战之后1945年以后殖民地,开始陆续的获得政治独立,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印度巴西,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上开始复苏和快速发展,那么殖民主义最后的一个尾巴就是观念,意识形态上的殖民主义。
我个人很赞同印度改名叫婆罗多,同时我也认为中国的英文名称,也应该改成什么,华夏或者是华之类的音译,而不是叫什么这个契丹,这跟中国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我们看香港很多道路,还是以英国总督为命名,还有一个贯之以英皇大道,这个其实也都是旧殖民主义的遗留,因此这个殖民主义的最后一步,观念上的这个文化上的殖民主义概念也应该去除。
图片
当然我们还要强调一遍,不涉及殖民概念的一些西方话的用语,比如说公元纪年等等,这些有没有必要改,我觉得这个没有必要,我们不能矫枉过正,我们不能把一切,西方的东西都说成是殖民主义的东西。
比如公元纪年这个事,为什么采用公元纪年,因为早在清朝明朝末期,清朝我们就发现,当时西方文艺复兴之后,人家的天文的历法算的比我们精确。
当时这个顺治时期还有什么天门立法之争,后来证明西方的立法,比我们古典的立法更精确,因此采用了这个西方的立法之说。
图片
所以说我们不能把所有西方的东西,都称为殖民主义的遗毒,这样会矫枉过正,我们去的这个概念,只是涉及殖民主义的部分,而不是泛指,西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那些好的东西。
比如说国家主权一律平等的原则,我们网友强调着爱国爱国,爱国的概念从哪来的,那就是主权国家诞生之后,这个国家的民族主义认同,你问这个汉朝的一个老百姓,他有爱国的概念吗?没有。
爱国的概念什么时候来的,就是近代欧洲,所以说国家主权平等、宗教信仰自由、民主人权的观念、保护私有财产、法制的观念等等,这些观念跟殖民主义没有关系,我们不用去除,反而要发扬光大。
感谢您的收看,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