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法》修订,让社会和市场压力倍增

2023年9月9日,《中国律师100人》之《法律小食堂》第十六餐线下活动,在亚运村附近的南门四季涮肉店进行。
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皮艺军、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荆、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著名刑辩律师李肖霖、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律师、《央广网》法治中国频道编导佟威,活动发起人、《企业与法律网》总编金仲兵和肖敏博士,就《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修订问题进行交流。
图片
据网文介绍:《治安管理处罚法》历来有“小刑法”之称,这部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当密切,亿万百姓在社会生活中迎面撞上《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概率并不亚于《民法典》。大多数未被入罪的违法行为,都能在这部法里找到否定性评价和处罚依据。所以连日来,修法引起广大社会民众的关注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法律小食堂》受邀专家认为,首先,过于强化的执法权和无处不在的执法行为,表面上看都得以按部就班进行,但其“普遍性”也让人人自危,且隐患重重,遗害无穷。
其次,圣经中说:信仰的力量在于清晰。法律的技术含量,在于具有明确的量化和可操作性。但新增条款更多的是抽象的文化和道德概念,具有形成口袋罪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一个执法者即可定性的随意性,让执法和法律的严肃性大减。
第四,会导致被执法对象的相对弱势,出现所谓“敢怒不敢言”的情况,而隐藏其后、长期积累的怨气和内心不服从,会导致反体制的潜在共识。这种潜能量,在一定条件下会被激活,成为显性矛盾和冲突。
第五,虽是以立法形式进行推动,但立法违宪,属不可为而为之。
第六,从国民安全感和幸福体验方面来看,虽以立法形式出现,却是一次明显的法治倒退。
第七,从经济角度看,一是当下市场新动能不足,需要信心。近年因为经济通缩预期加重,就业不乐观和收入下降,导致消费疲软等系统性问题。——这一衰通现象,是系统性、先天性的,并不能因为任何技术性措拖的出台而有所改变。
另一个原因与上述修法行为息息相关。因为涉及诸多关乎个人权利、安全和自由的条款过多,修改过重,所以必然影响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思考和反弹。——人身尚且难保,何来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何来恢复和发展?
第八,现代法治文明语境下,严刑竣法,历来不被主流观点所认同。危邦不入,危墙不立,幸福和繁荣,无从谈起!
这也是本次修法受到广泛批评的主要原因:短期看似利于执法和稳定,长期实则两败俱伤。
所以,听取民意,取消修法,技术上,是应对当下经济困局的重要手段之一,态度上,是表达悔过诚意,走向良治的形式之一。
图片
《中国律师100人》之《法律小食堂》的餐友范围以专家、律师、媒体人、企业家、艺术家和发烧友为主,旨在维护、增强同城同道传统友谊,接纳、整合异地各界新鲜人脉,分享、交流国内外最新法律、政策、民生、商业、文化、艺术等多领域信息资讯,打造精品社交微平台,实现针对性社交外延。
欢迎各界朋友提供多样化的支持和价值互换,共襄盛举。
二〇二三年九月十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