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小世界被罚100万 警惕网络“陷阱”坑害青少年

图片
图片
近年来,国家也不断加强
对互联网内容的监管。
为防止未成年人受到违法信息侵害,
需多方共同参与治理。
文|丁一
近日,腾讯QQ平台小世界因存在低俗色情信息而被被罚款百万的消息,又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问题引入大众眼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社交软件、短视频、直播等APP也吸引了大量未成年人的目光。在未成年人娱乐、玩耍的同时,有不少不法份子将目光瞄准了这个群体。这些不法份子将“软色情”等作为诱饵,通过平台的流量让未成年人成为其“摇钱树”。
近年来,国家也不断加强对互联网内容的监管。为防止未成年人受到违法信息侵害,需多方共同参与治理。
QQ“小世界”存在大量色情信息
近日,针对腾讯QQ平台“小世界”版块存在大量色情等违法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广东省网信办,依法约谈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二十七条,实施行政处罚,责令暂停“小世界”版块信息更新30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万元罚款。
据国家网信办公告显示,腾讯QQ平台“小世界”版块存在大量色情引流信息,部分用户在评论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交友、实施性引诱,招募未成年人进行游戏陪玩,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十条。
据“QQ安全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腾讯QQ表示,网信部门对QQ小世界功能版块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此,我们诚恳接受、坚决执行。我们已经对照网信部门的各项要求,全面开展QQ小世界等功能版块的整改工作,通过技术升级、平台举报巡查完善等多重手段,加大力度推进社区生态治理,对查验属实的不良和有害信息予以严厉的打击。
我们坚决抵制不良和有害信息,一直以技术和人工巡查等多重方式持续与之对抗。QQ小世界功能版块内设的青少年模式,通过专属内容池及信息过滤等机制对内容安全性加以强化。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对腾讯QQ平台“小世界”进行了三项行政处罚,分别为责令暂停更新、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万元罚款。这是比较严格的处罚措施,不仅包含罚款,还包含没收违法所得,这意味着腾讯QQ平台“小世界”一定时期的营收被全部或者部分没收,按照法定计算公式,违法所得应该未超过100万,如果超过了100万,罚款金额会以违法所得为基数最高处10倍罚款。此外,暂停更新也会影响用户体验和导致用户流失。实际上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个人还可以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但从公告来看本次并没有对个人进行处罚。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平台、软件中出现色情信息、广告的具体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可能是平台审核时出现疏忽,其次是相关标准不明确,无法作到准确认定。另外,可能平台的广告机制可能存在漏洞,使得色情广告能够投放到用户面前。“有些广告商可能故意投放色情广告,以吸引用户点击或者获取利益。”
防止网络成为诱导犯罪温床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数据显示,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未成年人利用电信网络实施犯罪3555人,同比上升21.2%。一些违法、违规应用和网络平台,成为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犯罪的温床。
同样,《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白皮书指出,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审结(含起诉、不起诉)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犯罪人数分别为236人、3001人、5474人,2022年较2021年同比上升82.41%。
因此,如何预防未成年人成为信息网络诈骗活动的“工具人”,是当前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重要课题。
值得留意的是,QQ平台小世界并非孤例。此前互联网上也曾充斥一些APP存在大量色情、暴力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信息。2020年,海河新闻报道称,河南市民乐锋称孩子在使用手机APP软件“WiFi万能钥匙”期间,被该平台多次推荐带有性诱导的内容,以及比较性感、暴露的女性图片。
乐锋说,自己看到这种广告都会跳过或点击删除,但孩子经常会使用该软件中的小游戏,辨别能力比较差,如果看到带有性诱导的内容并不慎点进入,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对此, 该APP所属的公司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回应称,平台内确实会推送一些广告和视频,但大多数都是“标题党”,实际上不会存在性诱导内容,“我们的内容和广告都是经过审核的,如果用户认为某些内容引起不适,可以点击‘x’关闭推荐。”
无独有偶,据多家媒体报道,多家教育类App曾因包含低俗内容、涉黄信息被曝光。例如,步步高家教机应用商店内一款面向“00后”App“小肚皮”内出现许多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内容。
2020年,12KM作文APP、出口成章APP、美术宝APP、万门中学APP等4款学习教育类APP因推送低俗色情和与学习无关内容被国家网信办作为典型案例公布。此外,堆糖APP、克拉克拉APP等3款青少年常用APP存在涉低俗色情的图文信息、对话体小说。
付建指出,平台可以通过加强广告审核、强化广告投放监管、建立用户举报机制等方式来把控平台广告的尺度,以防不良信息出现。“ 尺度把控涉及价值评判问题,在把控过程中难免出现争议。平台若以不违规为底线,应加大尺度控制。”
未成年人上网保护力度正在加强
未成年人过早触网已不是新鲜事。
据《2022年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的平均网龄为4.35年,其中网龄在3年的比例最高,占到17.35%;5年网龄的比例次之,为14.84%。值得注意的是,有5.38%的未成年人报告网龄在10年及10年以上,说明这部分未成年人可能在5~7岁甚至更早就已经有了上网的经历,并且有约八成的未成年人每天上网超过1小时,不足1小时的未成年人仅有两成。
近年来,我国对未成年人上网保护力度加大。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内容的保护都是最严格的,中国也不例外。不仅《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严格的保护义务和违法责任,正在征求意见中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也即将出台。此外,2019年的《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还对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进行了专门规定。
上述法律规定一方面保护“儿童在网络看到的信息”,另一方面保护“儿童网络行为产生的个人信息”,前者属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三章“网络信息内容规范”,后者属于第四章“个人信息保护内容”,和第二章“网络素养培育”以及第五章“网络沉迷防治”共同构成了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基本框架。
该业内人士表示,从操作层面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6月27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行动。整治重点为“针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较大、对未成年人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站平台以及儿童智能设备”。聚焦7方面问题:1.有害内容隐形变异问题;2. 网络欺凌问题;3. 隔空猥亵问题;4. 网络诈骗问题;5.不良内容问题;6. 网络沉迷问题;7. 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问题。此次对腾讯QQ平台“小世界”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色情等违法信息的处罚,实际上是本次专项行动所发现的问题。
事实上,国家网信办一直在持续大力净化网络环境,开展了多次清朗行动。通过严厉打击直播、短视频、即时通讯工具和论坛社区环节存在的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从严整治青少年常用的各类应用软件、浏览器、输入法工具等,严格管控、整治青少年无底线追星、炫富、沉迷、被诱导充值消费等问题。
2020年11月23日消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引发《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网络秀场直播平台要对网络主播和“打赏”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未实名制注册的用户不能打赏,未成年用户不能打赏。要通过实名验证、人脸识别、人工审核等措施,确保实名制要求落到实处,封禁未成年用户的打赏功能。
2021年9月1日起,《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工作的通知》正式施行,其中规定:“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2023年8月2日的《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还对手机、应用商店、App的分龄模式和防沉迷系统等做出要求。
付建指出,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一直是全方位的。涉及领域包括民事、行政以及刑事领域,形成了多层次的保护机制。“为了更好地防范未成年人被网络不法信息侵袭,可以从社会、家庭等多个方面进行。家长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教育,教育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提高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网络平台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建立健全的防护机制,过滤和屏蔽不良信息,限制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内容。”
   推荐阅读   
图片
图片
END
微信号|Taigeeker
新浪微博|财经网科技
财经网科技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