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这个“沙盖妹”,将陕北美食远销西安、北京等地

近年来,榆阳区涌现出一批妇女创业就业的优秀代表,她们不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还努力帮助更多的妇女同胞走上了创业就业的康庄大道。
图片
张红春,是一位有着很多身份的普通人,女儿、母亲、姐姐、女企业家。但让大家记住她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富有黄土气息的称谓——“沙盖妹”。生活经历、创业经历以及乐观向上的态度,将她历练得如同在沙漠中生长的沙盖一样坚忍不拔,经过几年的发展,她也带动了更多和她一样的妇女一同创业就业。
9月12日,“黄河女儿行——讲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巾帼故事”全媒体采访活动来到了榆林市榆阳区沙盖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采访团一行一起听“沙盖妹”张红春讲述她的沙漠“淘金”记。
图片
自打学会做饭起,张红春就是喜欢在家里腌制豆角、苦菜、沙盖等,因为都是自己亲手做的,不添加任何辅料,就送给亲朋好友吃,结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于是她决定把沙盖菜腌好后卖到市场,这样晚上可以腌菜,白天照顾父母,同时也可以为妹妹筹学费。就这样,张红春开启了自己人生蜕变的第一步。
“刚开始主要是为了方便照顾家,而且这个自己做的话时间上能自由一点,后来发现有的农户种植的沙盖卖不出去,自己吃不完就用来喂羊,城里的客户喜欢吃这个东西,但是又买不到,有的买下也不会腌制,我从小就会腌制这个东西,然后我就想把这个收购回来进行腌制,把这个推到市场上。”沙盖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红春说。
图片
从2011年开始自制沙盖到后来逐步发展采用“产业+农户+基地+合作社”的方式开展生产和营销,张红春成功独创老坛发酵工艺,不用任何添加剂,实现亚硝酸盐含量为零的新技术,不但对人体无任何伤害,发酵产生的酵素还十分有益于身体健康,使沙盖菜真正达到绿色健康。
2013年,张红春向亲戚朋友借了10余万元的启动资金,租了30亩地种植沙芥,盖了6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准备大干一场。但当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加冰雹,让30亩的沙盖全部绝收,不仅赔了钱,贷款也面临逾期风险。
“那能怎么办呢?生活总得继续。那两年,我白天开着车去农户家收菜、回厂腌菜,晚上又要出车揽工补贴家用。”张红春回忆,山里很多弯路,一到晚上就更难开。“上山时毫不犹豫,干完活下山时才发现两旁的沟很深,但也只能硬着头皮把车开下来。”
图片
上有老下有小,还背着一笔沉重的借款,为了能多挣钱,张红春开始成千斤地腌制沙盖。但事与愿违,在腌制时,大部分都坏掉了。“为什么会坏?”张红春百思不得其解。那段时间,她像着了魔一样,不弄清楚原因不罢休。通过反复试验,历经屡次失败,张红春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生活不会亏待每一位努力的人。2015年,张红春终于苦尽甘来,注册商标“沙盖妹”,盖起了2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与100多户农民合作收购沙芥。当年沙芥产量达到20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随着腌制工艺的日渐成熟,企业的“产业+农户+基地+合作社”的生产与营销模式也日趋成熟。通过线上推广、线下销售的模式,销售额也在稳步上升,2022年销售额达482万元。
自己淘到金,也不忘拉扯身边妇女姐妹一块致富。截至目前,张春红已与周边600余户农户达成协议共建沙盖菜人工仿野生种植基地,无偿向118户农户提供优质沙盖种子,统一收购、售卖,带动190余名妇女找到谋生之路。
如今,张红春的沙盖在该市各大超市、特产店、酒店等均有销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远销西安、银川、铜川、内蒙、北京等地。
“下一步,我们想跟各个餐饮机构,美食博主来开发更多的沙盖美食,让沙盖这个产业链更加壮大,能带动更多的人就业。通过我们现有的销售渠道,加上和全国的餐饮企业合作,让咱们陕北的红葱、小米、泽蒙这些陕北的农特产品,开发出更多美食,希望全国人民都能尝到陕北的美食。”张红春说。
华商报记者 郝锦龙 编辑 张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