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缺席”最强暑期档、持续亏损、“盟友”减持 靠啥翻身?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深度 独立 穿透
图片
厉兵秣马 突围困境
作者:业文
编辑:钧杰
风品:闻道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人生路漫漫,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这段话出自作家柳青《创业史》,对于已过耳顺之年的王忠军而言,品来应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8月29日晚,华谊兄弟发布2023半年报:营收3.39亿元,同比增长59.93%;归母净利亏损1.4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92亿元,亏损减少25.77%。
营利双增,值得肯定。然拉长维度,作为曾经的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华谊兄弟一直在被亏损魔咒所累、早已风光不再。2018年—2022年连续5年财报亏损,亏损总额累计超70亿元。
为了继续电影理想,华谊兄弟及实控人王忠军、王中磊开始频繁出售名下资产。王忠军甚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公司安全,什么都可以卖掉”。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横亘电影梦前的债务压力,似乎成为一道难过的关。
9月5日晚,华谊兄弟发布实控人所持股份被司法冻结的公告,截至公告日,王忠军、王中磊兄弟合计持有华谊兄弟的股份量3.86亿股,占总股本13.90%,目前全部被司法冻结。
1
5年亏超70亿 华谊兄弟错在哪?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如果时间可以重来,王忠军、王中磊兄弟大概率希望重回到2014年,改变那个影响华谊兄弟近10年的重要决定。
与王健林相同,王忠军、王中磊兄弟也有一个迪士尼梦。华谊成立20周年之际,王忠军提出“去电影化”战略,转向IP授权、开发实景娱乐。
2017年,华谊兄弟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板块累计签约项目已达18个。在全景网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公司曾表示,仅是苏州华谊电影世界一个项目,总投资就达到35亿元。
据当年年报显示,华谊影城苏州有限公司全年营收仅1.46亿元,总负债高达21.67亿元。
对于实景娱乐板块,王忠军寄予厚望,希望该部分营收达到180亿元,相当于6个香港迪士尼。
然2017年,实景娱乐板块仅实现了2.58亿元营收,仅为180亿营收的“零头”。
众所周知,文旅产业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除了资金实力,还考验运营者的专业力、精细度与战略耐心。这条路,王健林没有走通,继任者孙宏斌同样负重前行,相比前两者华谊无论运营能力还是资金实力均相距甚远,结果可想而知。
2018年开始,华谊兄弟实景娱乐板块营收持续下滑,2021年华谊兄弟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板块年营收1.17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97%。
2021年3月,王忠军在接受俞敏洪采访时表示:“到今天为止,我还坚持它是对的,中国的文旅和电影还不一样,电影是一部一部地去竞争,一个档期一个档期的竞争,我觉着文旅是靠长期,长期运营与文化建设,IP建设。”
方向远比努力更重要。王忠军的长期主义没能坚持多久,仅仅过去半年时间,华谊兄弟便剥离了实景娱乐业务。
2021年8月13日,华谊兄弟公告称,拟将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实景娱乐公司15%的股权,以2.2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西藏景源。本次交易后,华谊兄弟持有实景娱乐公司39%的股权,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行业分析师郭兴认为,华谊兄弟选择实景娱乐赛道,主因是不满足于电影赛道狭窄空间,依托电影产业进入更大的文旅赛道。初衷是好的,但因缺少长期连续的爆款IP,使得华谊兄弟的文旅项目缺少核心卖点,加之缺乏相关开发运营经验,失败不是偶然。
不再以内容生产为主业,对一家电影企业而言或是致命打击。去电影化战略的这几年,华谊兄弟在各个多元化的行业里兜兜转转。除了布局文旅,还深度入局游戏产业,参与英雄互娱定增、收购银汉科技,一系列资本操作看似繁华,最终却多以失败告终。
隔行如隔山、术业有专攻,去电影化战略误判背后,也是主营业务长期深度绑定明星的无奈。
典型代表便是冯小刚。引用王中磊的话,华谊的天下,有一半是冯小刚打下的。
为了深度绑定,2015年华谊以高溢价10.5亿元收购冯小刚成立仅2个月的公司东阳美拉70%股份。由此华谊形成了10.47亿元商誉。
此外,7.56亿元收购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等众多艺人持股的东阳浩瀚70%股权,形成了7.49亿商誉。
两笔收购近18亿的商誉,代表了发展信心也意味着负重前行,一旦不及预期金瓜瞬间变大雷。2018年至2022年,华谊兄弟连续5年对东阳美拉资产组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累计9.67亿元。2022年,对东阳浩瀚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2.24亿元。
电影自媒体百万粉丝博主郭岳对首财君表示,随着电影业的持续发展、市场日益成熟理性,中国电影已经从看明星到看质量。随着电影赛道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观影观念的改变,明星=票房的时代已成过去式。成也明星败也明星,华谊为粗放的业务发展模式付出沉重。
2
重要“盟友”相继减持 
7亿借款好还不?
