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ZK-00X到无侦-X,中国无人机命名规律变了,深层原因是什么?

今天来讲为什么中国无人机的命名方式改变了。我们注意到退役的无人机,它的型号叫做 BZK 005,这是2006年前后在天安门阅兵的时候出现,到现在也不过就是十多年的时间。据网上查还有BZK007,还有其他的一些像腾盾的双尾蝎无人机。
但是我们看珠海航站上展出的最新军用无人机,命名方式变了,变成了无侦-7,就是无侦序列有一对,还有攻击序列有一对,从攻击-2开始,攻击-3、攻击-11。最新的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从原来的研发单位的命名变成了军方以作战功能来命令,这反映了内部深层的层次感。
图片
我们起码能得到几个结论:第一,无人机已经正式进入中国空军的军方,包括陆军、海军、火箭军这些主战军种,他们可能都要按照无人机的军用功能来分序列,来进行新的作战方式的运用,那就不能按原来研制单位的那种命名方式,那个就五花八门,不统一。
军方正式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机种的功能,比如歼-5、歼-6,这是歼击机,强-5就是强击机,歼真6,它就是战斗侦察机,轰炸机,那就是轰-5、轰-6,以这样一种命名方式就体现了它是正规的军方序列作战基础。
图片
第二,它可能对无人机是强调它单一的军用功能,不是强调它是多功能,像我们平常说察打一体,是侦查为主,还是攻击为主?侦察为主,无侦序列,打击为主,攻击序列,它按照功能,强调你的专用性、单一性,而不强调你的综合性。这个很可能将来就出现一个机型,可能有侦察序列,也可能有攻击序列。
图片
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命名方式来判断的话,中国军方的军用无人机很可能就是以专用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以一机多型来取代一机多能,而不是一种机型什么都干,但也干得不太好,所以,这可能是中国军用无人机发展的一个趋势性标志,希望军迷朋友们大家自己来讨论,自己判断。