业绩差强人意,重要战略伙伴开始用脚投票。2022年报显示,腾讯已在第四季度减持华谊兄弟4%股份。从5%持股比降至1%,2023上半年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已不见踪影。
另一重要股东阿里巴巴也不淡定,2023年8月10日至11日,阿里创投、马云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5549.0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2%。
马云曾表示:王中军可能是我见过的中国最懒的一位CEO。对此评价,王中军曾言只是马云开的一个玩笑。
孰是孰非,仁者见仁。不过从此番减持看,这一次似乎不是开玩笑那么简单。
要知道,两者关系颇深,堪称“重要盟友”。除了2015年8月大手笔入股。2019年1月,阿里影业公告称,附属公司北京中联华盟已同意向华谊兄弟授出一笔7亿元借款,借期5年,按中国人民银行5年期借贷的贷款基准利率。
同时,华谊兄弟将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70%的股权质押给阿里影业,首财君查阅华谊兄弟半年报发现,华谊兄弟还将大量房产质押给阿里影业。
2023半年报显示,华谊兄弟质押的房产分别是,海口市自有房产三套(琼(2023)海口市不动产权第 0035466 号、琼(2023)海口市不动产权第 0035467 号、琼(2023)海口市不动产权第 0035468 号)。
全资子公司华谊兄弟互娱(天津)投资 有限 公司 以自 有的房 产一 套(琼(2023)三亚市不动产权第 0004115 号),全资子公司北京华谊兄弟嘉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自有房产、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上述固定资产合计价值约为3.43亿。
2024年1月,该笔7亿元借款即将到期,华谊兄弟是否有能力偿还呢?
起码从2023半年报看不轻松,公司在手现金约2.65亿元,一年内到期流动性负债约8.2亿元,短期借款约5.36亿,一年内到期流动性负债与短期借款合计约13.56亿。
值得一提的是,2023上半年华谊兄弟长期借款下降较快,2022年规模约7.31亿元,2023上半年为1.46亿元,下降近6亿元。
相比之下,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规模,从2022年2.58亿规模增至今年上半年的8.22亿。长期负债减少、短期偿债压力增大,折射出的融资压力难度几何呢?
叠加上述王忠军、王中磊兄弟的股权被冻结,阿里巴巴的股票减持行为耐人寻味。
当大佬渐行渐远,华谊兄弟只剩下自救一条路可走。
3
“缺席”史上最强暑期档 
国庆档、贺岁档“野望”
能否熬过艰难的较劲时刻?
说千道万,做强主业是翻身关键。
放眼2023年的电影市场,华谊兄弟存在感几乎降至“冰点”,盘点今年其上映电影,出品的《摇滚藏獒:乘风破浪》《宇宙探索编辑部》《爱很美味》,总票房合计才0.82亿元。虽然《流浪地球2》联合出品方中有华谊兄弟身影,但能带来的营收贡献约0.1亿元。
让很多华谊粉丝无法接受的是,华谊兄弟全面缺席了今年暑期档。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热度撩人的不仅是天气,还有电影产业。
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档电影票房206.19亿元,观影人次5.05亿,放映场次3461.7万场,3项指标均创新高。档期内,全国单日票房连续72天破亿元,刷新了全国单日票房连续破亿纪录。
作为史上最强暑期档,今年暑期档票房比2019年同档期高出近29亿元。电影《孤注一掷》总票房(含预售)突破35.23亿元,反超《消失的她》,进入2023年电影票房榜前三名。
《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则依次位列全年票房榜第四名至第七名。
痛失史上最强暑期档,有分析认为,资金捉襟见肘叠加疫情因素,是华谊主控影片缺席的重要原因。
据同花顺iNews,有投资者向华谊兄弟提问,2023年3季度都开始了,下半年一部主控电影都没有吗?
华谊兄弟回复称,公司持续开发和储备优秀的影视项目,《前任 4:英年早婚》与《志愿军:雄兵出击》已定档国庆档。
据半年报,目前公司主控影片为《前任 4:英年早婚》,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雄兵出击》为参投影片。
《前任 4:英年早婚》是田羽生导演的“前任”系列最新续作,猫眼数据显示,“前任”系列电影前三部合计票房23.23亿元,特别是《前任3:再见前任》票房达19.41亿元。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前任3总成本在3000万-5000万区间。这一部卖座电影就为华谊兄弟带来7亿左右利润。
电影业的魅力即在于此,对华谊兄弟而言,没有什么危机是一部或几部爆款解决不了的。《前任 4:英年早婚》会带来惊喜么?
拉长维度盘点,管虎导演的《狗阵》、陆川导演的《749局》、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2》均进入了后期制作阶段,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3》则6月才开机制作。
不过查阅2023半年报显示,管虎导演的《狗阵》华谊兄弟为参投+宣发,《美人鱼2》也为参投,并非实际意义上的主控方或者出品方。
公开资料显示,陆川导演的《749局》第一出品方是,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华谊兄弟与腾讯影业位列2、3位。
《非诚勿扰3》华谊兄弟为主要出主品方,半年报显示,该片有望年内上映。缺席多年贺岁档市场,冯小刚能否凭此让华谊兄弟一鸣惊人、一雪前耻,让我们拭目以待。
4
电影仍是一门好生意 
不想躺平的王忠军靠什么翻身?
越是至暗时刻,越离曙光越近。
君不见,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复苏,尤其是暑期档的大爆发为行业结结实实的打了一剂强心针。也为艰难渡劫的华谊兄弟多了一丝转机。手握多部重要储备电影,一部爆款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7月13日,普华永道发布《2023至2027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预测,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中国有望于2024—2025年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
一句话,中国电影仍是一门大生意、好生意。华谊兄弟、王忠军、王中磊兄弟能借势翻身么?
青年剧作家及导演向凯曾表示,华谊兄弟翻身存在两方面困难,一是公布的储备项目看上去很丰富,但由它主投的并不多,那就意味着从中获得的分红不会很大。二是储备的项目中,大部分作品IP都是很多年前的,能否符合未来观众的需求也有待考量。
还是那句话,术业有专攻。坐拥海量市场、叠加自身厚重积累,回归主业、做透做精最擅长的事,或才是最优解、最大胜算。但经历了诸多错付误判、艰难渡劫,华谊兄弟想要王者归来还有诸多“功课”要补、“冷板凳”要坐。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追求明星效应的“面子”、盲目线下布局,忽视了电影本身文化与内涵的“里子”,让华谊兄弟逐渐迷失乃至陷入困局。
阅尽千帆!努力拍出好电影、有里有面的华谊才能赢得更多掌声。节流更要开源,才能让不想躺平、力保公司安全的王忠军真正走出困境。
方向远比努力更重要!
本文为首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内容微信:13535243485
      商务微信:yushengmei1231
本账号系新浪财经/一点资讯/
凤凰新闻/网易财经/搜狐财经/腾讯财经/今日头条/蓝鲸财经/百度百家/新浪微博/天天快报/中金在线/东方财富/雪球
等22家媒体入驻账号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